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喜欢诗词,常见对黄河的描写。李白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到天涯”,描写的都是一条脾气暴躁的活龙,挟雷霆万钧之势、以电光火石之速,咆哮而来,势不可挡。人们对它有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敬畏,是毫不足怪的。
而在山西永和县境内,你看到的黄河却是另一个模样:九曲回环,低吟浅唱,山水相抱,山河相依。圆润的岸线在黄土地上画着一个接一个优美的“S”。那条狂暴的龙,在此处化身为一条安静的巨蛇,继续蜿蜒前行。
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就是在这S形的河湾里悟道的,身临其境,即知传言非虚。这S曲线与太极八卦的阴、阳二仪简直丝丝入扣。《易传.系辞》中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者,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试想,上天画此天然八卦图于大地,并预为排列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诸极,焉无深意?伏羲于此创太极八卦,实乃天之旨意。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智慧的中国古人对太极的诠释。万事万物都有两面,黄河也一样。它有刚猛至极的关口,比如壶口;也有柔美至极的路段,比如永和。上善若水,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在壶口的那一番奔腾咆哮,只是偶尔的宣泄,而它在永和的温厚醇静,才是慈爱母亲的本色。可以说,不来永和,你就不能真正地了解黄河。
太极精神博大,八卦义理精深,人皆言:《易》不易,经难懂。然而以《易经》入世,并非不可行,有个人人可以亲近的字:和。
“和”,是一种气象,一种涵养,不是看一个人知识多少、文凭哪级、口才如何,更不是看一个人拳头多大、职位多高、钞票多厚,是人受阴阳二气而修成的道德,以及二气相交所产生的“特性、气质”。
一个“和”字,不仅折射着太极精神,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中国人无论什么场合、什么团体,都讲究“和”。人与人之间相处,贵在“和气”,和气方能生财;社会进步、太平盛世,贵在“和谐”,和谐才能“政通人和”;一对爱人结婚,人们赞说情投意和、“鸾凤和鸣”;年景不错,叫做“时和岁丰”;宜人的气候,叫作“和风细雨”; 遇到困难,大家要“和衷共济”;君子之间,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注意风度,落得个“和而不同”;吃五谷生百病,需要“调和阴阳”;即便遇到让自己别扭、生气的敌手,最好的结局也是“握手言和”……小到一家一户一人,大到团体、社会、国家,要想好,就离不开这个“和”字。可以说,有它即吉祥,无它必乱套。
作为太极文化的发祥地,永和天然拥有“和”文化。不仅“和”,而/pnM8eTeJNrvMRDrhaA1NQ==且“永”,这是这个河边小县的福祉。黄河流经河浍里村这个地方,面对亘古石崖,黄河没有与坚硬的对手去死磕,弄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是温柔地拐了一个接近正圆的弧,以弧的方式调整了方向,形成了山环水绕的美景。这是典型的“河”的智慧。这些逢凶化吉、化敌为友的手段,是山川地理在亿万年的修行中渐渐悟出的,事实上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柔克刚、隐忍包容的性格特点的借鉴和依据,这是一种东方哲学或曰东方智慧。
永和的黄河既是如此地善解人意,布衣的乡亲也就纷纷地傍了黄河安家。站在河浍里村后的石崖上,阳光灿烂,大天空湛蓝。俯视河右岸:农舍疏疏落落摆放,屋顶上炊烟袅袅,屋前晾晒着雪白的被单。而左岸的青山葱茏如滴,那簇拥着石径的鲜草如鸡蛋清一样软嫩滑腻。左右岸夹峙之间,母亲河灿烂似金箔,在阳光下举起亿万支金箭,一放一举,一举一放,宛若千军万马的操练。可以想象向晚:灯火一盏一盏亮起,温暖一朵一朵打开。头一落枕,就可听到黄河不紧不慢的涛声为你催眠。所谓的生活,在这里完全是一首飘落尘外的安谧的诗。
而外部世界的现状是:城市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生存的环境,慢慢变得像造价不菲的布景,我们在工业化的城市里疲于奔命,我们一次次承受冷酷现实的击打,一次次倾听着内心城堡的坍塌。我们在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温良恭俭让,到底还留存几何呢?
纠结之余,不妨到永和来吧!沿着黄河散步、发呆、听涛、吃鱼,享受一回现代社会里难得的慢生活。对着那逶迤而去的母亲河,把烦人的心事尽诉,把伤心的珠泪尽洒,然后,找回自信,一身轻松地回到自己的人生角色里去。这“黄河蛇曲国家地理公园”给予游人的,除了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外,还有心灵的触动和自我反思。也许这后者,才是更重要的。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古老的船歌仿佛自天外飘来。唱歌的人啊,我想告诉你: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的,是山西永和“乾坤湾”。
有趣的是,据古代神话典籍记载,伏羲氏并非凡人,乃是一个人头蛇身的天神。这难免让人觉得,伏羲把太极八卦之术交付人类之后,并没有远去。也许他就化身为河,委身于这千里黄涛之中了。那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浪花,不正是伏羲身上的片片鳞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