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洋,刘全军,吴了泥
(1.厦门大学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361000;2.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控制室,北京100076)
再入无人飞行器因具有较大的滚摆比、低荷兰滚阻尼,使得滚转振荡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有人机飞行品质滚转振荡指标的内在机理,探索再入无人飞行器的滚转振荡指标,为总体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支持。
滚转振荡指标限定了滚转角(速率)振荡幅值比,以保证飞行器具有足够的操纵精度。指标中包含三种评价方法[1-3],本文针对第二种方法,分析了滚转振荡指标机理、横坐标参数侧滑相位ψβ的意义及影响指标边界的因素;根据再入无人飞行器的任务特点,分析了滚转振荡指标在再入无人飞行器上的适用性;基于某再入无人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方向舵补偿可减小的滚转振荡幅值比,初步探讨了再入无人飞行器滚转振荡指标的制定问题。
在飞行器具有中等或偏高的滚摆比及偏低的荷兰滚阻尼的情况下,滚转控制时会出现滚转振荡现象,如图1所示。这一现象将干扰驾驶员的精确操纵。为此,飞行品质规范提出了滚转振荡指标,以限定振荡幅值比,针对不同的副翼输入信号给出了三种评价方法,具体说明见文献[1]。
第二种方法的飞行品质指标见文献[1],横坐标为侧滑相位 ψβ,纵坐标为滚转振荡幅值比posc/pav,相同ψβ下各飞行品质等级所允许的最大posc/pav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滚转振荡指标边界。posc表示滚转角速率振荡分量,pav表示平均分量,posc/pav的定义如下[3]:
式中:ζd为荷兰滚阻尼;p1,p2,p3分别为滚转角速率第1,2,3 个极值(见图1)。
图1 滚转振荡现象Fig.1 Phenomenon of roll oscillation
在副翼阶跃信号输入后,存在滚转振荡的原因是横航向运动中存在荷兰滚运动模态成分[4-5],此时滚转角速率到副翼的传递函数p/Fδa零极点不能相消,零极点在复域中的相对位置以ψ1表示,如图2所示。早期的地面模拟及试飞数据表明,ψ1决定了驾驶员可容忍的最大振荡幅值比[5-6]。飞行品质指标中采用ψβ表征ψ1,作为指标的横坐标。本节研究选择ψβ描述滚转振荡指标的原因,并讨论指标边界随ψβ变化而起伏的原因。
图2 不同零极点位置对应的ψ1值Fig.2 Values ofψ1 for various zero locations
因工程上不能方便地获取传递函数零极点,或对于没有确切气动参数、传递函数的飞行器,希望通过试飞数据直接评价其飞行品质,为此需要选择恰当的参数表征ψ1[5]。在参数选择中,优先考虑的是与p/Fδa关系紧密的滚转角速率相位ψp。下面讨论ψp表征ψβ的可行性,再分析为何选用ψβ。
2.1.1 ψp表征ψ1的可行性
由式(3)可得p/Fδa零极点在复域中的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p/Fδa的零极点分布Fig.3 Pole-zero plot of p/Fδa
由图3可得p的相位:
由式(5)可知,若希望由ψp表征ψ1,在近似简化后表达式中仍包含ψ3,即还需确定滚转模态时间常数τR。因此,用ψp表征ψ1并不方便。
2.1.2 ψβ表征ψ1的可行性
ψβ通过ψp和∠(p/β)(滚转角速率相位对侧滑角相位的超前量)计算:
引入滚转角速率到侧滑角的传递函数p/β[5]:
对于具有正上反效应(positive dihedral)(¯Lβ-Yβ¯Lr<0)的飞行器,根据式(7),可得其零极点在复域中的分布,如图4所示。易得:
图4 p/β的零极点分布Fig.4 Pole-zero plot of p/β
综上,由式(5)、式(6)及式(8)得:
通常,1/τR≈ - ¯Lp,即 ψ3≈ψ7,则:
统计表明[5],在不同荷兰滚阻尼的情况下,ψβ和ψ1都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忽略小量arcsinζd,则式(11)简化为:
由式(12)可知,ψβ可以明确地表征ψ1而与其他量无关,这正是飞行品质规范中采用ψβ表征ψ1并作为指标横坐标的原因。
另外,由图4可知,ψ7是由滚转阻尼决定的,因,可近似 ψ7∈ (0,90°),结合式(9),有90°< ∠(p/β)< 180°。因推导过程中,存在诸多假设,为此对边界增加45°缓冲区,有:45°<∠(p/β)< 225°。
副翼偏航特性包括有利偏航、不利偏航,本文仅考虑正上反效应的情况。零极点相对位置表达式为[5,7]:
根据式(15)和式(16)的几何意义可知,对于正上反、有利偏航的情况,零点位于极点右上方。由图2及式(12)得:
同理,对于正上反、不利偏航的情况,有:
综上,正上反、有利偏航的边界位于-90°<ψβ<0°的区域,相对于正上反、不利偏航 -270°<ψβ<-180°的部分要求更为严格,下面分析边界不一致的原因。
结合式(17)~式(20)可知,指标中不同的ψβ所允许的振荡幅值比不一致:有利偏航相对于不利偏航可容许的滚转速率振荡幅值比更小。其主要原因为闭环稳定性、滚转角速率均值、方向舵交叉控制三个因素影响了滚转振荡指标的边界,下面展开分析。
2.3.1 闭环稳定性
对于正上反、不利偏航的情况,零点位于极点左下方,操纵副翼时,闭环系统的阻尼增大;而对于正上反、有利偏航的情况,零点位于极点右上方,操纵副翼将导致闭环系统的阻尼减小,此时闭环系统的荷兰滚阻尼小于开环系统,且根轨迹可能穿过虚轴达到右平面导致不稳定,如图5所示。对于闭环阻尼增大的情况,滚转振荡的现象消除要快一些,因此-270°<ψβ< -180°时所允许的振荡幅值比要大一些。
图5 不同情况下的零极点分布Fig.5 Pole-zero plot for various conditions
2.3.2 滚转角速率均值
对于有利偏航的特性,偏转副翼产生的侧滑角将增大滚转角速率,对滚转有积极的贡献,增大了滚转角速率的均值;不利偏航则减小了滚转角速率的均值。在驾驶员能容忍的振荡幅度一定的情况下,滚转角速率平均值越大,则振荡幅值比越小。因此-270°<ψβ<-180°时所允许的振荡幅值比要大。
2.3.3 方向舵交叉控制
对具有有利偏航特性的飞行器,右滚(右压杆)时,产生负的侧滑角(左侧滑),驾驶员应蹬左方向舵以减小侧滑角,这种右压杆却需要左蹬方向舵进行补偿的情况称为“交叉控制”(cross control)。在试飞过程中发现,交叉控制是驾驶员难以完成的,大部分驾驶员甚至选择放弃交叉控制,这导致侧滑角一直存在[5-6,8]。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驾驶员难以通过方向舵补偿来减小振荡。而不利偏航的情况正好相反,驾驶员可以通过方向舵补偿来减小振荡,因此允许的振荡幅值比要比有利偏航的情况大。
一般情况下可将再入飞行器返回过程划分为再入段、能量管理段和进场着陆段[9-11]:
(1)再入段过程中飞行器一般只进行缓慢机动,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轨迹跟踪或轨迹控制,对应常规飞行器的B种飞行阶段;
(2)能量管理段需要为最后的着陆做准备,要求飞行器具有轨迹跟踪或控制能力,但只要求中等幅度的机动,对应常规飞行器的A种飞行阶段;
(3)进场着陆段对飞行器的要求与常规飞行器类似,要求准确控制飞行轨迹,对应常规飞行器的C种飞行阶段。
对于再入无人飞行器,因其具有较大的滚摆比、较低的荷兰滚阻尼,故为保证足够的轨迹、姿态等控制精度,需限定其滚转振荡幅值,如航天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要求中,包含明确的滚转角速率时域响应包线[12-13]。无人飞行器的飞行品质指标可基于有人机指标制定[14-17],本文基于有人机滚转振荡指标的机理分析,对再入无人飞行器具有有利偏航特性的飞行阶段,采用方向舵交叉控制的策略减小振荡幅值比,针对再入无人飞行器初步拓展有人机滚转振荡指标的边界。
再入飞行器在 Ma > 3时,¯NδA< 0,飞行器具有不利偏航的特性;Ma < 3时,具有有利偏航特性[10]。本文考虑具有有利偏航特性的能量管理段(A)和进场着陆段(C)。
通过改变某再入无人飞行器相应的气动参数及控 制系统参数,配置ψβ为-30°,-60°,-90°,-120°,-160°及 -180°共6种构型,其典型特征为较低的荷兰滚阻尼、p/Fδa零点在极点右上方。
在控制回路中将偏航角速率反馈至方向舵,实现方向舵交叉控制。以ψβ=-30°,初始posc/pav=0.232为例,不同的偏航角速率反馈增益Kr对应的滚转角速率时域响应如图6所示,可减小的振荡幅值比见表1。
图6 Kr变化对应的滚转角速率时域曲线Fig.6 Roll rate time history for various values of Kr
表1 Kr与p osc/p av的关系Tabl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K r and p osc/p av
由表1可知,对于初始posc/pav为0.232的情况,Kr=1.0时,posc/pav减小为0.099,减小量为0.133,有效改善了滚转振荡性能,提升了飞行品质等级;同时可知,Kr越大,posc/pav减小量也越大。
本文选定Kr=1.0,对不同的构型调整荷兰滚阻尼,获得不同的初始posc/pav,并通过方向舵交叉控制减小posc/pav。若减小后的posc/pav与某级飞行品质指标边界相等,则与之对应的初始posc/pav即为拓展后的边界。如对于ψβ=-30°的构型,减小后的posc/pav为0.05,等于有人机指标1级边界0.05,因此posc/pav初始值0.10为拓展后的1级边界。各种构型拓展后的1,2级边界见表2。
表2 不同构型的滚转速率振荡幅值比边界Table 2 Roll rate oscillation amplitude ratio boundary fo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根据表2,绘制拓展后的1,2级指标边界,其中右侧过渡部分(-350°<ψβ< -270°)与左侧过渡部分(-200°<ψβ< -120°)对称,如图7所示(正上反,p超前 β 45°~225°)。
图7 再入无人飞行器A,C飞行阶段滚转速率振荡指标Fig.7 Roll rate oscillation requirements for reentry UAV of A and C flight phases
本文研究了有人机飞行品质规范中滚转振荡指标的内在机理。飞行品质规范中允许的滚转振荡幅值比与传递函数p/Fδa的零极点相对位置有直接关系;因侧滑相位ψβ可以明确地表征零极点相对位置关系,且易通过飞行试验获取,故将其选作滚转振荡指标的横坐标。闭环稳定性、滚转角速率均值、驾驶员方向舵交叉控制的难度三个因素影响了振荡幅值比的边界。
最后本文基于无人飞行器可进行方向舵交叉控制的特点,针对再入无人飞行器能量管理段、进场着陆段,拓展了有人机滚转振荡指标边界,为再入无人飞行器飞行品质指标的制定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后续工作中,还可结合飞行任务对控制能力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探索再入无人飞行器滚转振荡指标的边界。
[1] 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GJB 2874-97 电传操纵系统飞机的飞行品质[S].北京: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1997.
[2] 高金源,李陆豫,冯亚昌.飞机飞行品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5-107.
[3] Department of Defense.MIL-HDBK-1797 Flying qualities of piloted aircraft[S].USA:Department of Defense,1997.
[4] 黄彭年.飞机滚转速率振荡指标评定中的不确定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3,25(4):425-430.
[5] Chalk C R,Neal T P.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user guide for MIL-8785B[R].AFFDL-TR-00-79,1969.
[6] Ashkenas.A study of conventional airplane handing qualities requirements,part 2,lateral directional oscillatory handing qualities[R].AFFDL-TR-6S138,1965.
[7] 高浩,朱培申,高正红.高等飞行动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265-274.
[8] Frederick D Newell.Ground simulator evaluations of coupled roll-spiral mode effects on aircraft handling qualities[R].AFFDL-TR-65-39,1965.
[9] Kim Dismukes.Reentry of the space shuttle[EB/OL].http://www.spaceflight.nasa.gov/shuttle/reference/shutref/events/entry/,2003.
[10] 吴了泥.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亚轨道再入段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11] Dante A Di Franco.Preliminary handling qualities requirements for lifting re-entry vehicles during terminal flight[R].AFFDL-TR-71-64,1971.
[12] Myers T T,Johnston D E,McRuer D T.Space shuttle flying qualities and control system assessment study[R].NASA-CR-170391,1982.
[13] Myers T T,Johnston D E,McRuer D T.Space shuttle flying qualities and criteria assessment[R].NAS2-11900,1987.
[14] 陶于金,王建培.无人机飞行品质标准研究[J].飞行力学,2010,28(1):13-15,19.
[15] 戴宁,杨晖.无人机飞行品质规范浅析[J].飞行力学,2005,23(4):13-15,19.
[16] Cotting M Christopher.Applicability of human flying qualities requirements for UAVs,finding a way forward[R].AIAA-2009-6322,2009.
[17] Rodrigo Haya Ramos.Flying qualities analysis for re-entry vehicles: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R].AIAA-2011-6344,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