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彬
【摘要】《表演技能》课是表演教学中大二上第一学期所要进行的片段选择和排演。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塑造角色的方法,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力图寻求一个突破点与创新模式。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影视剧片段改编”,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改编的剧本进行表演与结构上的调整,最终能够成为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教学片段。这一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表演技能》;教学改革;创新;突破
一、课程现状分析
(一)剧本选材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欠缺
在剧本的排练与创作中,我们一直是沿袭着同类院校的教学模式。事实上在影视表演的教学中,我们的课程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的方式上总是脱离不了这种固有的创作“模式”,被牢牢的束缚在这种模式中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课程的改革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在剧本的选材上基本都是沿用传统院校和上一辈老教师所留下来的话剧剧本。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创作素材一直停留在过去,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从目前的教学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创作素材单一;2.学生自主排练能动性欠缺。剧本的滞后对我们的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剧本选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话剧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独立创作与编排能力比较薄弱
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规律中,我们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很依赖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独立创作能力大打折扣,即使有些学生可以脱离教师,但实际的创作效果不明显,不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事实上真正锻炼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独立完成排练创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会想办法解决,但是不会尽全力想出解决的办法,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有老师的帮助,自己解决不了等第二天上课老师来帮助排练解决创作瓶颈就可以了。可想而知,学生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都是抱着这样的一种状态,那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就得不到提升。在实训排练中学生很少会主动地帮助其他的同学进行创作,潜移默化就削弱了学生编排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改革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多样灵活的剧本选材与“素材库”建立
我所要进行的改革与创新就是“影视剧片段改编”,让学生将最精彩、矛盾冲比较强烈的影视剧片段改编出来,教师根据学生所改编的剧本进行表演与结构上的调整,最终能够成为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教学片段。而且在实践的操作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改编的影视剧中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所要饰演的角色,在最终的创作中就能够更好诠释所塑造的角色。同时穿插不同风格类型的片段题材作品,使我们的片段教学能够更加的多远化。
(二)影视剧结构改为舞台剧结构
在影视剧改编片段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在于要将改编出来的影视剧作品的影视剧结构变为舞台剧结构。在影视剧作品中,每个场景的戏份不是很集中,而是较为分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不仅是将精彩、矛盾冲突激烈的部分改编下来,同时还需要学生将所摘录的段落中的人物关系、线索、故事、事件、时间、地点交代清楚明白,这就需要将影视剧中其他段落的戏份合理的编织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剧本。
(三)提升学生独立创作与编排能力
在影视表演教学,表演基础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充当学生的“拐杖”,一旦进入表演技能与表演创作的学习时,教师要将学生的“拐杖”扔掉。教师要适当地“放开手”让学生主动地去创作,尽可能地挖掘与提升学生独立创作的潜在能量。让学生能够不断地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去达到教师的要求,不能够让学生轻易地或毫不费力地就从老师这里得到答案,这样只会让学生养成依赖感,久而久之遇到问题就求助老师,那最终学生不仅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培养出他们的“安逸式”的排练方式。在排练创作阶段,教师始终要处于调整和引导的角色。学习和创作的主体一定要是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多元化的考评体系的建设
在考评体系中综合以下几点进行评价:1、学生平时成绩2、学生学习态度3、学生平时排练状态4、期末现场演出时的表现5、表演专业教师打分(取平均分)6、学生打分(互评机制)7、综合多方意见与分数进行综合打分。
四、总结
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实践表明影视剧改编片段的设想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创作素材的单一与学生能动性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完成了多个影视剧改编片段:如《双面胶》《情深深雨蒙蒙》《温州一家人》《八兄弟》《家有九凤》等。总体改革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