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

2015-12-27 00:37黄常州李如友范玉翔
关键词:保障体系生态旅游保护区

黄常州,李如友,范玉翔

(盐城工学院 旅游系,江苏 盐城 224051)

江苏沿海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

黄常州,李如友,范玉翔

(盐城工学院 旅游系,江苏 盐城 224051)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之一,缺失了环境教育这一功能,也不能称之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的结合将是未来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是当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提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假设,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教育方式、保障体系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教育方式、保障体系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间接因素;教育方式通过教育设施这个潜变量对教育效果产生间接影响;保障体系通过教育内容这个潜变量对教育效果产生间接影响。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江苏沿海湿地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旅游具有环境友好性、游客体验性以及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性等特征,尤其是环境教育已成为区分生态旅游和非生态旅游的“试金石”[1],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营地。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中环境教育内容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针对性研究,对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系统的内、外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广泛的共识[2]。尽管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基石”[3]之言略显夸张,但确实被证明是“实现自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4]。作为环境协调型的旅游开发方式[5],生态旅游始终将环境教育确定为生态旅游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6]。然而,目前生态旅游发展中环境教育机制的缺失或失调使“生态旅游培养合格的生态旅游者”[7]成为一句空话,若不加以补正或优化,生态旅游必将走上“异化发展”[8]之路。

所幸的是,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Boo E(1991)认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并将其作为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后,许多学者从重要性、内容、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9-13]。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有效性[14]、保障条件[15]及影响因素[16]等。但是,大多研究为一般性描述或探索性分析,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定量研究较为缺乏。在生态旅游概念的理解上,与国外注重对旅游者得教育和文化熏陶不同,国内学界更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享受和冒险体验,所以,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以江苏沿海湿地为例,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的功能转向,探索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作用机制和运行机制,对于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生态旅游是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旅游热点问题。所以,以江苏沿海湿地为例,探索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构方程模型融合了因素分析、路径分析、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等方法的统计技术,目的是探究多个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强度,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17]。

一、模型构建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对丹顶鹤保护区、部分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及专家的调查,初步获取了26个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因素。笔者于2015年5月13日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游客对26个因素的评价。预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收回103份,回收率为85.8%。经过筛选确定17个指标,分别为社区居民的重视、公益组织的努力、宣传册的内容及质量、导游人员的讲解、政府的投入、景区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知识、建筑物亲和度、导游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游客中心与环境的景区协调、相关的法律法规、解说牌的数量、解说牌的摆放地点、交通方式的环保、环保设施的使用、组织管理水平、物种多样性、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程度等(表1)。

表1 调查指标量化标准

为了降低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17个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降维处理。信度分析结果表明,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4,说明问卷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效度分析发现,KMO统计量为0.830,巴特勒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说明调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利用因子分析法降维,以特征值为1的标准提取了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58.619%(表2)。根据因子载荷对4个因子进行命名,分别为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设施、保障体系。其中,教育内容反映的是保护区的组织管理水平、物种多样性、生态文化资源对环境教育的作用;教育方式反映的是通过宣传册的内容和质量、导游人员的讲解与环境知识水平、景区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知识来展示保护区的环境教育程度;教育设施反映的是保护区内建筑物、解说牌、交通方式、环保设施等对环境教育的合理程度;保障体系反映的是当地社区居民、公益组织、政府在环境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程度。

(二)概念模型构建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环境教育影响效果假设性概念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包括5个潜变量和20个观测变量。其中,5个潜变量包含环境教育效果、教育设施、教育内容等3个内生潜变量和教育方式、保障体系这2个外生潜变量,它们之间存在6种相关关系(图1)。

表2 因子分析结果

图 1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三)研究假设

1.教育内容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内容是在人类终生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他们认识、关心环境及有关的问题,获得相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与态度,最终达到负责、有效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内容可概括为知识、技能、态度、意识、参与[18]。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内容由保护区的“组织管理水平”、“物种多样性”及“生态文化资源”等3个观测变量所决定。保护区的内部组织管理水平越高,环境教育效果就越好;保护区内的物种种类越多,生态文化资源越丰富,从而使得保护区的环境教育效果也会越好。因此,本文提出第1个研究假设:

H1: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内容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教育方式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该根据环境教育对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19]。本文所讨论的受众是生态旅游者,所以针对生态旅游者的特点进行教育方式的讨论。本文认为,教育方式通过“宣传册的内容及质量”、“导游人员的讲解”、“景区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知识”、“导游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等4个观测变量获得。保护区宣传册的内容越丰富、质量越好,游客得到的环境教育效果就越好;同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知识越多、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就越强,最终会导致环境教育的效果越好。因此,本文提出第2个研究假设:

H2: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方式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另外,环境教育方式与环境教育设施也有一定的关系。环境设施作为教育方式的载体,向游客展示环境教育内容。因此,本文提出第3个研究假设:

H3: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方式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设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教育设施

环境教育设施是环境教育的辅助品,对于环境教育的开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环境教育设施主要包含两种设施:一是室内设施,二是室外设施。其中,室内设施有游客服务中心、湿地宣教中心、影视播放中心、网站等,室外设施有包括解说牌系统、保护区工作人员、宣传册、自然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教育设施由保护区的“建筑物亲和度”、“游客中心与环境的景观协调”、“解说牌的数量”、“解说牌的摆放地点”、“交通方式的环保性”、“环保设施的使用度”等6个观测变量决定。本文认为,保护区的建筑设施、游客中心与环境越协调,解说牌的数量越多、摆放地点越合理,环境教育效果就越明显;保护区内交通方式越具环保性、环保设施使用越便利,环境教育效果就会越好。因此,本文提出第4个研究假设:

H4: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设施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指可以保障环境教育在保护区正常实施、进行的各种组织和人员,本文的保障体系由“社区居民的重视”、“公益组织的努力”、“政府的投入”、“相关的法律法规”等4个观测变量所决定。当地社区居民对环境越重视,得到公益组织越多支持,政府在环境教育上的投入越多,关于环境教育的法律法规越健全、实施得越到位,则环境教育的效果便越好。因此,本文提出第5个研究假设:

H5:生态旅游环境保障体系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此外,本文认为保障体系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同时,保障体系与教育内容也有一定的联系,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否是通过教育内容所体现的。因此,本文提出第6个研究假设:

H6:生态旅游环境保障体系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内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案例地

本文选择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案例地。选择的原因主要有:(1)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保护对象为湿地珍禽以及赖以生存的海涂湿地生态系统;(2)该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协调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3)该保护区有良好的环境教育设施,是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所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作为江苏沿海湿地研究区具有较强代表性。

(二)数据采集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预调研问卷进行分析、修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并于2015年5月19-20号在保护区进行游客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187份,回收率为93.5%。其中,对有明显偏差和大篇幅没完成的问卷予以作废,得到有效问卷为175份,有效率为87.5%,符合分析要求。

(三)研究方法

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采用模型探索,对概念模型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找出各种可能模型中的优化概念模型。其次,对环境教育效果优化概念模型的拟合性进行检验,以评估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与数据调查是否有差异。最后,对环境教育效果假设模型进行修正。

三、结果分析

(一)模型探索

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设定教育内容→教育效果、保障体系→教育效果、教育方式→教育效果、教育设施→教育效果、教育方式→教育设施和保障体系→教育内容等6个指向为待检验关系,执行模型探索,共产生64个模型,其中最优的11个模型的拟合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探索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模型6为最佳模型,5个 潜变量之间作用路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优化模型

(二)模型拟合性检验

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假设模型进行拟合度 检 验。 分 析 发 现,χ2=242.355,df=164,χ2/df=1.4778,GFI=0.801,RMSEA=0.076,N F I=0.6 5 1,I F I=0.8 5 2,C F I=0.8 4 4,AIC=334.355(表4)。假设模型中,无论是绝对拟合指数还是相对拟合指数都未达到理想值,尤其是RMSEA和NFI这两个值与标准相差甚远。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模型。

(三)模型修正

为了提高模型的拟合性,通过AMOS程序提供的修正指数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进行修正。就统计意义而言,修正指数是指自由度为1时,前后两个估计模型卡方值之间的差异,它是参数是否界定错误的重要标准,如果某一参数修正指数过大,就应将其改为自由参数,以提高模型的拟合度[9]。关于修正指数的大小,学者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本文选择修正指数大于5.0的路径进行修正。

表5列出的修正指数中,最大为“e4↔e21”的路径,但他们所处的观测变量路径与理论模型不符,因此这些参数不能释放。其次是“e14↔e16”这组路径,符合理论模型,增列这组路径后会减少一个自由度,但可以减少卡方值7.541,所以增加这组路径是有意义的。然后是“e8↔e10”这组路径,符合理论模型,增列这组路径后会减少一个自由度,但可以减少卡方值5.969,所以增加这两组路径是有意义的。第四,“B1→C3”的修正指数也比较大,为6.591,但由于“导游人员的讲解”和“解说牌的数量”所属的并非同一观测量,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关系,故不释放这些参数。

表 4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模型拟合度检验

表 5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修正指数

按照每次释放的要求,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得到最后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模型(图3),由表 4可以看出,χ2=188.794,df=162,χ2/df=1.165,GFI增 为 0.829 ,RMSEA 降 至0.045,NFI增为 0.728,IFI增为 0.950,CFI增为0.947,AIC降为284.794。虽然个别数据还有待加强,但总体而言,修正后的假设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更好。

图3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修正模型

(四)模拟结果

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揭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影响程及各潜变量之间相互存在的关系(表6)。

表 6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模型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1)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设施、保障体系与教育效果之间的路径系数的临界比值介于2.666~4.657之间,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各路径系数显著都不为0,因此,该4个因素是影响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2)在影响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的4个因素中,教育内容、教育设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36(t=2.666)、0.29(t=2.769),说明这几个潜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假设H1与H3成立。

(3)在影响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的4个因素中,教育方式、保障体系对教育效果并不是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教育设施和教育内容这两个潜变量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假设H2和H5不成立。教育方式与教育设施之间的路径系数是0.73(t=3.969),保障体系与教育内容之间的路径系数是0.79(t=4.657),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假设H3和H6成立。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模型,对影响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内容与教育效果之间存在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36,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通过组织管理水平、物种多样性和生态文化资源等三个观测变量决定。首先,无论是对保护区本身还是对游客的管理,都要求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加强保护区的组织管理水平。通过保护区管理部门的优质管理,可以加强保护区整体的软实力。比如,制定定期对保护区内的设施进行检测的标准。然后,需要保持并适量增加保护区内的物种多样性及生态文化资源。保护区在稳定这些物种数量的基础上,增加各类物种的数量,特别是濒危物种。因此,要提高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需提高保护区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的改善保护区的自然旅游资源。

(2)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设施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之间存在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其路径系数是0.29,也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由建筑物的亲和力、游客中心与环境的景观协调、解说牌的数量、解说牌的摆放地点、交通方式的环保性、环保设施的使用度等六个观测变量来作为衡量因素。因此,提升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需要合理的规划保护区的设施和充分利用每个设施的功能、发挥它的作用,使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的氛围;游客中心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主动向游客发放宣传册等;并且定期对保护区内的设施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等。

(3)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方式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教育方式需要通过作用于教育设施这个潜变量后,对教育效果产生间接影响。环境教育方式与环境教育设施的路径系数是0.73,教育设施与教育效果的路径系数是0.29,因此,环境教育方式与环境教育效果的路径系数则为0.73*0.29=0.2117。在本文中,教育方式主要受四个因素影响:宣传册的内容及质量、导游人员的讲解、景区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知识、导游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册、保护区工作人员等是属于教育设施这一部分的,而宣传册的内容丰富程度及质量好坏、导游人员的讲解水平、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知识(意识)多少是属于教育方式,但它终究是需要归结于环境教育内容的好坏。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景区的宣传册的内容是否完善、导游讲解是否生动,都需要依靠教育设施(解说牌、人员)来体现。因此,保护区需要扩充保护区的宣传册的内容,设计的封面更加新颖;提高导游讲解能力和生态环境知识及保护意识等。

(4)生态旅游环境保障体系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保障体系是通过教育内容这个中间变量从而影响环境教育效果。保障体系与教育内容的路径系数是0.79,教育内容与教育效果的路径系数是0.36,因此,保障体系与教育效果的路径系数是0.79*0.36=0.2844。保障体系由四个观测变量所影响:社区居民的重视、公益组织的努力、政府的投入、相关的法律法规。社区居民对环境更加重视、公益组织对环境保护更加热衷、政府对环境方面投入的越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通过保护区的组织管理水平、生态文化资源等来体现,从而影响环境教育效果。因为它们如果不是在保护区内提升意识,仅仅是自身有了改变,不是针对某一教育内容,这些都不能直接影响。所以,保障体系必须经过教育内容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此,适当的对当地居民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大国家、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经济、文化支持;完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有效的执行法律法规,就会对保护区的环境教育起着一定的作用。

[1] 李文明,符全胜.我国生态旅游规划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缺失与补正[J].旅游学刊,2009,23(7):9-10.

[2] 黄 勤,王林梅,贺宇路.“十二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规划及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11):52-53.

[3]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1-10.

[4] 汪宇明,张海霞,刘 通.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国家公园模式及其启示[J].旅游研究,2010,2(1):1-6,29.

[5] 牛亚菲,陈 田.旅游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石[J].旅游学刊,2004,19(4):5-6.

[6] Buckley R. A Framework for Eco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1(3): 661-665.

[7] 张建萍,梁莺莺,朱 亮.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4): 108-112.

[8] 李文明,钟永德.我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论坛,2009,2(3):340-342.

[9] Ceballos-Lascurain H. Tourism, ecotourism, and protected areas: The state of nature-based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and guidelines for its development[M]. Iucn, 1996.

[10] Sekercioglu C H. Impacts of birdwatching on human and avian communities[J].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2002,29(03): 282-289.

[11] Weaver, David B, ed. The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M].CABI, 2001.

[12] Ryan C, Hughes K, Chirgwin S. The gaze, spectacle and eco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1): 148-163.

[13] Wen Y, Ximing X. The differences in ecotouris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08, 11(6):567-586.

[14] 胡 玲,诸 江. 生态旅游立法刍议[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03):5-8,28.

[15] 李文明,占 佳,吕腮菊,等. 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机制再造初步研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01): 102-104.

[16] 李文明,钟永德.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06):170-174.

[17] 汪 侠,吴小根,章锦河,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消费券效用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3): 543-554.

[18] 李文明,钟永德.生态旅游环境教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19] 陈 静.基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以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Inf l uencing Factor for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cotourism of Coastal Wetland in Jiangsu Province——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Yancheng Rare Birds Nature Reserve, Jiangsu Province, China

HUANG Chang-zhou, LI Ru-you, FAN Yu-xiang
(Tourism Departmen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Jiangsu, China)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ecotourism, which determines whether it is really ecotourism or not. Therefore, Combination of ec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future research on ecotourism, inf l uence factors for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tourism environment will also included. This paper took the national Yancheng rare birds nature reserve,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s example,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research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 for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cotourism of coastal wetland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are found as follow: (1) education content, education facilities, education method, guarantee system of education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wetland ecotourism; (2) education content and education facilities are the direc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 education method and guarantee system of education are the indirect inf l uencing factors for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 education method has an indirect effect on education through the latent variable of the educational facilities; (5) guarantee system of education has an indirect inf l uence on education through the latent variable of the education content.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iangsu Coastal Wetland

F592

A

1673-9272(2015)05-0070-08

10.14067/j.cnki.1673-9272.2015.05.013

2015-10-1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机制创新研究—以江苏沿海湿地生态旅游为例”(2015SJB762)。作者简介:黄常州,讲师,硕士;E-mail:turbomail@163.com

黄常州,李如友,范玉翔.江苏沿海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9(5): 70-77.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生态旅游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