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秋霞(四川省雅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雅安 6250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病鸡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病鸡的免疫机能出现障碍可导致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欠佳。本病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双股RNA病毒科禽双股RNA病毒属,包括两个血清型。病毒颗粒无囊膜,对热稳定,在pH值为3~9的条件下、经乙醚或氯仿处理均不丧失活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自然条件下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白来航鸡比重型品种的鸡敏感,肉鸡较蛋鸡敏感。
本病仅发生于2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发病高峰期。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其可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感染发病,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传播病毒,本病还可经蛋传播。
本病流行季节明显,每年5月份以后,随气温的升高,其发病率升高,到麦收时节达到发病高峰。
3.1 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特征 病鸡突然发病,精神高度沉郁,缩头、毛立,排石灰水样稀便,食欲废绝,鸡爪脱水、干瘪。
剖检见四大病理变化:法氏囊高度肿大,浆膜下有黄色胶冻样物或严重出血,法氏囊腔内有黏液或黄白色干酪状物,囊壁皱褶出血;胸肌、腿肌有明显的斑点状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出血带;肾脏肿大、瘀血或有尿酸盐沉积,呈花斑肾。
发病3d内病鸡大量死亡,3d后死亡迅速减少,病鸡很快康复。由于本病发病急,康复快,因此又称为“三日病”。
3.2 温和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特征 本型多在小范围或一定区域内流行,其发病缓和,流行较缓慢。
开始仅个别鸡发病,其精神不振,缩头、闭眼、毛立,混入鸡群中不易被发现。病鸡逐渐耐过自愈,但更多的鸡陆续感染发病,鸡群采食量下降,如不采取治疗措施,本病可在鸡群中缓慢流行10d以上。
感染温和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死鸡具有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患鸡的四大特征性病理变化,但其病变程度较轻,且四大变化不一定在一只鸡上完全显现。病鸡法氏囊轻微肿大或萎缩,囊腔内有黏液或干酪样物质,囊内黏膜充血、发红或有点状出血,胸肌、腿肌上的出血不明显,腺胃和肾脏的病变一般较轻。
对温和型传染性法氏囊病可通过剖检多例病死鸡,以收集病变信息进行确诊。
4.1 引入优质雏鸡 养鸡场应从规范化鸡场购入雏鸡,这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健全,免疫措施完善,其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高、抗病力强。
4.2 严格消毒 发病鸡鸡舍可选用甲醛(福尔马林)或碘剂消毒。
消毒方法:鸡舍清洁后,先用2%~3%火碱水喷洒消毒1~2次,2~3 d后把所有清洗干净的食槽、饮水器等饲养用具放入舍内并封闭鸡舍。当舍内温度升至22℃以上时,用50~60℃热水将甲醛配成6%甲醛水溶液对鸡舍进行消毒,消毒时人员戴防毒面罩从舍外向舍内喷雾消毒(每100m2面积喷雾35~40kg甲醛水溶液)。喷雾3~4d后,打开鸡舍门窗通风4~5d。鸡舍进雏前1~2d再用碘剂溶液或百毒杀水溶液等全面喷雾消毒一次。
4.3 科学免疫 无法氏囊病流行的地区可采用常规接种方案接种,即鸡14~16日龄进行首免,使用法氏囊病中毒力疫苗饮水接种一次。强毒流行地区雏鸡2~3日龄先接种鸡新城疫传支H120二联弱毒活疫苗,8~9日龄用法氏囊病中毒力活疫苗逐只滴口,19~20日龄再用法氏囊病中毒力疫苗2倍量饮水接种一次。
一周龄内雏鸡首免法氏囊病疫苗可用法氏囊病弱毒(低毒力)疫苗,切记不能使用法氏囊病中毒力疫苗,否则易损伤鸡的法氏囊,导致免疫失败。雏鸡一周龄以后,若有强毒流行,可选用法氏囊病中毒力疫苗滴口首免,随后采取饮水接种。
4.4 控制继发病 鸡发病后应及时采用高免卵黄抗体+干扰素诱导剂胸部肌肉注射一次(紧急接种),也可选用3~4倍量的干扰素或植物血凝素、聚肌胞等+适量利巴韦林+囊炎净(黄芪、板蓝根、当归、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等)混合饮用,一天一次,连续用药3 d,用药7~8 d后再采用3倍量的鸡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免疫一次。
治疗法氏囊病的同时,应及时投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如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并配合投服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黄芪多糖),一天两次,连续用药4~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