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旭仙,姜聪聪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浙江 永嘉 325100)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已经学习过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基础。而本人为中高职衔接的学生讲授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时,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着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存在着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普遍现象。如财务管理导论、利润分配政策章节,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其相关知识点不是重点,而在高职授课时,为了使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财务管理思维,这些偏理论性的章节必须进行讲授。而在讲授该章节内容时,若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尤其对章节内容的术语,学生感觉枯燥和厌烦的情绪。曾尝试过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但是发现学生对案例有印象而对理论内容依旧难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2)对学习知识点的要求是会计算即可,而忽视了该知识点在实务中的应用。以杠杠中的财务杠杆知识点为例,学生在中职已经重点学习过财务杠杆的计算,而在高职该知识点又重复出现,学生往往认为该知识点他们已经掌握,自动忽视了该知识点在实务案例中的应用,这与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实务中的应用是高职授课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实现教学目标。
(3)对财务管理知识点的讲解提出不同的要求。主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希望授课老师在重复知识点方面一笔带过,在重要知识点方面能深入拓展延伸,使他们能达到中级会计师的能力层次,甚至希望授课老师以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考试教材为授课教材。而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希望对重复的知识点依旧详细讲解。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平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免打击基础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教材分析、访谈,教学总结和反思等方法,发现其存在的原因主要为。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财务管理课程难易的评价。通过对授课班级145位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发现85位学生觉得财务管理课程很难,占了58.62%的比重,57位学生觉得一般,占的比重为39.31%,而只有3位同学觉得财务管理课程不难,占的比重为2.07%。这相当于学生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置了心理障碍,极大影响了学好该门课程的自信心。另一方面的首因效应表现在认为财务管理课程对数学要求较高。而他们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对财务管理课程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本文以张海林老师主编的《财务管理》中职教材和季光伟老师主编的《财务管理实务》高职教材为例,从初次分析发现较大的区别在于公式的表述上,中职教材公式数量少且以中文来表达,高职教材中公式数量较多,且公式以字母来表示。这样造成他们认为财务务管理课程对数学要求较高的印象。
(2)知识点重复率高。很多学者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中,指出知识点重复率过高,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张海林老师主编的《财务管理》中职教材和季光伟老师主编的《财务管理实务》高职教材为例,通过教材分析(见表1)发现其知识点重复率极高。较高的知识点重复率,使学生失去学习知识的兴趣。而在授课教师又觉得学生对重复知识点掌握得似是而非,增加了教学难度。
表1 中高职《财务管理》教材重复知识点列表
(3)财务管理基础差异较大。在随堂测试和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财务管理的基础差异较大。通过与145位学生的访谈,关于教师授课知识点能掌握多少的回答。能掌握50%的学生有60人,并且提出希望能详细讲解与中职重复的知识点,而85位同学表示基本能掌握上课的内容,其中17位同学提出重复的知识点他们在中职已经掌握的非常好,希望在高职学习相同课程时,老师应以高一层次的能力要求(如中级)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的反思和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以下的问题解决对策。
(1)改变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观念,注重财务管理思维在实务中的应用。在给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学生授课时,改变他们的观念往往在第一堂课。本人采用的方式为教材分析法和案例讲解法。教材分析法主要是结合他们中职财务管理所用教材和高职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在目录标注重复知识点的同时提出与中职学习不同的能力要求,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重复知识点的重视。另一方面,运用案例授课,结合“网中网财务管理”实训平台,运用财务管理思维进行讲解分析,结合“网中网财务管理”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中学习了知识,又强化了对财务管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使学生知道财务管理思维在实务应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思维解决实务问题。
(2)对重复知识点进行能力层次分析,侧重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认为,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的发展规律,为促进学生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重复知识点不等于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只是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对相同知识点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授课教师对重复知识点,需要进行教材,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合理设计教案以实现教学目的。同时中职教材与高职教材在公式表达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中职教材基本上采用的是中文来表达公式,而高职教材基本用字母来表达公式,甚至高职不同的教材,在表达方式上差别也很大,使学生产生了混乱。因此,在授课中,涉及到公式,本人以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教材上的公式为标准向学生讲授。由于高职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公式推导的要求不高,而在公式讲解时,注重公式的讲解技巧和向学生讲授公式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以消除学生公式多而记不住的问题。如在讲解财务分析中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公式时,对公式进行“分子式”和“分母分子式”的归类。并且告诉学生,“分子式”的公式,其分母基本上均得到统一。如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财务指标,其分母均统一为流动负债,而分子就是财务指标的名称。这样,学生只要知道财务指标的名称,就可以知道其公式的表达式并且不容易忘记。
(3)采用“团队学习”的方式及运用网络课程进行辅助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两种方式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团队的学习关键在与团队的组成和团队的考核方式。在实务中,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促使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在平时小组考核方面,采用抢答得多种考核方式,使小组之间形成竞争,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网络课程运用主要在于两大功能的运用,一个功能在于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考核。主要运用网络课程中在线测试和课堂作用模块,以实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另一个功能在于拓展学生学习知识面。主要运用到模块为教学材料模块,在这一模块中,可以提供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视频等学习材料以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最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1]黄弢.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3):10-11.
[2]舒岳.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J].财会通讯,2013(7):46-49.
[3]张惠君.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3(15):256-258.
[4]季光伟.财务管理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张海林.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