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晓兰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妇科,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多西他赛+卡铂(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CIK联合TC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TC方案治疗,随访患者2年,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存率、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3%、86.7%,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78.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和CD4+/CD8+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6.7%(46/6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26/60)(P<0.05);观察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7%(49/60)、61.7%(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37/60)、41.7%(25/6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IK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延长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多西他赛+卡铂;卵巢癌
中图分类号〔〕R739〔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张晓兰(1967-),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卵巢癌的研究。
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率较低,对化疗耐受性也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化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1〕。免疫功能较低是引起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缩短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CIK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2〕。多西他赛+卡铂(TC)是临床治疗卵巢肿瘤的常用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CIK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晚期卵巢癌。排除生存期低于半年、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存在手术禁忌证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38~65〔平均(49.4±0.7)〕岁,浆液性腺癌19例,黏液性腺癌23例,未分化癌18例;对照组年龄39~65〔平均(50.1±0.9)〕岁,浆液性腺癌18例,黏液性腺癌24例,未分化癌18例,两组患者年龄和类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CIK联合TC方案治疗,TC方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治疗,卡铂300 mg/m2加入1 000ml的生理盐水中,加温后进行腹腔灌注,若有腹水,将腹水抽净后进行腹腔灌注每隔半小时变换体位,使药物可以充分分布均匀。CIK治疗:治疗前取外周血液约50ml加入肝素抗凝,应用Ficoll密度离心法取单个核细胞,然后应用RPMI1640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将干扰素(IFN)-γ加入,培养24h后将CD3单抗和白细胞介素(IL)-2加入,每隔2~3d更换1次液体,培养6d以后取CIK。然后抽取少量的CIK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学检查,当CD3+CD56+细胞≥50%、CD3+CD8+细胞≥30%,且CIK培养基没有真菌、细菌以及内毒素等均为阴性。然后用生理盐水将CIK洗涤3次,将其加入1%人血白蛋白的生理盐水中在化疗结束后输入到患者体内,1次/d,连续输注5 d。对照组给予TC方案治疗,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1)疗效评价〔3〕,完全缓解:治疗后所有病灶均消失,维持超过4w;部分缓解:治疗后病灶减少≥30%,维持超过4w;稳定:患者病情比较稳定,治疗前后病灶无改变;进展:治疗后病灶增加>20%或者有新病灶出现。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2)根据Karnofsky〔4〕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变情况,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增加超过10分表示生活质量有改善,Karnofsky评分增加<10分表示生存质量比较稳定,Karnofsky评分降低≥10分表示生存质量降低。治疗前和治疗2w后采用流失细胞仪检测CD3+、CD8+、CD4+、CD16+CD56+和CD4+/CD8+;并比较两组生存率和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3%(29例)、86.7%(5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26例)、78.3%(47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部分缓解、稳定、进缓分别为23例(38.3%)、5例(8.3%)、3例(5.0%),对照组分别为21例(35.0%)、8例(13.3%)、5例(8.3%)。
2.2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6.7%(46/6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26/60)(P<0.05)。
2.3两组免疫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和CD4+/CD8+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两组生存率比较观察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7%、6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41.7%(P<0.05)。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白细胞下降、贫血、恶心以及腹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比较 ±s,n=60)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讨论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晚期卵巢癌对患者危害更大,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存时间。临床上治疗晚期卵巢癌以化疗为主,其中卡铂联合紫杉醇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重要方法,但是其副作用较大,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5〕。随着技术的发展,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被广泛应用治疗晚期卵巢癌,且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其复发率仍然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化疗治疗会对患者正常细胞起损伤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进而引起肿瘤细胞缺乏免疫细胞清除,导致肿瘤再次复发。因此,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晚期卵巢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
人体中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其中CD4+和CD8+是T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机体发挥免疫功能提供重要意义。肿瘤患者会出现免疫功能降低,主要表现为CD4+水平降低,进而导致CD4+/CD8+比值降低〔7〕。CD16和CD56为自然杀伤细胞(NK)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水平情况代表NK的功能,进而反映体内的免疫功能情况。CIK具备T淋巴细胞的强大抗肿瘤作用,也具备与NK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进而限制其杀灭肿瘤细胞活性,该物质在体内和体外的增长能力均较强,也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8〕。体内回输式CIK可以不损伤机体免疫能力,也具有直接杀伤的作用,进而具有较好的治疗卵巢癌的作用,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本研究显示,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CIK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与单纯TC方案具有相当的近期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为〔9〕:CIK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而降低体内癌症细胞的活跃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4参考文献
1王辉,封芳,朱民高,等.自体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观察〔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1):67-71.
2赵衍.3D-CRT与CIK联合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3):408-10.
3庞佳楠,崔久嵬.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8(15):2889-93.
4陈东升,吴光兴.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3):264-6.
5BachmannC,BachmannR,BruckerSY,et al.Roleofpelvicandpara-aorticlymphnodemetastasesinoptimallycytoreducedadvancedovariancancer〔J〕.AnticancerRes,2015;35(6):3479-84.
6王仲涛,王艳艳,刘琳琳,等.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2):139-41.
7沈杰,刘涛,张丹,等.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5;30(1):97-9.
8朱惠平,张全安.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输注联合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7):837-9.
9倪志强,方艳秋,魏海峰,等.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5):5898-901.
〔2015-03-29修回〕
(编辑袁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