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林,左红艳,龚猛
(1.安徽省舒城县种子公司,安徽舒城231300;2.安徽省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舒城 231300)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水稻是该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糯米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较高,无论是元宵节的汤圆还是端午节的粽子,还有各式各样用糯米制作的糕、糍、饼、粥等点心,以及用糯米酿造的甜酒和各种名牌黄酒均深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糯稻生产能够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镇糯19作为糯稻新品种,2011年从江苏省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安徽省舒城县种植,2012年推广种植133.33 hm2,2014年达1 333.33 hm2,整体表现出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笔者对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析。
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单产9 567.0 kg/hm2,2010年比对照宁粳1号增产5.6%,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0 251.0 kg/hm2,比对照宁粳1号增产6.5%。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相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有效穗301.5万/hm2,每穗实粒数129.4粒,结实率93.8%,千粒重26.3 g,株高99.4 cm左右,全生育期158 d左右,较对照宁粳1号早熟2 d左右。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稻瘟病,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10年检测:整精米率71.4%,垩白率糯,垩白度糯,胶稠度100 mm,直链淀粉含量1.3%,达到国标优质糯稻谷标准(表 1)。
2014年在舒城县千人桥镇千人桥村及杭埠镇徐圩村种植,品种为镇糯19原种,面积分别为0.67、1.33 hm2。采取大区设置,每区净面积133 m2。采取直播栽培方式。10月中旬,在收获期,通过随机3点取样,每点1 m2,计算有效穗,再随机选取20个穗进行室内考种。
表1 历年产量与经济性状
2.2.1 精细整地。直播田要求整地质量较高,要求“高差不过寸,寸水不露泥”,整个大田高差不超过5 cm。
2.2.2 播期和播量。在安徽省舒城县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量52.5 kg/hm2,播前适度浸种,合理密植;合理加大咪鲜胺用药量,3.5~5.0 kg种子用2 mL对水3~4 kg浸种,可以增加此药对恶苗病杀菌效果。播量不能太少,如果直播田播量过少,烂种病苗对基本苗影响较大,还利于禾本科杂草的萌发。
2.2.3 大田化学除草。直播稻必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这是水稻直播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杂草特别严重的田块,播前7~10 d用10%草甘膦7 500~15 000 mL/hm2对水600 kg喷施,降低杂草基数,或者在播前8 d整好田、开好沟,撒施丁草胺1 800 g/hm2,保水4~5 d后再排水播种。播种后2~3 d用丙苄750 g/hm2对水适量喷雾,保水5~7 d封杀除草。在2~3叶期用千金(氰氟草酯)450 mL/hm2对水喷雾,施药后保持浅水5~7 d。分蘖期阔叶杂草较多的田块,排干水后用20%二甲四氯1 500 mL/hm2对水750 kg喷施,隔1 d灌水,让其自然落干。此外,直播稻稻苗较嫩,群体较大,易遭病虫为害,特别要注意前期稻蓟马和中后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适时适量用药。还要坚持连片种植,防止鼠雀为害,确保直播稻高产、稳产。
2.2.4 水浆管理。水管上要注意做到3点:①播后至3叶1心期不轻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畦面有细裂缝,这样既有利于扎深根,又有利于秧苗早生快发,3叶期后建立浅水层,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②当达到预定穗数时,及时排水搁田,由于直播稻根分布浅,宜多次轻搁,重搁会拉断根系,影响结实;③后期要干湿交替灌溉,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倒伏。
2.2.5 配方施肥。直播稻的施肥规律与移栽稻有所不同,直播稻群体大,本田生育期长,总施肥量要比移栽稻稍多,一般为移栽稻秧田和大田的施肥总量。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施足基肥,促进稻苗早发,多分蘖;施好分蘖肥,促大蘖、壮蘖;中期要少施肥,控制群体生长,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后期酌情补施肥。由于直播稻根系分布浅,宜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补施穗肥和根外追肥。此外,还要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一般施有机肥15 000 kg/hm2、40%BB 肥 375~525 kg/hm2作基肥,3叶1心期追施尿素60~75 kg/hm2,氯化钾60~75 kg/hm2。5~6 叶期追施尿素 60~75 kg/hm2,氯化钾 45~60 kg/hm2。晒田复水后追施尿素 60~75 kg/hm2,氯化钾 60~75 kg/hm2。
2.2.6 科学防治病虫害。6月上、中旬用40%拓胜(异丙威·吡蚜酮)WP 900 g/hm2对水 225 kg,用3WF-960喷雾器机动喷雾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7月上、中旬防治二代稻纵卷叶螟;7月中、下旬防治二代二化螟、二代白背飞虱和纹枯病。防治稻纵卷叶螟用10%垄歌(氟虫双酰胺)SC 450 mL/hm2对水225 kg,采用机动喷雾。防治二代二化螟、二代白背飞虱和纹枯病,用10%氟虫双酰胺SC450~600 mL+1%申嗪霉素 SC 900 mL/hm2,对水750~900 kg/hm2,用机动喷雾器喷雾。在水稻破口前10 d,用24%满穗(噻呋酰胺)EC300mL/hm2+10%闻曲令(井·腊芽)SC 2 250 mL/hm2+40%拓胜(异丙威·吡蚜酮)WP 900 g/hm2对水900 kg,采用3WH-36T机动喷雾器喷雾。在水稻破口期,用25%爱苗(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00 mL/hm2+40%富士1号(稻瘟灵)EC1200g/hm2+美家富450mL/hm2,采用机动喷雾器喷雾。
2.3.1 高产稳产。2014年千人桥点示范种植0.67 hm2,理论测产达11 925 kg/hm2。实际产量达9 240 kg/hm2。杭埠大面积示范种植,农户理论测产达11 760 kg/hm2。该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达474万/hm2,总粒数104.9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3 g。属于穗大粒重的大穗型品种(表2)。
2.3.2 生育期适中。该品种全生育期在该地150 d左右,属早熟晚粳类型。与武运粳7号相当,比安选晚1号略早。6月10日播种,8月31日始穗,播始历期83 d。据大田观察,该品种比太湖糯全生育期短15 d左右。另外,该品种对光照有钝感,具有早播早收的特性。5月12日播种的田块,10月中旬能够收割(表 2)。
表2 安徽省舒城县种植糯稻新品种镇糯19产量与经济性状表现
2.3.3 抗病性。该品种与太湖糯、皖稻68相比,表现出较强的抗稻瘟病能力。在圩畈区稻瘟病表现较重,示范田未出现稻瘟病病株。无论示范田,还是早播大田,该品种未发现条纹叶枯病病株(表2)。
2.3.4 抗逆性。该品种株高105 cm,生长青秀整齐,秸秆粗壮坚硬,表现出较强的抗倒性;早播大田5月12日播种,立秋前后扬花,结实正常(表2)。
2.3.5 米质。该品种属粳性糯稻品种,糯性强,具有特殊香味。
(1)镇糯19是一个大穗型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前期生长势强,后期群体度好,转色快,具有高产、稳产、好种的特性,该品种抗性在安徽省舒城县表现较强。
(2)镇糯19虽然表现出较强的抗高温能力,但播种过早增加防治病虫害的成本,播种过迟,基本营养生长量不足,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因此,建议播种期在5月25日至6月10日之间。
[1]黄云,张尚兴,许琪,等.优质籼型糯稻新品种遵糯优1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11(1):108-109.
[2]贺文畅.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0):240-241.
[3]常熟市作栽站.常熟市水直播稻栽培经验[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04-21(003).
[4]汪贻财,陈德刚,何新宝.高淳县人工水直播稻栽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04-28(003).
[5]张风,姚雄.优质糯稻新品种渝香糯1号特征特性及保优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7):46,49.
[6]陈金安,黄孝湘,匡银近,等.优质糯稻引种与高产栽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57-58.
[7]吴明奎,王金顺,王淑芬,等.晚粳糯稻新品种黄糯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9482,9484.
[8]宋天庆,赵慧珠.云南高海拔粳糯稻新品种凤稻2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3(5):106-107.
[9]邹兴全,张甲,晏承兴,等.糯稻新品种三峡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在三峡库区的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8):72-73.
[10]赵秀哲,王成瑷,赵磊,等.粳型糯稻“通粘9号”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11):148-151.
[11]张风,姚雄.优质糯稻新品种渝香糯1号特征特性及保优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7):46,49.
[12]韩志娟,马英建.地方特色水稻品种莒州黑糯稻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2(3):69-70.
[13]林建荣,宋昕蔚,吴明国.晚粳糯稻春江糯6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2(10):1372-1373.
[14]王新其,邱美良,郭萱昊,等.优质粳型杂交糯稻新组合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2(4):52-55,62.
[15]姚雄,唐永群,李经勇,等.高产香型糯稻新品种渝香糯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种子,2013(6):110-111.
[16]钟干清.籼糯稻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稻麦科技,200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