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三呈现”课堂研学模式

2015-12-26 17:04陈锋光
师道·教研 2015年11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研究性研学

陈锋光

“三呈现课堂研学模式”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呈现学生研学过程,呈现学生思维过程,呈现老师点拔过程。

一、模式理论依据

著名的国际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把学习分为两种类型: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即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维持性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它重视模仿继承,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学习,着重提高一个人的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高新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围绕某一主题,也可围绕某一专题主动地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甚至形成新的知识。

二、模式内容简介

1. 呈现学生研学过程。老师在“研”的过程中即具有“研学问题设计意识”,用研学问题引导、激发学习对所需掌握的知识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然后把通过自主学习不能掌握的、或困惑点留在课堂上通过合作互助探究,检测自己思维与他人的融合点和碰撞点,从中完善自我研学过程需要掌握的知识。

2. 呈现学生思维过程。经过自主学习后,首先把一些心得经验通过交流、互帮互助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然后经过小组合作研学后,把学生思维过程充分展示,激发学生从中自我进行思维剖析,寻找思维的成功和缺陷。同时教师从中也可发现学生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并适当进行恰当的引导,通过思维的再现或冲突实现研学问题对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作用。

3. 呈现老师点拔过程。这个过程要体现教师 “后教策略”的作用,即在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中,对学生钻研的困惑点与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拔和引导,首先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和方法;新着再对问题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模式操作程序

1. 确定课堂模式。我校不是简单地先用行政手段选择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来建构教学模式再让老师去“套”模式这一做法,而是基于教情和学情从“研学”的三个要素上让老师再去创造性地构建。一节研学课堂根据学科特点,内容的需要,首先把控“三呈现”不同的比例,然后我们再选择必要的环节来构建某一学科课型研学模式。

2. 编写学案。教师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学法的基础上,编写 “预学案”“研学案”,学生在 “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钻研知识和探求方法。教师在交流展示中学生存留的困惑和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

3. 循环实施。从一节课开始,到一个课型,一个科目,形成足够多的经验和心得,然后逐步扩大参与面。具体“循环实证”操作方式是:同一个学习内容,备课组先根据备课情况预设课堂研学方案(或研学案)在一班实施,上完课后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然后备课组根据检测效果做第一次研修,重新修订研学方案,接着在二班再实施、再检测、再进行第二次研修,再修订研学方案……最后比较各班检测成绩是否递进式增长。后面的操作过程如此循环。

4. 检测评价。以一次信度、效度较高的学业测试(如期末考试)作为学业成绩基础;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获取与学业成绩有关的其他情况,如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是否感兴趣,上课能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多否,学好这门学科是否有信心等等。一次“循环实证”后马上实施检测这堂课的授课内容,并以成绩的动态变化来分析效果。

四、模式特色、创新

1. 在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之间寻找转换方法。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我们将教学中的一部分知识转变为需要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获取,即变接受性学习为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的方法来推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2. 让积极主动思维成为学习的主要要素。比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学生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因而,我校的“研学后教”课改把“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放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鼓励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大胆的思考,重视思维呈现的过程中呈现他们的疑惑,得到有价值的、富有创造性的生成的问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绝对容忍他们提出错误问题。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研究性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让游戏“畅游”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反复确定 使研学问题显出实效性
利用“研学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