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爱华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会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不会思考,不知如何思考,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觉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然而,激疑艺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激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5-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单纯的理论灌输的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学生逐渐接受了被动式的教学。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逐渐降低。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难点,将“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
1.转变教师扮演的角色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是教师角色功能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以往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永远是知识的权威、正确的偶像,可以说是教师说一不二,学生惟命是从。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主动探索、思考。所以,只有真正教师让位还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思考并去解答。才能使学生少一份依赖和盲从,多一份自信和主见。
2.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处激疑
巴普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新授权的准备题,起着复习巩固旧知识,激发求知欲,扫除学习障碍,为学习新知作铺垫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提供学生新知背景中的“联结点”,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诱使学生产生疑问,萌发猜想,有效地引起学习动机。
3在课堂操作实践中激疑
义务教育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操作与思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产生表象,再把表象内化为概念,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积极发现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激起疑问,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4.在讨论、创设问题中激疑
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注意在讨论、解决问题中激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想,有题可争。如教完圆的面积和周长后,进行一节练习课,其中有一题(如右图),图中圆的周长是31.4厘米,圆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相等,求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这是一道长方形与圆形组合的题目,可以根据圆的周长求半径,利用公式c=2πr,推导r=c/2π.又通过观察图形得知圆的半径就是长方形的宽,同时题目中又已知圆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根据公式S=ab,推导出b=S/a,从而求出长方形的长。题目有一定的思考性,中等以上的学生顺顺当当地解答出来了,部分较差的学生则沉浸在冥思苦想之中。我在课堂上引导讨论: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必须知道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能求吗?长方形的宽和长到底和圆有什么对应关系呢?已做完的同学想一想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题方法?经老师这么点拨,学生有了初步的领悟。巡视中我发现一位成绩一般的同学列式31.4÷2=15.7(厘米),但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列式,这时我把式子写在黑板上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心理就产生了各种迷。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导不同的学习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5.在创设情境中激疑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知识,课堂上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愿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求知。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教学过程中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
我国的教育部长陈至立说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学课堂是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阵地。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激疑的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竞争情境,将小学生置身于力所能及的竞争性的学习活动,使其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课堂中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
参考文献:
[1]方远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余文森.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