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形象 直观描绘

2015-12-30 00:10邱志民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5年37期
关键词:婴孩幻觉触觉

邱志民

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主要手法。诗人在虚拟性的总体形象之中,又对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堤上的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这些细节描绘正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遭受的沉重灾难所产生的哀痛。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观式的细节描绘之中,诗人还运用虚拟性想象的手法:如诗句“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等。其中,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都是直观式描绘中存在的想象与虚拟。至于写到“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以及在写到对解放区的热爱时,说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则又是在想象性的虚拟中,结合着隐喻和明喻。尤其是“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一比喻的恰切,包含的感情的丰富性,一再受到人们的称赞。这是作者虚拟性想象、幻觉中的触觉世界。可以说,触觉表象在诗人的幻觉世界占有突出的位置,但并不是说这个幻觉世界是清一色的触觉世界。

实际上,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复杂的感觉经验,既有触觉的,又有视觉的,如,“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嗅觉的,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味觉的,如,“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这各种感觉经验的综合与联通,使诗人的幻觉世界立体地、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使读者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思与切肤的沦亡之痛。

幻觉、想象和虚拟的成功运用,使全诗收到了绝妙的艺术效果。

【课内巩固】

1.《我用残损的手掌》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内心产生了种种感觉。随着“手掌”的移动,作者内心深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外拓展】

2.请阅读《鱼化石》,然后完成题目。

鱼化石

□艾 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1)本诗第一节中“跳跃”与“浮沉”能否调换?为什么?

(2)本诗的第一节写出了鱼儿生前的自由、活泼、快乐的生活,这对后文有何作用?作者在描写鱼儿和鱼化石时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点明中心意思的一节诗是哪一节?

(4)第四节中的“但你是沉默的”一句,其中的“但”能否删去?为什么?

猜你喜欢
婴孩幻觉触觉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成长
真实的幻觉
当代艺术家处于自以为是的幻觉中
远方
食的触觉
细微的阳光
春天的幻觉
小事
巷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