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青,刘鹏飞,张巧芬
(1.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延安 716000;3.延安市宝塔小学,陕西 延安 716000)
情境与案例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剑青1,刘鹏飞2,张巧芬3
(1.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延安 716000;3.延安市宝塔小学,陕西 延安 716000)
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对学生进行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1]。急危重症护理学要求学生能够在现代护理教育理念(现代护理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积极的专业态度、高层次认知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合作与组织能力的护理人才[2])的指导下,熟练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具有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但传统的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乏现场救护思维能力,难以形成整体思路和立体感觉来理解救护全过程。因此,笔者在2008级本科护理班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情境与案例教学法,通过选用合适的案例、创设仿真情境、学生角色扮演等手段,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操作技巧融入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延安大学医学院2008级54名本科学生为实验组,2007级53名本科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使用教材、教学大纲、上课教师、已学课程平均成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1)实验组:采取案例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①案例编写:教师根据临床真实病例编写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景案例(案例包括急危重症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与急救技术)。将实验组学生随机分为6组,教师于课前1周把6个案例分别布置给6组学生,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认真阅读教材,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资源查阅资料,进行病例分析和讨论。②情境设计与角色扮演:首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包括标准化病人(如病人身上固定有创伤模具,模拟出血、骨折及组织器官损伤等各种创伤)、病人家属、护士、护理单元等的准备。然后在各组长的组织下对角色进行明确分工及单项急救技术操作训练,扮演护士的学生能够在明确病人病情后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实施正确的急救措施(如拨打“120”急救电话,按急救程序完成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知识系统化。
(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由教师制
1.2.2 评价方法(1)理论与实验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统一命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验考核,由授课教师统一阅卷,分别比较两组理论与实验考核成绩。(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法的评价。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当场回收,共发出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2.1 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1)
表1 实验组学生对情境与案例教学法的评价[n(%),人]
2.2 两组学生理论与实验考试成绩比较
(1)理论成绩:实验组平均分(80.07±5.12)分,对照组平均分(71.03±6.04)分,两班比较(t=2.32,P<0.05),有显著性差异;(2)实验成绩:实验组平均分(84.62±4.13)分,对照组平均分(73.91±5.21)分,两班比较(t=2.13,P<0.05),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情境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法。
急危重症护理学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急救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所以我们将案例与情境教学法引入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当中。情境与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引入典型案例,组织学生查阅、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并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3],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4]。
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采取案例与情境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病例设问—自学解题—小组讨论—实做演练”一系列教学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5]。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案例自行设计场景和角色分配,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主动参与意识[6]。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7.04%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与情境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预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临床病例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情境的病例反复进行各项操作的分解动作训练,巩固了学生的急救护理实践技能,使学生从理论知识到技能操作均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92.59%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对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在反复模拟急危重症病例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营造了紧张的氛围,且突出了“急、快、紧”的特点,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急救护理职业场景中,使学生在遇到复杂多变的急救情况时思路清晰,能够沉着应对,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缩短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8],增强了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1.48%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提高了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77.78%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培养了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成员努力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通过设计、准备、讨论、演练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起实现学习目标,从而共享探索成就、体验协作快乐,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技巧与团队合作精神[9]。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8.89%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有87.04%的实验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体验和感受病人的痛苦,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培养了学生的救护情感,即对病人的理解、同情和做出积极的应对,快速施以救护措施来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及给予病人良好的心理支持。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将处于生死边缘的病人抢救成功,从而激发了其专业自豪感、职业成就感。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3.3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救护情感,激发专业自豪感,74.07%的实验组学生认为有利于学生急救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情境与案例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查阅大量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信息、查询资料,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整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文献检索与资源利用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有75.9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够提高文献检索与资源利用能力。
[1]赵远莲,江智霞,肖烨,等.综合性实验对护理专业学生急救综合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58-1360.
[2]Gaberson K B,Oermann M H.Clin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in nursing[M]. 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10.
[3]孙水英,黄学英,董翠红,等.情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1):3091-3092.
[4]马维红,李琦,杨丽莎,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787-2789.
[5]许慧红,金玉筑.情景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301-1302.
[6]龙霖,刘金兰,李泉清,等.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及教学方法的态度及需求[J].护理管理杂志,2010,11(8):565-567.
[7]任素芬,徐兴亚,任海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角色体验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0,7(5):212-213.
[8]汪芝碧,黄雪玲,郭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9):2684-2685.
[9]杨晓明,李胜玲.小组合作性学习对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22-123.
G526.5
B
1671-1246(2015)06-0125-02
延安市政府资助项目(2012KS-14)订详细的教学计划,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讲述重点和难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