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翀
〔摘要〕现实主义在艺术上主要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本文从现实主义作为切入点去审视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试图找寻民族民间舞在新时代的一个平衡稳定的发展定位,反思当下浮夸冒进的艺术氛围。
〔关键词〕现实主义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视野创新传承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在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仪式上称:“此次荷花奖的评奖活动改变了中国舞蹈界一拿大奖就不敢参赛的怪现象,同时在比赛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不能因为创新而丢掉了民族民间舞的属性,要给民族民间舞一片天地,擦亮这个品牌。”1
一、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语境
近年来,我国的舞蹈市场和舞蹈产业发展迅速。教育部、文化部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国家艺术基金对艺术项目的资助,“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国好舞蹈”、“舞林争霸”等主流媒体的推动,以及国外舞蹈家们经典艺术作品的传入,更好地在一定层面上对舞蹈进行了传播和推广。人们的欣赏水平已从过去的简单观赏、休闲观赏逐步走向艺术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也已开始受到观众的认可与追捧,观众开始正确认识、欣赏舞蹈艺术。小众舞蹈作品已然走向大众,电视舞蹈,剧场舞蹈,旅游舞蹈,广场舞蹈等形式层出不穷,舞蹈艺术团体和舞蹈作品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认识到在当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之下,在舞蹈艺术发展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一)商演频繁艺术弱化
目前我国艺术院团不计其数,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情况下,生存成为了各个艺术院团的第一要务,商业演出开始取代了艺术表演。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已成为艺术作品创作的最大障碍,利益最大化带来创作浮躁,社会效益和艺术追求已被渐渐忽视了。舞蹈编导们为了迎合市场,也开始运用大量现代观念和编创技法,高产出了一大批作品。但是,千篇一律的编创技巧,差不多的队形、差不多的结构、差不多的音乐设计,只有创作,缺乏创新,使观者索而无味,观赏大打折扣,艺术被娱乐取代,而非真正欣赏陶冶。忽略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属性,使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缺乏生命力、持久力和感染力。舞蹈艺术走向大众是必要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艺术是神圣的,是超越一般而不可替代的,是美的再提炼,我们应有一种敬畏之心。就像冯双白主席所说的那样,“不能因为创新而丢掉了民族民间舞的属性”。2
(二)院校培养粗制滥造
在各艺术院团大步迈向市场的同时,各高等院校也紧随其后,开始争相开设艺术专业。这原本应该是个好事,说明艺术走向大众,人民生活水平、欣赏水平、艺术修养都得到提升,市场对艺术有了极大的需求。但是,事实却非如此,就拿舞蹈编导这个专业在各院校的设置来说,有些粗制滥造到让人心悸的地步。舞蹈编导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人才,它的知识结构应该驾驭于其它舞蹈专业之上,而并非只掌握一些编导技法就可以行事的。但纵观各院校专业设置,许多院校没有开设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理论等专业,却单单设了一个舞蹈编导专业。授课教师没有作品、没有经验、没有理论,却带着舞蹈编导班的课程。基础条件不够、表演不好、基本功能力不强、只为了上大学,突击培训的艺考生却都选择报考舞蹈编导专业,有的院校的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甚至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都没有系统地学过。试问,没有舞蹈基础、没有舞蹈阅历、没有生活的人,怎么编?怎么能编创出具有艺术的舞蹈作品?
(三)过于守旧认可不高
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民族民间舞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和瑰宝,对其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舞者的责任。观当下,观众更愿意走进影院看电影,花费巨资追偶像等等,但对民族舞蹈并没有那么热衷,受众也并不够广泛。这些也着实令舞蹈界人士心寒,但是心寒归心寒,我们还是应该从自身寻找问题的根源。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令艺术鉴赏者感受到不同于以往的审美体验,最终要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的生活。近几年,广场舞盛行,有话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广场舞,最热衷舞蹈的反而是广场舞的大妈们,也只有她们还能在茶余饭后还关注一下民族民间舞蹈,跳跳“最炫民族风”,民族民间舞蹈的如此遭遇,就是缺乏鲜明的时代特征,缺乏唤醒大众的优秀作品,缺乏创新,缺少正确的传播途径。
二、现实主义追求下的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
(一)传统形式与现代审美的距离
1、审美主体的变化
20世纪之前,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统治,只有上层人士才能接触到知识,受到教育。雅乐舞体系的建立,更好地说明了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决定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取向。汉朝的雄健舞姿、大唐盛世的辉煌唐舞、宋元的戏曲融入……国力的强盛,奠定了舞蹈艺术的高速发展。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开办新式学堂、五四运动等的蓬勃发展,知识分子们开始启迪大众,使受教育的人数增多,阶层扩大,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思想。西方舞蹈的传入、学堂歌舞的复苏,带给了中国舞蹈发展新的生机。世俗大众开始取代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成为了审美主体。同时,报纸、杂志、电影等的到来,又极大地扩展了人民的视野。芭蕾舞的学习、古典舞的建立、民族民间舞蹈的挖掘,都深深地烙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然而新时期以来,网络、信息等对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已不是只局限于从书本上学习、了解知识了,载体和平台的改变,扩大了寻求知识与开阔眼界的范围。娱乐手段层出不穷,休闲项目新颖不断。观众选择观赏的范围更广,艺术的鉴赏力更高,从电视、电影业的兴盛,各种剧评、影评层出不穷,追个电视剧都能品味出斐波那契螺旋线,就不难感受出观众鉴赏眼光之挑剔。然而在大众审美都提高的新时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还在延续着新中国成立后的舞蹈编创模式、表演模式,的确是很难符合观众的刁钻口味。同时,应这个时代也在中国相继兴起现代舞、当代舞、街舞、国际标准舞等,对于传统意味更浓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无非是增加了另一种挑战。
2、审美方式的变化
学者高建平分析了艺术的历程,提出从古至今,艺术成为艺术的物质性原因逐渐减弱,而思想、精神和观念性的原因在不断增强。3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艺术一旦脱离其可感的外形,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沦为无所依托的观念。
过去传统的艺术审美讲究的是要承载一定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纯粹的美,是需通过主体的情感注入才能称之为美,也就是文学中所说的“文以载道”。舞蹈编创形式并不是首位,重要的舞蹈想要表达思想内容以及情感,内涵的东西称之为“本”,外在的称之为“末”,也就是所谓的“本末不能倒置”。但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人们渐渐发现“末”也是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的,不能被其它意识形态及其功能所遮蔽。观众对于形式美也无比钟爱,如果能够通过唯美的形式还能映射出其背后的内涵,这样的作品才是上品。正如克莱夫·贝尔的观点“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只有有意味的形式才能称之为美。例如杨丽萍老师的经典独舞《雀之灵》,正是因为该舞蹈以形入手,但又超越形的模仿,以形求神,创造出一个精灵般的生命意象,打动人心,经久不衰。
(二)表达内容与时代关注的距离
1、审美对象的变化
过去,中国民族民间舞关注的基本都是农业社会中,生产、生活方式上的方方面面。例如,朝鲜族的农乐舞、蒙古族的顶碗舞、维吾尔族的刀郎麦西来甫等,都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时喜庆的节日庆祝时表演。当然这是传统的民间表演方式,我们一定要继承保留,但是舞蹈艺术表演时,好多剧目都还在照搬照抄前人的编排,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生活方式了,正像书法家孙过庭的观点“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一样。
然而今天的社会,人们的审美对象已经从过去的农业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变成了现代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多元事物。人们关注的已经不止局限于生产和生活上,在艺术上也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追求。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芭蕾舞、街舞、国际标准舞、广场舞……多元化的舞种满足了多元化的爱舞人群。但是在市场份额这样的维度中,也形成了横向的竞争。
2、审美价值的流变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就是揭示我们存在的方式”。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是艺术作品本身,而是艺术作品在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能带给观众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思考。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有表现人性的善良、美好的一面,也要不回避人性的弱点、欲望,揭示人性的深刻性,这样的作品才带有现实主义创作色彩,带给人深刻的回味。
“当代的东西总是让人有所疑虑的,它没有经时间陶洗过。”4但是,世界在我们周围的确发生了巨大和猛烈的变化,经济发展、科学发现,战争、冤狱、还有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等等这些笼罩在我们的周围庞大的叙述,构成了一种对我们发生着巨大的作用的语境。这是一种持久的作用,也是这个时代的声音。
三、现实主义创作视野下的创新与传承矛盾之所在
在现实主义创作视野下,中国民族民间舞最大的矛盾就是创新与传承。我们知道创新的重要,更知道传承的重要。然而我们在一个作品中既要做到创新,又要做到传承,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创新?怎么传承?怎样在创新中不失传承?怎样在传承中突破创新?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5它是广泛流传于民间,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经过艺术加工、再创造的艺术产物,是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的结果。既然是这样,那么问题好解决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作品,我们需要传承的不是技巧、不是手段,而是民族民间舞蹈内在的深层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6舞蹈创作者们应该有卞和识璞玉那样的才能,应该有卞和献璞玉那样的执着。我们的创作不能只想着是为了盈利、为了金钱利益,而是应该讲究精益求精,能够为了一部作品反复打磨,只有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样才能称之为精品。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变,传播手段等等都在变。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永恒的,如何创作出具有时代强音的民族舞蹈,反映我们当代的民族精神,引领大众,受众大众是我们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再一次为我国文艺的复兴和创新,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刘小红)
注释:
1杨杨.冯双白民族舞要有民族味儿.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8/10/content_224333.htm.2015-08-10
2杨杨.冯双白民族舞要有民族味儿.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8/10/content_224333.htm.2015-08-10
3引自高建平.“进步”与“终结”:向死而生的艺术及其在今天的命运[J].学术月刊,2012(3):101.
4引自洁尘.禁忌之恸.失恋幻觉之一种[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5引自《辞海》缩印本180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6引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洁尘.禁忌之恸[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3]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5]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4
[6]高建平.“进步”与“终结”:向死而生的艺术及其在今天的命运[J].学术月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