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龙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及防御技术
◎李盼龙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充满了大量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电子设备的应用在给我们带来大量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予以足够的重视。
随着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与计算机网络有着直接的关系,计算机网络更是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前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应用在了各行各业中,例如:信息服务业、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以及电子银行等等。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虽然带来了大量的便利,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对个人以及企业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因此笔者在此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简要的描述,继而对主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由于我国一度缺乏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视,因此导致现阶段在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以及软件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来说,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传递速度非常快,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传递几乎不受限制,但是与此同时也代表着网络病毒的传播速度也异常迅猛,一旦爆发就会呈现出爆炸性的态势,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造成巨量的损失;其次是近年来病毒与木马层出不穷,黑客的攻击方式也不断翻新,大量的网络犯罪案件不断出现。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两种,分别是:
操作系统存在的隐患。操作系统对于计算机来说至关重要,并且还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在构建用户连接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一旦网络环境发生波动,病毒、木马就很容易就会从操作系统地漏洞入侵到用户的计算机中,因此说操作系统存在的隐患是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计算机网络硬件方面的隐患。作为计算机运行的基础,硬件在计算机网络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硬件存在缺陷,很容易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电子辐射泄漏,因此说网络安全维护人员应对计算机硬件予以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经常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光缆、专线、微波、电话线等信息资源通信中的漏洞来窃取信息,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也应予以足够的关注。
网络杀毒技术。由于网络的出现,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进行信息传递,这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给计算机病毒留下了可乘之机,一旦一种新型计算机病毒开始爆发,很容易就呈现出星火燎原的态势,在计算机网络中迅速传播,并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因此说,我们必须做好防病毒入侵工作,特别是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检测和扫描,并根据网络文件和目录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坚决遏制病毒的传播。
网络防火墙技术。作为计算机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工具,防火墙能够根据用户制定的规则对传输的数据采取允许通过或限制通过的操作。防火墙不仅可以是一台专门的硬件安全设备,也可以是一套网络安全软件。通过合理的进行防火墙设置,不仅可以保护和限制网络间的信息传递,还可以自动记录全部的网络访问信息,为预警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
身份验证技术。由于现阶段应用的密码服务越来越多,因此说身份验证技术也成为了确保用户网络安全的一种重要方法,已经被广泛采用。身份验证技术的原理就是在用户第一次登录时预先设置好登录密码,在日后操作时每次都需要提供该密码进行登录,密码正确则允许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密码错误则表示用户不合法,系统会自动拒绝或限制该用户的操作。
信息加密技术。为了保证信息在网络上间的安全、快速传递,人们发明了信息加密技术,这种技术的核心原理就是按照特定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加密,从而实现对重要信息的保护。信息加密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首尾加密,这类加密技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最为频繁,主要是在信息传入网络时对其进行加密,对方在接收后在进行解密;链接加密,这种加密技术是在网络节点间进行加密,完成加密的信息在不同节点间进行传输对应着不同的密码,在信息传输到节点后再进行解密;最后一种就是节点加密,这种加密技术与链接加密类似,不同的是这种技术在进行信息传递时,不再以明码的格式进行传递而是需要一种类似于网络安全保险箱的加密硬件进行解密和重新加密的动作,这种技术的保密效果要远远高于链接加密,但是首要前提是用户能够妥善保管加密硬件。
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主业务的记录、监控以及检验来实现保护安全的目的,该技术主要应用在了安全审计系统、入侵检测系统以及漏洞扫描系统中。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我们的计算机网络,我们首先要对日常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其次是要针对性的采取恰当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保证计算机网络免受不法分子以及病毒、木马的威胁。虽然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随着我们关注程度的逐步提高,研发力度的逐步加强,未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必然会得到有效的保护。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