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中老年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
周思远1杨庆声徐书君1周俊合2符文彬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目的探讨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中老年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应用岭南传统天灸的干预方法,其中治疗组应用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对照组应用天灸散,采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量表及McGill疼痛问卷(MPQ)量表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PQ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案均可有效缓解疼痛,但治疗组的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可推断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在MPQ量表评价方面,两组患者MPQ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5次时,对照组MPQ评分下降较治疗组明显,而治疗结束(10次)后的评分则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可推断两种干预方案均可有效缓解疼痛,对照组的即时疗效较治疗组明显,而长期疗效则是治疗组占优。结论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可以加强对中老年患者项痹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天灸;岭南传统天灸;颈椎病;颈痛
中图分类号〔〕R246.9〔
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I12B04-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6B50107006,2009B030801287);广东省卫生厅课题项目(No.C2009025);司徒铃针灸学术思想及传承研究、岭南传统天灸病种拓展及评价研究;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14KT1303,2014KT1547)
通讯作者:符文彬(1963-),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痛证及抑郁相关病症的研究。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第一作者:周思远(1987-),男,硕士,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痛证研究。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患者可无症状或出现颈椎轴向颈痛〔1〕。目前仍难以从人群层面对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控制〔2〕,西医治疗颈椎病主要为外科手术和药物,外科手术由于手术风险过高,通常仅适用于少数对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药物则主要为口服非甾体止痛药物(NSAIDs),疼痛部位局部注射肌松药、镇痛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方法,但仍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3〕。中医药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方法有针灸、熨贴、膏摩、手法、药物等,临床研究表明〔4~8〕,针灸对于颈椎病颈痛具有良好疗效,但临床证据仍然薄弱〔9〕。天灸疗法作为中医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适应病种已达20余种,而颈椎病颈痛亦是其适应证之一〔10〕。本研究使用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中老年颈椎病颈痛,评价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受试者来源受试者均来自2014年3~9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共纳入有效病例患者36例。
1.2分组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PEMS3.1统计软件包生成随机数字表,制作随机卡片,放入不透光信封密封,临床实施时将合格病例纳入试验的先后顺序对应信封上的序号顺序拆开信封,依照随机卡片上的提示进行分组)。两组按1:1的比例。其中治疗组应用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对照组用天灸散治疗。
1.3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的2007版《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关于颈椎病的部分:①颈部、肩部及枕部疼痛,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制。②颈肌紧张,有压痛点,头颅活动受限。③X线片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动力摄片后可显示椎间关节不稳与松动,因肌痉挛头偏歪,侧位X线片上出现椎体后缘一部分重影,小关节也呈部分重影。
1.4纳入标准①年龄≥40岁;②以颈痛为主诉;③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1.5排除标准①不配合治疗方案安排;②患其他系统疾病,不符合天灸要求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③有颈部外伤史,或有胸椎T1~T6外伤史者,既往有颈部骨折或手术史者,神经功能缺损者(如肌无力或脊髓神经反射检查异常),先天脊椎异常,系统性骨或关节疾病;④害怕天灸者,对天灸药物过敏者;⑤孕妇或哺乳妇女。
1.6中医诊断及辩证分型参照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伤科学-颈部伤筋》诊断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病症疗效标注》执行。①风寒湿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②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③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④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⑤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1.7治疗方案(1)体位及操作环境:取仰卧位或坐位,操作环境应于室内,室内温度不能低于25℃。(2)治疗药物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是天灸散合小活络丸加减方,按天灸用药的制作标准制作药物;对照组使用选用天灸散作为所用药物。两种药方均制作成外观、气味、质地等相同或极度相似的粉末剂(100目大小)。(3)治疗分组取穴(双侧),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百劳、肩中俞、肩井、心俞、胆俞、肾俞;新设、肩外俞、大杼、天宗、厥阴俞、三焦俞。治疗组操作:选用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按分组信封提示进行穴位贴药,以患者耐受为度,贴药时间不超过1 h,并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对照组:选用天灸散治疗,取穴、操作同治疗组;(4)疗程为50 d,1次/5 d,1 h/次为上限,共完成10次治疗。(5)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主要评价指标: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NPQ颈痛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得分越高说明因颈痛情况越严重。次要评价指标,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6)疗效评定时点分别在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后、随访第3个月后共5个时点进行评价。
2结果
2.1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低头习惯、曾经治疗情况、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诊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n=18, n(%)〕
2.2治疗前后各疗效指标分析
2.2.1主要疗效指标分析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NPQ量表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P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15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PQ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1。
2.2.2次要疗效指标分析采用公认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作为将要疗效指标,本量表是根据疼痛的生理感受、情感因素和认识成分等多方面因素设计而成,能对疼痛强度进行较全面的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MP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67),基线平衡。经治疗后,两组患者MPQ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案均可有效缓解疼痛,但在治疗5次时,对照组MPQ评分下降较治疗组明显,而治疗结束(10次)后的评分则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可推断对照组的即时疗效较治疗组明显,而长期疗效则是治疗组占优。见表3;图2。
图1 两组治疗前后NPQ量表得分趋势图
观察时点治疗组对照组F值P值治疗前50.3±16.849.1±17.37.9240.151治疗5次39.5±16.735.2±15.75.1920.006治疗结束33.9±17.930.9±14.919.3990.0001个月随访30.7±15.429.2±15.420.1520.0033个月随访31.6±15.732.5±15.419.1390.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点MPQ测量值比较
图2 两组治疗前后MPQ评分趋势图
3讨论
颈椎病颈痛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多发,而中老年患者为主要多发人群,但因其病因的复杂性,西医治疗上并没有特效的疗法。而中医方面,历来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如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等,据相关的报道〔11〕,这些方法都对颈痛症状有较理想的疗效。
天灸作为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可追溯于战国时期。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10〕。天灸有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的特点,方法简便,有较好的疗效。然天灸长期以来均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炎、哮喘、虚人感冒等),在其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极少,使得本疗法的发展受限。既往的临床观察发现,天灸散的组方为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等,以生姜汁调汁外贴,有化湿通络、辛温祛风的功效,岭南地区对天灸的临床应用较为重视,故岭南传统天灸不仅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其对如颈椎病颈痛等疼痛类疾病亦有较好的疗效。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颈椎病颈痛的发病机制,在岭南传统天灸原方-天灸散的基础上,合用小活络丸的有效成分,如胆南星、川乌、草乌、地龙、乳香、没药等,以加强其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之功而形成的针对痛痹的天灸方,盖因痛痹多责之于风寒湿邪,而病因治疗是治疗疾病的大法之一,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中诸药并用,其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活血止痛功效益彰。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以NPQ量表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评定中,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对颈痛有良好的疗效,且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的疗效更为显著,而在以MPQ量表为疗效指标的评价中,则是天灸散原方的即时疗效明显,而长期疗效是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占优。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中所加入的药物可以加强对风寒湿邪的治疗,其对由此而引起的中老年患者的痛痹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所纳入患者数量偏少,评价手段单一,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性,故仍需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4参考文献
1Butler JS,Oner FC,Poynton AR,etal.Degenerative cervical spondylosis:natural history,pathogenesis,and curr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J〕.Adv Orthop,2012;2012:916987.
2Cassidy JD,Cote P.Is it time for a population health approach to neck pain〔J〕?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2008;31(6):442-6.
3Trinh K,Graham N,Gross A,etal.Acupuncture for neck disorders〔J〕.Spine(Phila Pa 1976),2007;32(2):236-43.
4张军,邓有金.动力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颈痛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3;(2):98-9.
5张绍华.不同灸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2.
6朱乐姗,张军.热敏灸治疗颈椎病颈痛60例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2):150-1.
7林琳.灸法治疗中老年人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1.
8李菊莲,赵彬元,范娥,等.药物铺灸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4):7-9.
9Trinh KV,Graham N,Gross AR.Acupuncture for neck disorders〔Z〕.Cervical Overview Group,2006:14.
10徐振华,符文彬.岭南传统天灸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12.
11朱立国,于杰.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4):66-9.
〔2013-09-17修回〕
(编辑袁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