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学艳,李红生
(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100)
Ⅰ类切口手术中270例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鲁学艳,李红生
(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100)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
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使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不仅造成经济资源浪费,还易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笔者根据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做好2011年全省医院感染管理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甘肃省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订的统一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对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8日全院所有阑尾炎、疝气、甲状腺584例手术(包括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进行了目标性监测,其中Ⅰ类切口手术(疝气手术和甲状腺手术)共293例,现将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1 资料来源
目标性调查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8日我院所有疝气、甲状腺手术病例293例,其中疝气手术225例,甲状腺手术68例;男性237例,女性56例。
1.2 调查方法
(1)采用住院监测与出院病历调查监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2)选择甘肃省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订的统一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对每例监测对象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详细查阅病历,登记手术月份及时间、患者住院号、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抗菌药物应用的目的和时间,评价有无用药指征、用药时间及药物选择的合理性。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评价标准,符合以下6条之一为有用药指征,否则为无用药指征:(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2小时);(2)有异物植入;(3)年龄较大(>70岁);(4)基础病控制不佳;(5)恶性肿瘤治疗中;(6)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各种手术预防用药情况:293例患者中有270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15%。其中单一用药218例,占80.74%;联合用药52例,占19.26%。各种手术用药情况统计见表1~4。
表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表2 用药疗程及术前给药情况
表3 用药现况
表4 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名称及构成比
本调查发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具体如下。
4.1 无指征用药
Ⅰ类切口手术的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有指征使用。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院两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15%,与《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中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相距甚远。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251例,占92.96%,存在预防用药指征掌握不严的问题。
4.2 预防用药品种的选择
(1)Ⅰ类切口手术因为手术野无污染,不涉及空腔脏器,应主要以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为主。切口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因此,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主要考虑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选药。《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规定,第1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感染,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并要求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本次调查显示,广谱青霉素类与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仍较高。
(2)调查显示,预防Ⅰ类切口手术感染应该选用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药物,建议选用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较好的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和窄谱青霉素类药物。广谱青霉素类与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作用与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及窄谱青霉素类药物相比不具优势,而且费用较高,易引起二重感染,不宜首选作为Ⅰ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氟喹诺酮类药物因近年来细菌耐药性严重,且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不主张围术期预防性应用。
4.3 预防用药时机及用药持续时间
(1)预防用药的目标是在手术开始和整个手术期间,保证抗菌药物有足够的血液浓度和组织浓度,以阻止细菌的定植和感染的发生。过早给药会造成术中体内药物浓度不足而达不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而术后才开始给药由于错过了细菌感染或定植的时间,同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最佳给药时机是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于1 500 mL时,应于术中再次给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1例术前未用抗菌药物,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后才开始用药,存在用药时机明显不合理现象。
(2)Ⅰ类切口手术在术后多日给药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感染率,用药不应超过24小时。有研究证实,规范化的短程用药方案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上与长时间用药方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继续用药数天,并不能进一步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反而容易导致耐药菌产生和机体二重感染发生。本调查中,术后24小时内停药者23例,仅占8.52%。还有73.70%的病例术后用药时间超过72小时,明显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种类不当、用药时机不佳、用药时间偏长等现象。有研究显示,实施合理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品种、用法用量方面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应明确用药指征,限制用药种类和用药时间等,制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对医生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培训和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药师查房和行政干预措施,以保证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耐药菌的出现,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医疗费用。
R195
B
1671-1246(2015)06-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