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互联网商业网站的人。1995年以前,我在大学教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应邀去美国做一场翻译。在西雅图,我这辈子第一次敲电脑。我在网上没有找到关于中国的任何信息。于是,我把当年在杭州创办的海博翻译社的情况做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页面。上午九点半把这个网页挂到网上,到了中午十二点半,我们收到了六封电子邮件,有美国来的、德国来的,还有日本来的。他们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网上见到有关中国的东西,你们在哪里,我们想跟你们合作。那时,我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个东西将来不得了。我可能走了一条和很多年轻人不同的路。绝大部分年轻人晚上想了千条路,早上起来还是走原路。我辞去了大学讲师的工作,借了两万块钱,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叫作chinapages. com,中国黄页。
1997年底,应外经贸部的邀请,我们去帮外经贸部做电子商务和互联网。1998年底,我跟我的老板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我对跟我去北京的几个年轻人讲了这么一番话:我坚信电子商务在未来会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如果我们围绕中小企业做,为客户创造价值,一定会成功。我说我准备重新干,你们可以留在外经贸部,也可以去雅虎,或者去新浪,一个月一两万块钱。如果你们想跟我回家创业,只能到我家里上班,我能给的条件是:一个月500块钱工资。大家回去想三天,三天以后告诉我决定。
结果这六七个年轻人出去想了三分钟,就回来跟我说,我们一起回家,重新开始。那天,我们觉得肩上担负了一种使命。来北京这13个月,我们没有去过长城,第二天,我们一起去长城,拍了张照片,这张照片现在还放在我们公司里。那天长城上特别冷,一个同事号啕大哭,说这辈子一定要创造一家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公司。我现在做梦,经常会梦到这一天。就这样,我们从北京迁回了杭州。
互联网时代最有意思的商业现象是以小打大,小企业不是靠规模取胜,而是靠附加值取胜,靠品牌取胜。我认为企业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灵活、反应越快速越好。阿里巴巴的核心思想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用IT技术去武装它们。因为在传统时代,只有大企业才能收集到市场信息,才能知道外面的竞争环境;而今天,中小企业如果能获得同样的市场情报,会做得更快,它们想掉个头,说掉就掉了。
大企业用很多钱建立起来的体系,我们今天用互联网、用很少的钱,就能帮中小企业建立起来。20世纪的信息系统是为制造业设计的,而到了今天这个时代,信息系统是为消费者定制服务的。客户的需求已经从规模化转变到个性化的时代,你还在思考规模化、低成本化,那你的路就会越走越险、越走越难。
电子商务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希望,十年以后,全世界没有人再谈什么是电子商务,中国也再没有人欢迎马云出来讲电子商务,因为到那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渗透到每家企业、每个家庭、每个公共环境里,就像现在的彩色电视机一样普及。这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