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头村:一个村庄的山水情怀与耕读记忆

2015-12-29 00:00:00马慧娟
农家书屋 2015年6期

又是一年的夏季,以“避暑、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在浙江省宁波奉化市溪口镇,有一个被誉为研究民国历史的“活化石”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颇受大家欢迎,它就是岩头村。

岩头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畔,距永嘉县城38公里,是岩头镇政府所在地,介于苍坡村和芙蓉村之间,与枫林村隔江相望。岩头是楠溪江畔数百个古村落中规模最大的村落之一,是唯一以整套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村寨,素有浙南“都江堰”的美称。本期,我们走进奉化溪口岩头村。

700年前的“上芙蓉”

走进岩头,仿佛打开了一部中国宋元以来的历史书:五代开始有人定居、南宋建村、元朝渐成规模、明朝的规划布局、金昭考中进士与刘愈赈灾义举、明末清初商业经济的发展与丽水街的形成、太平天国时期被清兵用火烧毁、1924年金贯真创办溪山第一图书馆、红十三军的历次主要会议特别是策源会议、于金贯真政委的事迹、红十三军雷高升等领导牺牲的“东宗惨案”。2002年,永嘉县政府根据“文化楠溪江”战略的要求,对东宗祠按过去原样进行重建修复,现该祠被辟为楠溪江乡村水文化馆,人们在此参观,可充分领略岩头古村文化中水的文化。

据永嘉县文物馆工作人员潘浩考证,五代末年,岩头村最早建村,居民多姓金,是金姓族人的聚居地。建村之初,因与芙蓉村为邻且地势比芙蓉村略高,故称为上芙蓉。据1981年在岩头古村发掘出土的宋代下山坟山古窑址表明,宋时该地已有百姓聚居,他们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劳动,陶瓷生产已相当发达,产品畅销海内外。

据《岩头金氏宗谱》记载,岩头金氏本姓刘,是汉景帝第八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唐朝大文学家、哲学家、礼部尚书刘禹锡的嫡传裔族。刘禹锡曾孙刘汝谈因避唐末战乱迁居福建长溪州洋乡。五代十国后唐清泰元年(934),汝谈仲子刘宝为避王延钧之乱由州洋迁居浙江省永嘉县溪垟乡档溪(楠溪江支流之一)西巷(今溪垟乡内档村),刘宝为永嘉部分刘金氏的鼻祖。刘宝有儿子道可,道可有长子允立,次子允当,三子允裕。允当在吴越为官,因“刘”字与吴越王钱鏐的“鏐”字同音,为避王讳,允当便改刘姓为金氏。允当有维庆、维贺、维赞三子。允当的第八世孙与兴有安详、安福、安寿三子。南宋咸淳年间(1265至1274)安详迁居与档溪西巷相距不远的外垟,安寿迁居枫林霞岙村,安福迁居上芙蓉。

南宋末年,都城临安(今杭州)陷落后,元兵大举南下。与岩头相邻的芙蓉村进士陈虞之起兵抗元,率领义士800余名,退守芙蓉三崖,坚持抗元三年整。后因孤立无援,陈虞之跳崖殉节,士卒全部战死,芙蓉村被元军夷为平地。战祸还殃及与芙蓉为邻的溪南村,而上芙蓉幸免于难。刚迁居上芙蓉不久的金氏毕竟是充满生存智慧、善于审时度势的士族世家,为避免战祸株连,遂改“上芙蓉”为“岩头”,意为居“三崖”之首的地方。这就是“岩头”地名的由来。

金氏本是仕宦人家,迁到岩头后,凭借其文化优势和经营能力并占据最利于生存和发展地段,岩头很快发展成为楠溪江中游最兴旺、最有文化成就的血缘村落,金氏迅速成为当地的望族。现在的岩头村村落始建于元代延祐年间(1314至1320),于明初竣工完成。清代属仙居乡四十八都,民国24年(1935)属第九区岩头镇,1949年5月解放时建立岩头镇。

今昔对比岩头村

在一村一姓的宗族荣誉至高无上的年代,金氏祖先给后人建设了楠溪江中游规模最宏大、设计最精巧的村落供水系统和公共园林,很多遗迹,留存至今。

岩头古村落布局形态,受古代风水影响较大。建村之初,岩头古村的祖先们为了求得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子孙发迹,光宗耀祖,使村落与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相得益彰,建成藏龙卧虎之地,由当地名贤桂林公等人,不惜重金邀请风水名家对整个村落从选址到布局等进行堪舆规划,形成溪流分脉环村绕、主街中央街道直对文笔峰的格局。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岩头是楠溪江唯一一座以综合水利设施来布局的古村落。明世宗嘉靖年间,由八世祖金桂林主持,田村落坐西朝东,所以民居院落都呈东西朝向。在桂林公的精心规划下,“浚水溪”和“丽水溪”为腰带水,左右因山为屏,依风水定方位,形成南北主要街道、东南因小汤山构成水口园林的村落布局之特色。同时,并因借村外的“芙蓉三冠”山峰,作为景观山峰,并在主要街道“中央街”所对应的山腰,修筑“文峰塔”;在临池修筑“文昌阁”,如此便能使整个村落得文风兴运、科举功名。故有“山起西北、水归东南,为天地之势。左侧青龙得活水,右侧白虎卧凤阙,伏水圆净,靠山之玄武 (即琴山),气势不凡。东向抱水有情,朱雀远引,视野开阔。更兼依山控水,田园丰饶”之说。这种村落规划布局的独特匠心,透出岩头古村浓浓的书卷气。

岩头村的正门是北门,称“仁道门”。门里大街西侧是金氏大宗祠,朝南。宗祠前为进士牌楼,为明世宗赐给乙丑科进士金昭而建。牌楼高7.6米,面宽9.9米,通进深2.4米,三间四柱木构建筑。这座进士牌楼,是楠溪江同类建筑中气派规模最大的一座。与大宗祠隔街相对的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造的石质谢氏贞节牌坊。仁道门、大宗祠、贞节坊和进士牌楼形成岩头的礼制中心。

岩头村东门叫“献义门”,有一条街叫“横街”,从献义门向西横过村子。横街的西段还有两条直街,靠西边一条是浚水街;另一条则是中央街。这几条街是岩头村的大街,在它们之间有小巷,窄而且直,都指向附近的屿山,被称为“箭”。从前,在进士街、中央街和浚水街之间,自南到北各有三进两院的大宅7座。各座中轴间隔为48.3米,箭就是它们之间的夹道。各街之间相距55米,正好是大宅的总进深。全村住宅都朝东,这几条街西侧都是大门,东侧都是后门,水渠则靠东侧。金永朴主持建造的这一片大宅第,规划严正,规模宏大,占了全村一半以上的面积。清同治元年(1862),因太平军起义和宗族纠纷,被烧毁大量房屋,包括这21幢建筑。现浚水街、中央街、桂花街、花前街可以见到其中9幢的建筑遗迹。浚水街所见的6幢,其中线现在成了小巷,院落中的甬道仍较完整。浚水街下马巷还有一块柱顶石,鼓镜的直径有76厘米。

从献义门原址向南,曾经有一个古朴的乡村茶馆。据村中老者回忆,曾经这里春阳和煦,三五飘髯老者,手持一柄精光内蕴的紫砂老壶,围着雕花八仙桌,细细品尝新茗,闲谈些桑麻杂事棋经酒道。透过图案典雅的一排朝南落地长窗,楼下是长长的丽水湖,水面上小小的芰荷刚刚露出尖尖角,苍翠得似精雕细刻的碧玉。

岩头村的山水情怀与耕读理想

丽水湖畔傍水修筑了一条丽水街,这是岩头村的一条商业街,建在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蓄水堤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置身古街仿佛时光倒流,一切都是古老的,尤其是民国初年的古街,遗韵宛在。街心灵泉古井又名大井潭,印证着别处难觅的山乡旧景,当年多少过往行人、樵夫商贩直接饮用井水,泉井至今清澈鉴人,可与村口“石泉”媲美。“石泉”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名震江浙的书法家毛玉佩手书。而蒋介石饮用灵泉古井水,对此也有赞语:“溪口剡溪水,雪窦飞瀑泉。要说水哪好,岩头大井潭。”

如今走在丽水街上,路面上随意镶嵌的青色蛮石远看像一片片鱼鳞。早年,数百米长的丽水街搭建了富有人情味的路廊,临湖水一侧还有简单的栏杆长凳。在商旅不发达的年代,经常有一队队破衣烂衫的长途行脚夫经过,从雁荡山东面的乐清湾靠一双磨得红光发亮的肩膀,给温州的盐商们挑盐到浙中缙云一带出售。挑夫们走得累了,便在这丽水街的沿湖长凳上坐坐歇歇,喝一捧清水,咬两口夹着青葱的大饼,美滋滋地抽袋旱烟,眺望这一带青绿的长湖风荷,算是漫漫旅程中难得的享受了。

研究者认为,岩头村的这座园林,寄托着乡村文士们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

村民们生活离不开水,日用水质好坏决定着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岩头村古巷图册供水系统从元代开始建设,最后由桂林公使之完成。岩头全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引水渠把清澈的山溪水接入村子西北角,再分成几条支渠绕街傍户贯穿村舍民居,最后汇入村子东南部丽水湖等几个人工湖泊。供水系统和公共园林、实用效果和审美情趣,至此形成相得益彰巧夺天工的组合。这是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中最成功的引水工程,近500年过去了,至今还为岩头村居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洗涤水源。汤山东麓的森秀轩,就是桂林公的书斋,在这里,就如楠溪流域的一位乡间文人所记,尽可以“读诵之暇,惟以弹琴栽花为乐,风日晴和则汲泉煮茗,拂席开樽,与二三知己,啸傲于烟霞泉石间,不复知有人世荣辱事”。为了纪念桂林公创建岩头村的功绩,金氏后人把水亭祠改为祭祀桂林公的专祠。

同时,耕读生活早期作为士的一种理想,起源于隐逸,是儒家“退则独善其身”和道家返回自然相结合的士人生活。岩头把儒家文化思想融合于村落民居营造之中,30多座古舍中均设蒙馆,同时在宅名中隐含着亲爱和睦、善乐好篱的思想,折射出时世清平、五谷丰登、喜庆有余的意义。岩头古村以耕读相承,重视发展农业。北宋早期,岩头一带烟稀少,土地荒凉,金、陈氏衍族以后,先后开垦良田600余亩,农业逐渐兴盛,衣食自足。《族规》《家训》中明文规定子孙们应“以耕读为业”。科举时代,堂堂设蒙馆,祠租学田收入用于延师兴学,资助有志者读书应试。

这种耕读理想成了岩头古村人的传统,偏僻闭塞的村落里,文风之盛,科甲成就辉煌,在全国的乡村极为少见。“诗书美,比户可封;游详之士,指不胜屈”并不是浮夸虚言。按照儒家的理想,他们进则廊庙,退则山林,当他们处于山林之间的时候,淡泊恬适,精神间却饱含着道家返回自然的思想。正是正统的儒家和庄老之风的结合,造就了岩头古村人文的特点和双重性格。折射到建筑上,也同样表现出上层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矛盾共存;返回自然和恬淡。

岩头村的蒋氏记忆

水乡以舟楫代步,岩头一带山民则以竹排为舟,往返于临街的清漾大溪。年逾八旬的毛昭飞先生土生土长在岩头,他对古老的东街记忆犹新,说曾有2家钱庄、3家米店、3家肉店、3家中药店、4家南货店和多家杂货店。百年前岩头村不过500多户人家,山民一年吃不上几次肉,3家肉店的猪肉由谁买去?毛先生又说,在奉化山乡还没有公路的年代,大堰、万竹等乡村一批批山民,到岩头是他们的出市之地。三里小街,人头攒动,相比江南水乡周庄、乌镇、甪里,那热闹的场面另有一番山乡古风。

与灵泉古井相邻的毛思诚故居,为古街增加了文化气息。毛思诚是蒋介石的启蒙老师。当年他在故居开设私塾,远近闻名。少年蒋介石在别处数次求学不成,到岩头毛思诚私塾读书,依然是顽皮捣蛋,常常是课桌当舞台,凳子当刀枪。但经毛思诚的严格管束,教诲熏陶,倒能循师求学。他是蒋介石最敬重的老师。三合院的毛思诚故居是幢二层楼,小青瓦盖顶,重檐硬山埂,曾经收藏着民国十五年前的蒋介石44本日记,还有孙中山给蒋介石的一批手令、委任状、亲笔信,达180卷之多。后由毛思诚的孙子毛丁等后代捐赠给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目前书市上流行的蒋介石日记等解密史料,多出自岩头古街这个古色古香的院落。

岩头人说起蒋介石与毛氏的婚姻,都知道少年蒋介石心恋岩头村姑妈的女儿,姑妈深知瑞元(蒋介石小名)生性顽劣,说是有10个女儿也不会嫁给他一个。这话传到蒋母王采玉耳里,于是,她偏偏要找个岩头村的媳妇,让亲眷看看。这媳妇就是在岩头开祥丰南货行的毛鼎和之女毛福梅。她比蒋介石年长5岁,王采玉以为有利照管在岩头读书的儿子。如今,走过鹅卵石的小径,依然可睹毛福梅住的“素居”,这是一幢晚清时的三合院建筑,二层楼房,正房和厢房有回廊相连,故居内陈列着毛福梅当年的嫁妆。她在岩头小住,携带童年蒋经国居住的卧室仍保留着。蒋经国成人后,也常对人说:“生我者溪口,养我者岩头。”

如今,开放的岩头,村委会办公大楼坐落在村口。楼内各组织机构健全,为民服务设施完善。岩头新貌和远景规划制作成模型,展示于一楼大厅,一目了然。

村干部毛卫海是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他办公室里备有一本130万字的《毛氏通书》。他的介绍从贯穿全村的清漾大溪开始,“清漾”之名出自江南毛氏发祥地:浙江江山市清漾村。那里是毛泽东的祖居地,论资排辈,岩头毛福梅和毛泽东是同辈人。清漾毛氏毛仁锵任明州太守,他的孙子毛旭,爱到奉化石门、岩头游历,其后代毛宣义钟情岩头山水。一天他从溪口策马挥鞭,一路上看远山如黛,到岩头见四周群峰围绕,中流清溪,澄澈见底,溪中有巨岩突兀,岩头地名也许由此而得。村口的白象山和狮子山由广济桥连接,桥下溪水潺潺。古人依山傍水营建村落,称许这里“环而不塞”,为藏风纳水之地。传说岩头先祖毛氏在溪流上加设三座不同的古桥,成为“毛”字的一撇二横,而弯弯清漾之水,成了“毛”字的最后一笔。在山上远眺,岩头地方形若“毛”字。清漾溪水曾孕育清一色的毛姓人家,至今已近700年!

清漾大溪畔立有“双街古镇”石碑,以志东西两街。和古朴的东街不同,临溪的西街多现代建筑。从白象山麓起,一路上呈现幢幢新居,谈得上“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老人们在店面前三五成群,闲坐聊天,安度晚年。在村落的现代建筑中,也有古宅参差其间,一两百年的古建筑,马头墙的三合院、四合院,全村有37幢!西街三份地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故居依旧。她在与蒋介石立下“离婚不离家”的协议后,长住溪口,也常在岩头小住,特别是当年蒋介石在岩头读书,由毛福梅照料。

如今,岩头村的村民勤于创业,村中不仅有民俗民风馆,还保留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如有陈列室陈列着上百年前村中的生产、生活用具,如石磨、石捣臼、耙田的钉耙、打草鞋的草鞋耙,还有更多的老式家具。而毛邦初的故居“慰望庐”为二层楼房,粉墙青瓦,结构简洁。毛邦初从普通飞行员到抗日战争时升任空军副司令员,故居还陈列着一批毛氏后裔的爱国业绩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