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化:一站式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2015-12-28 08:32王定宣,易世君,刘中强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全民健身大数据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化:一站式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王定宣1,易世君2,刘中强1,沙滟1,景小平2

(1.四川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646000;2.成都工业学院,四川 成都61173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现有全民健身相关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体系、网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采用交叉研究方法将体育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情报学、经济学等多科学进行交叉融合;以阿里云、百度云和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等为参考模型,设计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建设兼顾一般与个性化需求的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从平台运营、服务创新模式等方面,探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化的最佳范式,为大众提供实时、便捷、准确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化;大数据;泛互联网化范式;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G811.4

收稿日期:2015-04-15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RKX0015);2013年泸州医学院科研

作者简介:王定宣(1975-),男,四川合江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和体育管理学。

Networked public service for 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s: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WANG Ding-Xuan1,YI Si-Jun2, LIU Zhong-Qiang1,SHA Yan1,JING Xiao-Ping2

(1.SichuanMedicalUniversity,Luzhou646000,Sichuan,China; 2.ChengduTechnologicalUniversity,Chengdu611730,Sichuan,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net analysis, w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latform, system and websites related to national fitness resources. With the methods of functional analysis, modeling, explorative study and crossover study, we integrated sports science with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such 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conomics. By taking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Baidu Cloud and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s model reference, we have designed the architecture of national fitness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which can satisfy the general and individual needs of the mass. The construction is an exploration to find the best paradigm for national fitness information service in the aspects of platform oper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and thus provide the mass with real-time,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service.

Key words:national fitness; networked public service; big data; generic internet paradigm; health management

自《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1]明确提出“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以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网络化的趋势与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机遇,演绎着巨大的经济繁荣和便利的现代生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不仅要为群众体育活动提供公共场地、公共指导、公共服务,还需要多部门(组织)参与、协作,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化、网络化。本研究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化进行了特殊视角的研究,提出社会网络化背景下建设一站式的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GIS(地理信息科学)、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等紧密结合,为群众健身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便捷的工具。对推动我国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均等化建设、全民健身事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体育为民、惠民、便民,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活动场馆利用率等方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了国内有关体育公共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等相关著作,以及在中国知网检索从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关于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及平台体系建设的文献资料,采用关键词“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网站”等查询得到文献102篇,其中与本研究相关文献46篇,并进行比较、梳理和分析;同时结合网站浏览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排名前50名网站和体育系统的门户网站,以及通过百度搜索,输入检索词“全民健身”,对我国现有全民健身相关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体系、网站等归纳、整理和分析,为研究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

1.2.2交叉研究法

将体育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情报学、经济管理等多科学进行交叉融合,充分利用这些学科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和经验;以阿里云、百度云和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等为参考模型,设计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分析该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功能(如权威健身信息提供、健身场所信息服务、健身专家指导、移动互联等),为后续平台的功能完善提供基础数据。平台设计建设中探索性地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等应用于挖掘和整合全民健身体育信息资源和服务提供,建设全民健身数据中心,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为全民健身提供决策咨询。

2结果与分析

2.1国内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分析

2.1.1现状

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重点研究了全民健身信息系统的需求、服务现状、对策等[2-6],也有一些地方区域性的全民健身指导网站、平台体系的研究等成果[7-10];近两年来,江苏、福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省市的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已陆续开通运营[11-20],上海“965365全民健身地图”、杭州市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广州市全民健身网“群体通”等可为全民健身爱好者提供健身场地信息;无锡市全民健身网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18]; 湖北体育场馆预定平台“去运动”更是创新推出了APP平台[19];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势头。但随着社会网络化、移动互联的异军突起,当前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已滞后于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发展。

2.1.2存在的问题

将国内现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内容栏目大致分为5个层次:1)政策法规新闻,健身知识(活动);2)健身路径(场馆)介绍、健身电子地图;3)场馆预定,个性化服务(信息推送、定制);4)用户参与互动(社交网络)、终端应用开发(APP、微信等);5)用户健康管理。从我国江苏、福建、湖北、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无锡、重庆、长沙十个省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网站)的访问调查来看,5个层次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10省(市)全民健身公共 服务平台建设栏目情况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1)设置栏目内容方面,较为完善,基本符合大众健身的一般需求,包括政策法规、健身知识(指导)、健身活动等,10个省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中80%包含了这些栏目内容,有90%的推出了健身地图,为大众参与全民健身提供了实惠便捷的途径,但场馆预定功能仅北京和广州开始尝试探索实现,仅占20%;2)服务理念意识方面,体育公共服务的下移意识不够,个性化服务理念和意识尚有提升的空间,未见信息推送、订制等服务;3)社会化、网络化方面,缺乏与先进信息科学技术的合作联系,如社交网络、终端应用等深层次的开发,仅湖北省“去运动”网尝试推出了APP,占10%;4)健康健身服务层次方面,如健康管理、用户健康档案等在国内还是空白。

更为重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类似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健身地图、APP等推出,互联网的爆发、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势必会推进“移动化”进程;加之国内三、四线区域市场,乡镇的“移动化”需求十分迫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实现网络化、移动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还无法改变当前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割据、重复、信息孤岛等局面。

2.2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价值取向

信息资源在中国的广泛宣传源自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经济参考报的一句著名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这对改革之初的中国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信息资源已成为继能源之后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构建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考虑以下3方面的价值取向,以符合信息资源的属性。一是公共性: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健身权益和平等地享有体育健身公共服务的机会,即信息资源在消费和使用中不具有排他性,可以为每个人所享用,是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属性。二是实用性:亦即信息资源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属性,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信息,广大群众的健身运动同样也需要信息作引导为之服务。三是增值性:信息资源本身并不具有增值性,但作为生产要素,在内化为生产者或管理者的知识和智慧后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价值链一次又一次地被附加,使自己增值。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平台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到知识系统等等,都体现出信息资源的自身增值。

2.3社会网络化对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影响

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就是以政府为主、体育类企业和第三部门为辅的多元化供给主体,以公共的需求为导向,借助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和工具,构建体育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平台,对体育公共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21]。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而信息社会在现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网络化,数字化生活逐渐变为人们的生活常态。网络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已经进入全民发展时期,以 Web 服务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原本为科学研究领域的利器渐渐也变成了服务大众的草根应用。这同样为政府提高对公民的服务效率、为体育公共信息服务提供了机遇,便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澳大利亚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在2013年8月发布了《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22],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Glenn Archer表示,“政府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好的政策指导”。而体育健身,能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调节生活情趣,有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生活质量的档次[23]。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也应抓住此机遇,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托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与时俱进的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深刻理解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理念——以需求促供给,从公众需求出发,立足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将服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桌面端转移到移动端,从被动访问转为主动推送,致力于服务平台深层次的开发。

2.4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设

2.4.1平台开发思路与部署

总体来说,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是在研究和分析全国现有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现状,全面把控大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所有需求基础上建设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与交流的平台。并依托互联网的云计算理论、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时下搜索企业惯用“蜘蛛”程序技术等,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平台服务模块;结合信息产业近年来垂直整合的大趋势构建平台功能逻辑架构;逐步实现大数据时代的主流商业模式——以平台为中心的生态体系,探索以“终端”+“应用”+“平台”+“大数据资产”三位加一体的泛互联网化范式。充分利用国内部分省市已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健身地图)资源,搭建基于切换定位技术的全国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实现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网络化、移动化。这是需要多学科领域、多部门(组织)参与和协作,正如文化研究在研究某一文化主题时注重对不同学科的整合,强调的是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互交叉的话语空间”对于文化研究及其各学科发展的积极意义[24]。

2.4.2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平台服务模块

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旨在为大众提供实时、方便、快捷、准确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了解掌握政府部门、体育健身场馆(所)、各类全民健身类网站提供的信息(知识)服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渠道(人工市场调查等)方式,全面收集现有的健身项目需求、场所需求、知识需求等,全面分析把握全民健身的所有信息(比如各类人群需要什么样的健身项目,在什么时间提供什么样的健身项目比较合适,如何为固定人群普及健康知识等)。根据健身相关信息需求的主体(普通公众、健身爱好者、健身商家、政府机构等)构建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数据中心信息模块;并依托互联网的云计算理论、大数据技术、“蜘蛛”程序技术等植入信息抓取模块(如图2)。

图2 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模块

2.4.3垂直整合的平台功能逻辑架构

结合信息产业近年来垂直整合的大趋势,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现有的数据挖掘技术(频繁模式挖掘,关系挖掘,以及相互关系挖掘等多种方法)和数据采集工具(如蜘蛛程序、手动采集等),将采集来的数据分析总结,形成“庞大”的权威数据源,并构建一个有利于数据资源“良性循环”的平台。能够及时采集到信息资源,同时也能够为广大市民、健身专家、管理者等提供共享服务的健身信息数据生存的“绿色生命环境”。给用户提供从存储、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服务的方式包括普通家庭用的PC电脑、电视广告媒体、手机服务等多通道服务。

3讨论

3.1基于切换定位技术的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切换定位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无线定位技术 ,与之相应的位置服务(LBS)受到政府部门及市场的普遍关注,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25,26]。特别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以及手机用户规模逐渐庞大的发展趋势下,手机定位技术的推广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我国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要想逐步实现全覆盖,必定离不开定位技术,通过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的网络化、移动化建立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就如互联网用户查询各城市的天气,拉手、美团等电子商务平台等,用户可以切换选择城市或区域,从网络中获取相应区域的健身信息资源。首先获取用户切换数据包括移动终端 ID 、切换、切换时间, 然后借助全民健身电子地图数据库和切换位置数据库,实现健身的路径导航,这必将成为我国全民健身产业新兴的商业增值服务模式。

基于切换定位技术的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以下优势:1)初期投资小。可利用基础运营商、通信网络设备商已建立的通信基站和网络设施,与之密切合作,将成本降到最低;2)覆盖范围广。原则上只要信号(网络)覆盖区域都可以实现数据采集;3)海量数据。庞大的手机、PC终端用户将成为感知探测大众健身需求分布和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始数据来源,将是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为政府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3.2运营模式

3.2.1平台为中心的生态体系共生共长

互联网的应用导致出现了一类依生于互联网的网络生态行为主体——网上群体[27]。当前社会网络化的趋势使得以平台为中心的网络生态体系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按照“网络信息生态体系”的内涵,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生态体系由健身信息需求主体(信息消费者、商家)——即网上群体、健身相关网络信息资源(健身健康指导信息、场馆信息等)、以及网络信息环境与信息技术等具有复杂联系的各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网上群体(信息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是网络信息生态体系形成的根本动力。信息主体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紧密,信息流动的效率就越高,网络信息生态体系的效能就越高。同时,平台通过网络效应具有优秀的消费者资源和商家资源的吸纳能力和服务能力,使他们能够互惠互利,共生共长,也将使平台生态体系不断向外发育,飞速成长。

由此可见,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平台的网络推广。如果只有少数用户,则平台运营成本高,价值低,平台也就无法持续运营。淘宝在建立初期采用的免费策略,迅速突破了生态发展的临界点,不到两年用户数就超过了700万。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应用和网络推广中首先面临的挑战则是基于区域的应用策略来制定网络推广策略,让区域应用与网络推广有效衔接。可从部分城市个别大众喜爱的健身项目场馆入手,实现并推广场馆资源信息的便捷查询、场馆预定等功能,随着平台的网络应用推广,更多的用户和商家依附到这个平台的生态体系,与其共生共长,整个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生态体系也就不断向外扩张。

3.2.2泛互联网化范式

赵国栋在《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中提出:“未来网络是‘泛在’的网络,人们可以通过任何软件、任何设备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获取网络服务。‘终端’+ ‘应用’+ ‘平台’ +‘大数据资产’,构成‘三位加一体’的泛互联范式[28]。”这是一种具备产业生命力的范式:如苹果的icloud“个人数据中心”、泛互联网化的印象笔记(EverNote)等等,泛互联网化范式将成为积累数据资产、发挥数据资产价值的最佳范式。

对于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泛互联网化范式,可以基于两点假设:第一,人们越来越需要便捷的健身健康个性化服务,而非标准化的应用软件;第二,人们需要的是信息,而非承载信息的设备。范式中的终端,包括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媒体等硬件,也包括一些播放软件、聊天软件等软件终端。平台也应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合作伙伴间利益共享的机制,特别是与健身商家、各省市健身服务平台间的利益共享机制;二是不同共享数据的技术架构。应用则是指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程序。无论是终端、平台还是应用,在使用或者运营过程中,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比如用户的日志、健身健康文档资料、咨询信息等等。这些都被精心地收集起来,形成“大数据资产”。通过数据资产积累,吸引更多的用户,维持平台持续运营,发挥平台最大价值。

3.3服务模式创新蜕变的核心问题

3.3.1信息资源增值服务模式的实现

在人类社会信息化时代,单纯原始信息的获得不再那么困难。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使得人们已经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撷取有用的信息。依赖原始数据量的优势来作为核心竞争力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社会需要一种对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浓缩再加工成为对用户需求最有价值的信息服务[29-30]。

我国全民健身相关的信息资源虽然数量庞大,但目前公开和共享的大部分相关信息资源还停留在原始信息的发布上,如一些场馆资源的介绍、体育运动项目信息等。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挖掘力度还不够,未能实现原始数据的深度加工使数据增值,使得全民健身相关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大众对健身信息需求的快速增长。形成了信息总量膨胀和有用信息资源匾乏相并存的现象,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信息增值开发的目的是为了给公众提供具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政府部门可以借助市场化模式来进行。但是要明确:商业性信息增值开发不单纯为了获取利润,即“可基于商业目的开发政府增值信息,但在牵涉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健康、安全有重大影响、政府具体项目需要的时候需要做出让步甚至完全放弃”[31]。目前,我国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增值服务模式的实现中需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在于其增值服务公益供给机制,应该由谁要提供以及如何提供,也是急切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3.3.2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推送

中国互联网环境具有各网站数据割裂,碎片化十分显著的特征,传统的网站运营方式难以掌控,也不易于有效地传达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全球顶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宣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IBM的一项2012年的研究发现,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 71%使用的信息和分析以创造竞争优势,而在2010年仅有36%[32]。分析的数据越多,越容易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正如电子商务领域正在大量推广基于大数据的营销模式创新:根据用户所处的个性化情景提供个性化服务[33],根据用户购买时间构建集成用户购买推荐模型系统[34];通过对网络用户浏览行为、搜索行为、购买行为的数据分析,挖掘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主动向用户推介产品和服务,做到从大众需求和体验的角度提升服务质量。

在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依托和运用大数据,以定位微分化、个人化的用户为中心,实时、全面地把握用户的需求特征,并以前所未有的智能和柔性程度高效精准推送信息,为网络传播与推广提供策略依据。同时可以通过远程智能监测、远程咨询等方式,有效降低人员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从互联网传播的角度审视,可以有效解决3个关键问题:一是以海量数据存储系统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快速洞察体育爱好者及广大健身人群的网络行为特征和心里特征,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特征行为规律,基于受众兴趣精准推送信息,以达到最具价值和效率的推送效果。二是通过技术手段,让广告版位基于受众兴趣展示广告,不同的受众看到不同的广告,提升广告版位价值。三是基于区域的推送效果与推广策略来制定媒体网络传播策略,使区域推广与网络传播推广有效衔接。

3.3.3基于健康管理的健身咨询服务

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起源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于该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通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在我国出现时间还不到十年。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35-36]。使客户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证据表明: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改善大众健康状况,还可产生经济效益,每1美元花在健康管理上,将有3.24美元被节约[37]。而在中国,以北京市为例,因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患者有300万人,如果通过健康管理,按人均每月医疗费用降低50元的标准计算,则每月节省的药费可达1.5亿元。

目前,虽然健康管理在我国服务对象较窄、公众认知度还不高。但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康管理必定会逐步发展成为一套专门的系统方案和营运业务,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或直接面向个体需求,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而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技术可能是帮助个人管理健康最有希望的途径,并做大规模[38]。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就为健康管理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依托或联合大型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健康咨询专家指导库,提供用户健康档案信息存储,运用信息和移动互联技术促进专家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针对用户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健身处方,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层次,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类步入大健康时代。

4结语

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体育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相融合,搭建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区域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健身地图)资源,基于切换定位技术搭建全国一站式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打破全民健身的时空限制,实现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网络化、移动化。通过信息资源增值、信息推送、用户健康管理等提高服务层次质量;结合社会网络化趋势开发智能终端应用、社交网络等,如APP、微信,为群众健身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便捷的工具。这需要多领域合作,特别是计算机领域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紧密合作;需要多部门(组织)参与和协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与基础运营商、通信网络设备商密切合作,逐步实现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发〔2011〕5号)[Z].2011-02-15.

[2]谢冰林.全民健身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3]李宗述,陈伟,李万来,等.当前全民健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8-11.

[4]魏亚妮,郭波卡,雷红,等.四川省全民健身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31-35.

[5]邱旭东,刘文浩,梁效平,等.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5:134-138,145.

[6]赵雷鸣.全民健身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2: 19-21.

[7]燕国栋. 全民健身网络指导系统的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8]徐明.全民健身活动的四川民间体育[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9]杨华玉,王平.安徽省全民健身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4,6:79-82.

[10]吴向明,袁琼嘉,苏全生,等.四川省全民健身指导网站的建设与开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45-47.

[11]江苏省全民健身网[ED/OL].http://www.jsqmjs.com/.

[12]健康福建-全民健身服务平台[ED/OL].http://www.jkfj.cn/.

[13]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ED/OL].http://www.bjqmjs.com/.

[14]上海市965365全民健身电子地图[ED/OL].http://ddmap.shsports.gov.cn/.

[15]广州市穗全民健身网“群体通”[ED/OL].http://tyt.gzsports.gov.cn/sport/index.html.

[16]杭州市全民健身电子地图服务平台[ED/OL].http://www.hzty.gov.cn:8280/tomapfwl=1.

[17]重庆市全民健身服务平台[ED/OL].http://www.cqsports.org/.

[18]无锡全民健身网[ED/OL].http://sport.wst.cn/.

[19]湖北省“去运动”[ED/OL].http://www.dongqil.com/.

[20]长沙市全民健身路径电子地图[ED/OL].http://113.247.250.208:18080/SPORTSMAP/sysview/main. Jsp.

[21]陈永新.构建我国体育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29-32.

[22]The Australian Public Service Big Data Strategy[EB/OL].http://agict.gov.au/ policy-guides-procurement,2014-01-03.

[23]王广虎,张红坚.弱势群体——全民健身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12-15.

[24]孙淑慧.体育文化研究实现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转轨的意义及挑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2:9-10,35.

[25]Caceres N , Wideberg J P, Benitez F G.Review of traffic data estimations extracted from cellular network[J] .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2008,2(3):179-192.

[26]Bar-Gera H.Evaluation of a cellular phone-based system for measurements of traffic speeds and travel times :a case study from Israel[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 2007, 15(6):380-391.

[27]Wang XQ,Bulter BS,REN YQ,The impact of Membership Overlap on Growth:An Ecological Competition View of Online Groupes[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3,(2):414-431.

[28]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9]程万高.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

[30]IDC.The diverse and explording Digital universe — An Updated Forecaste of Worldwide Information Growth Through 2011.[EB/OL].[2009-03-01] http://www.emc.co m/eollateral/ analyst-reports/diverse-explording-digital-universe.pdf.

[31]黄浚智.运动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研制与应用[D]//扬州大学,2012.

[32] Big Data, Big Opportunities.Benefits Canada, 07037732, Oct2014 Supplement Retirement Trends[J].2014(38):3-11.

[33]Mallat M, Rossi M, Tuunainen K,etal. The Impact of Use Context on Mobile Services Acceptance: The Case of Mobile Ticketing [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9,46(3):190-195.

[34]Adomavicius G, Sankaranarayanan R, Sen S,etal.Incorporat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in Recommender Systems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3(1):103-145.

[35]Managing,distribuiting and prici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intelectual property) [EB/OL].http://www.gov.on.ca/mgs/praphics/managingdis.pdf,2013-08-27.

[36]Cogan, Suzanne.What is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J].Health Management Technology.Vol. 35 Issue 5, p18-18,2014(5).

[37]Min Zhao;Fangchao Liu;Wenhui Liu;Xiaokang Ji;Fuzhong Xue. Health management in China.[J]. Int J Cardiol.2014(1):234.

[38]Predrag Klasnja;Wanda Pratt. Managing health with mobile technology.[J]. interactions.2014(1):66-69.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全民健身大数据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