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简论

2016-01-04 10:16海莉花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思政课实践教学

海莉花,张 涛

(西安航空学院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77)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简论

海莉花,张涛

(西安航空学院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思政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重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有着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发挥其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显著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思政课;实践教学;应用

一、引言

高校思政课,是传播和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1]。要实现这一目的,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还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实现这一教育教学目标的桥梁和中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设置的以实践形式为手段的教学环节。

2005年3月9日,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可见,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借助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这些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还要与时俱进,借助网络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开展虚拟实践教学。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多样化选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把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地应用起来,构建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在西安航空学院针对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8份,回收302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QQ、MSN、微博、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中,65%的学生更倾向于借助微信这一社交信息平台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结合调查结果,笔者和课题组成员搭建了“西航思政教学平台”,并在一学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重要性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建议。

二、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可能性

基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日推出了一款能够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WeChat)[2]。微信具有实时对讲、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用户还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凭借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微信在被推出不到两年后,就成为中国社交信息平台中的佼佼者。可以说,微信为人们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达到4亿左右,而微信注册用户中大学生成为了主体部分。

伴随着微信的迅速走红,2012年8月,腾讯公司推出了基于微信的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包括两种账号,即服务号和订阅号。服务号和订阅号都旨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所不同的是:第一,申请服务号的运营主体必须是组织(如企业、媒体、公益组织),个人不能申请服务号。而申请订阅号的运营主体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第二,服务号每个月可推送四条群发消息,用户会收到即时消息提醒,消息会显示在对方的聊天列表中。订阅号则可每天推送一条群发消息,但用户不会收到即时消息提醒,消息显示在用户的“订阅号”文件夹中,需点击两次才可以打开。微信用户一旦添加了服务号和订阅号就可以稳定地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对以往发送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调取该账号的历史信息,任意时段回看[3]。

自媒体时代,相较于其它信息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一是添加简单、成本低廉。用户只需扫描二维码或是搜索微信公众号,添加关注,就可收到所关注公众号的相关资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者可以和用户实时交流,群发图文、视频等,这些功能的使用,微信是不收取服务费的,只是在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会产生少量的流量费,这个费用由网络运营商收取。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这个费用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二是定位精准、即时高效。微信公众平台设有用户管理模块,通过用户管理模块,管理者可以将关注微信公众账号的用户进行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分组,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信息推送。三是超越时空、内容多元。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操作终端既可以是电脑,也可以是手机。因此,只要在网络覆盖的条件下,管理者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将社会热点、新闻资讯以图文、视频、语音等形式进行推送,不受时间、场所和空间的限制。

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覆盖率和独特的传播功能,使得借助这一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可能。自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公众平台以来,该平台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推广,成为媒体、明星、企业形象推广和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相比之下,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中,关于思政课方面的公众平台就极少,而利用思政课公众平台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案例几乎没有。因此,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三、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作用

高校思政课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校园和社会平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但传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又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经费、场所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导致实践教学被忽略或边缘化。微信公众平台的介入,对于拓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途径,弥补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延伸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

思政课教学旨在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大量错误的伦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不良的价值观以及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传播,导致他们对于一些社会问题认识不清,价值观模糊。如“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这一问题,很多学生就迷失在多元的舆论评价中,导致价值观模糊。对此,课堂上老师的理论教学效果显然被逐渐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很难实现。通过传统实践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开展课堂辩论、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然而,由于受时间、场地和精力的限制,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就所有的问题展开实践。

对于上述问题,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在教学工作中,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微信网络舆论导向,跟踪和关注大学生的困惑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他们所关心的校园热点问题,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每日信息推送功能,以图文、视频等形式,推送出关于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点评,给予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推送校内活动举办通知、校园新闻、志愿者服务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就热点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带领学生分析调查结果,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实践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影响到在校大学生,对于已添加微信公众号的毕业大学生依然能够跟踪服务,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效果得到延伸。

(二)精准定位目标人群,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人群是大学生。大学生由于专业、年级、性别的不同,所关注的问题、需要的信息、产生的困惑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的学生,由于思维方式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评价的结果就会有所差别。文科生更偏向从人文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而理科生则更倾向于理性逻辑思维分析和处理问题。因此,要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对参与实践的目标人群进行精准定位,使实践教学有的放矢。然而,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在传统实践教学活动中,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忽略了受众的主体需求,导致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精准性提供了可能。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操作中,借助用户分析、图文分析和消息分析三项数据统计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班级、性别等信息,进行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有针对性地向某一类学生推送信息、通知和资讯[4]。同时,通过对用户发给公众号的消息中关键词的整合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获悉学生的需求和喜好、了解大学生的困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掌握最合适的推送信息内容、选择最佳的推送时间和推送频率,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三)多元互动,及时反馈,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要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这种“信息—反馈—信息”的交互式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然而,运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形成这种循环机制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西安航空学院思政课多是合班授课,大课堂对开展互动式实践教学活动有一定难度。因此,授课教师每学期都会根据所授课程,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校园热点问题,采取调查研究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实践活动结果的反馈形式主要是调查报告。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要进行认真批阅,通过批阅,能够获取学生调研的心得体会、疑难困惑以及问题、不足。然而,受课时的限制,每次调查报告批阅完成时间,几乎也就是一学期课程的结束时间,对于信息反馈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很难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答疑解惑。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借助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虚拟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交互式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机制。针对通过传统实践教学形式获取的反馈信息,教师可对此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提取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困惑以及问题、不足。根据归纳梳理的结果,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群发功能,以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推送信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指出学生在实践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解决的办法。同时,当信息推送之后,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词回复、实时交流等功能,实现课堂内外的师生双向互动、学生群体互动的立体化、多层面的互动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学生群体中的同辈互助学习模式的形成,从而共同协作完成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四、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几点建议

毋庸置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拓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途径,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新生事物,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一)提升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使微信公众平台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提出实践目的,搜集、组织、创设和控制实践活动有效进行的主体,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政治理论素养。面对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度的责任感,要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性和甄别信息的鉴别力。二是网络知识能力。面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思政课教师墨守成规,对于新生事物缺乏认知的兴趣和能力。这就使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教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新时期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具备熟练运用相关软硬件的能力,具备获取信息、编创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三是创新思维能力。目前,关于思政课注册的微信公众号呈几何级数增长,要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提升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作为公众号的管理者必须视野开阔、知识全面、思维创新。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建立“师生共建”模式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施信息推送、互动交流,确实能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除了实践教学还有繁重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一些微信公众号由于缺乏专人管理,很容易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对此,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服务学生”的师生共建模式。在师生共建模式下,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内容框架等的把握以及对部分敏感信息的审核,由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原始图文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和发布,并承担一定的管理工作以及定期向指导教师反馈信息发布情况。通过这种工作模式,首先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对大学生的实践主体身份进行准确定位。其次由学生服务学生,既可以使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信息更加贴近学生、满足学生需求,又可以形成同辈间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5]。

(三)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建立校园微信联动体系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逐步推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逐渐增多。但在关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我们不难发现,以某一高校名字命名的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通过添加公众号进行搜索,以“西安航空学院”命名的公众号,除了笔者设立的“西航思政教学平台”,还有“西安航空学院团委”、“西安航空学院学生会”、“西安航空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等诸多公众号。由此可见,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集中而是分散在学院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虽然每个微信公众平台在设计定位上各有不同,但在实际的信息发布中总不免会出现信息重复发布的情况。而学生群体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接受度是有限的,面对众多的含有重复信息的微信公众号,学生就会选择删除部分微信公众号。对此,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校园各公众平台的彼此关注度,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建立校园微信联动体系。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是可行的,微信公众平台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对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在自媒体时代,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微信公众平台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契合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如何解决两者结合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爱龙.虚拟实践——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J].巢湖学院学报,2009(4):130-131.

[2] 付蓉芬.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3(17):5-6.

[3] 车车.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1):124-127.

[4] 王英红.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8-20.

[5] 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73-76.

[责任编辑、校对:王国成]

Brief on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ILi-hua,ZHANGTao

(Ideological & Political Department,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7,China)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icro channel public platform,as a produc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has a powerful function and advantage.This focuses on the micro channel public platform introduced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and their conjunction point is found.By means of micro channel function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ublic platform for the carrier,the paper exerts its role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so a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micro channel public platfor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practice teaching;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33(2016)02-0092-05

作者简介:海莉花(1978-),女,河南沈丘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西安航空学院2014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思政课实践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