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君(河海大学商学院 南京 21110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以及生产国际化分工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地位也在不断提升。2013年1 月10 日,我国海关总署数据发布显示:“据数据推算,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而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16 万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比重的12%,位于世界榜首(梅园,2014)。我国作为新兴经济群体的崛起,必然会给美欧日等国造成极大的竞争压力,遭到它们的限制和打压,又加上我国并非贸易强国,人民币不断升值,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我国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冲击。保持并稳定我国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是我国逐步成为贸易强国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明确我国当前的贸易现状并对我国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个别年份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如图1 所示,1978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06.4 亿美元,到2013年迅速增长到41600 亿美元,涨幅高达202 倍,年均增长率约18.08 个百分点。从贸易差额来看,自1994年起,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贸易顺差额逐年增加,到2013年达到2600 亿美元,这也直接促进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累计余额达到3.8万亿美元,跃升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同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2%以上,跃居世界货物第一贸易大国。此外,我国对外贸易伙伴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分布十分广泛,2013年,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和日本为我国的前五大贸易伙伴,贸易额分别达到5590.6 亿、5210 亿、4436.1 亿、4010.1亿和3125.5 亿美元(赵健,2012)。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贸易商品结构趋于优化。另外,我国贸易自主发展能力增强,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2013年,我国产业链长、增值率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2.2 万亿美元,增长9.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提升0.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36万亿美元,增长1%,占32.6%,下滑2.2 个百分点。而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29 名,跃居如今的世界贸易第1 名的位置。
近年来,由于科技创新及进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步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替代,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傅利利,2008)。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达9229.9亿美元,增长8%,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804.9 亿美元,增长13.3%;初级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9%下降到4.8%,出口商品结构的逐步改善,使我国的资源能被更加高效利用。从近三年的贸易条件来看,贸易条件指数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74.4增长到2013年的77.3,说明我国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正在增强,贸易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
表2 残差序列的ADF 单位根检验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1978年我国GDP 产值为2164.6 亿美元,到2013年上升为91849.86亿美元,上升幅度达42 倍。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内需扩大,并带动进口,促进了我国进口贸易地位的提升。同时,国内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寻求转型,走低成本、高技术的创新型之路,生产出更符合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改善出口结构,获得更多贸易利益,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贸易大国地位的稳定。
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能使当地企业寻求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出口竞争力。FDI 的流入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能够使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改善其消费需求结构,间接促使其贸易结构优化。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日益增加,1985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7.6 亿美元,2013年达1175.86 亿美元,上升幅度为25 倍,而1985-2013年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已达到15808.34亿美元,2013年我国利用外资在全球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3.7%上升为8.1%。
依据马歇尔-勒纳条件,要使本国货币贬值起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本国产品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要大于1,故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较复杂。据统计,2009年,1 美元可兑换8.1917 元人民币,迫于美、日等国对我国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到2013年1美元只能兑换6.1932 元人民币。然而,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使得进口成本相对降低,减少贸易摩擦且促进了原料、能源及加工配件的进口,加工贸易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对降低。
本文利用1994-2013年的数据,以出口商品结构(RMP)、国内经济发展水平(GDP)、外商直接投资(FDI)、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R)为自变量,以我国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W)作为衡量贸易大国地位稳定性的指标,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为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对其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建立模型如下:
LNW=βi+α1*LNRMPi+α2*LNGDPi+α3*LNFDIi+α4*LNRi+εi(i=1,2,…,24)
本文运用软件Eviews6.0对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平稳性的检验结果来看,LNW、LNGDP、LNRMP、LNFDI、LNR均不是平稳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在置信度10%的水平下,均变得平稳,即为一阶单整。
本文采用B-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首先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回归方程,为避免伪回归,需对估计的回归方程残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得,回归模型的残差在1%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可以确定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体模型进行回归,剔除部分不显著变量后,回归模型如下:
LNW=-1.518768+0.454888LNRMP+0.491136LNGDP-0.421773LNFDIi-1
R2=0.988509 Adjusted R2=0.986354 F=458.7971 DW=1.981331
结果显示,R2=0.988509,Adj-R2=0.986354,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F统计量的值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显著,自变量LNRMP、LNGDP、LNFDI的t统计量在显著水平α=0.05下均显著。
表1 各变量的ADF检验结果
图1 1978-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及贸易差额
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稳定性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出口商品结构成正比。国内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必然会带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稳固我国的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出口商品结构的日益优化,使得我国出口的商品附加值提高,获利不断增加,有利于稳固我国贸易大国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稳定性成反比,尽管FDI具有资本、技术溢出效应,但效果并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及流入地区分布不均,都有可能不利于我国贸易地位的稳定,如FDI流入出口部门,会造成出口部门偏向增长,一国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对我国贸易地位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汇率平均水平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汇率波动的剧烈程度的影响。
加强技术创新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国家要加大研发投入,启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科技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实施出口名牌战略。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国际营销,实现外贸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不能再依赖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和加工贸易,必须将比较优势提升到更高层次的产业,增加商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稳固我国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稳定性。
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发展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寻求同国外经济体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政府要注重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等,全方位地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对外贸易,稳定贸易大国地位。
加强对FDI流向的引导并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减少劳动密集型部门投资。增强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政府要给予该地区更多的优惠,取消不合理的政策规定,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此外,针对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转移定价行为,要运用法律手段转移定价行为的负面影响。
1.梅园.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发展[J].中国市场,2014(2)
2.赵健.探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J].商业文化,2012
3.傅利利.中国贸易出口结构与FDI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
4.全球政务网[EB].2013年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3-11-02)[2014-09-17].http://www .govinfo.so/news_info.php?id=2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