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措施的日趋完善,高效课堂逐渐被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主要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的创造,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62-0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形式、方式,能力、评价体制和教学方法都会影响教学水平的进展。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探索,根据课程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方法。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存在的问题
1.民族性
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来自少数民族旅游和做生意的人比较多,但是他们大多数是流动人口,少部分长期居住的也仅限于城市活动。他们的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少数民族的教育,因此,那里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也是结合当地的民族特点进行的,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质。
2.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内容虽然一再更新,但实际的教学方式却一成不变,依旧遵循着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讲台下一言不发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材内容容量的过大,致使教学时间的紧张不足,对于一些小组探讨活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不到位等情况依然突出,教学方式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使得原本应当丰富、活泼的语文课堂变成了机械化的知识讲解,严重的抑制和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性思维的发展。
3.注重工具,忽略人文
在教材的设定上,着重考虑了人文性的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的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应试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高考竞争的激烈性,教师往往会忽略教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着重的将语文教学看作是通过高考的一个工具而已。而语文课堂中所包含的人文性内容能够有助与学生建立起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在侧重工具性的同时也要凸显出其人文性的一面。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语文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和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教师教育工作方面不积极、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基础目标宣传不到位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不积极的情况,要多鼓励地方和各个地区加强建设小学基础设备,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基础目标宣传到位,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普及化。培养孩子思维能力,保留孩子们质疑和创新的能力,并且极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
三、与时俱进改进高中语文教学手段
1.整合教学主体,整合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地位可言。通过对于教学主体的整合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双方都能够处于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个人价值和自主意愿得到发挥,启发学生的探索式学习思维。在教学方式中,以《雷雨》一文为例,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来讲解整篇文章会变得索然无味,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按照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对话感受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适当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语文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教学。通过调查,课外教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比如野外景物写作、诗词大赛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比如在写一篇关于野外风景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教学生写作的大概方法,然后理论结合实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带领学生出外郊游,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野外风景的独特,从而有内容可写,将理论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写作,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注重工具性,体现人文性
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细节安排上,可以让学生朗读课文加深文章印象,体现出工具性的特征,再通过对于课文思想内涵的深度挖掘体现人文性的特征,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提升,完善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在教学方式上,也要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责不但是要教,而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启发与引导。
四、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语文高校课堂的研究,具体的提出整合教学主体,整合教学方式、鼓励个性化教学、注重工具性,体现人文性等措施,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升。希望可以为少数民族高校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使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取得显著性进步。
参考文献:
[1]江爱霞.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J].中学语文,2013,(11).
[2]吴娟.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初探[J].高考(综合版),2015,(2).
[3]和军.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