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如何走进国有博物馆?

2015-12-26 13:38赵阳
收藏·拍卖 2015年11期
关键词:收藏家藏家藏品

赵阳

盛世收藏。全民收藏热已成中国社会常态。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一波三折,整体盘整,泡沫与破灭,民间收藏反而向着求知、教育、陶冶情操的方向在夯实基础。不少民间收藏家已经形成了专题藏品、学术研究与文献梳理的基本脉络。于是,进一步获得专业肯定(鉴定,展览,出版,传播,分享)就成了他们的梦想。能够开设独立博物馆的毕竟是少数,能够在具有公信力的国有博物馆做展,已经是民间收藏家的心中梦想。

尽管国有博物馆不乏专业的鉴定能力,至少不乏专业鉴定专家的组织号召力,但社会普遍认为,这些“国家队”以往多缺乏与民间收藏互动的动力。至少做得远远不够。

然而热潮涌动的民间收藏,亟需专业规范与专业引导管理。央视报道,民间博物馆存在赝品的问题。2015年10月,西安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蔡阳向媒体透露,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首次引入的私人博物馆藏品展不少为赝品,引发社会关注,博物馆引进民间收藏,如果没有专业的管理流程,极容易给赝品以存身,同时也容易滋生权力寻租。

民间收藏要发力,国有博物馆却不愿“自降身段”,引进民间展览又容易引发“是非”,第三方媒体记者又缺乏专业能力把握没有专家身份的民间收藏家。这个局如何破解?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小大之辨”与价值权重转变指日可待。游戏规则要发生本质转变的时代,博物馆们又准备好了吗?

观念正在转变中

国有博物馆的观念在悄然转变。从藏品保护者“天然应该存在”的国家守护人,到文化的教育传播平台,这个观念的转变,促成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国家财政通过对博物馆每年的运营的评估,进行拨款,彻底改变了博物馆的姿势。博物馆们变得生动、亲民,也开始使用各种贴近大众和年轻人的手段。

例如,首都博物馆在官网上开设了“民间收藏/私人藏品栏目”,正面介绍北京的民间收藏家与私人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院院长吴志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福建博物院通过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搭建“纸上博物馆、空中博物馆、网上博物馆”,打破了“博物馆之墙”,“走在福州街头,随意坐上辆出租车或公交车,就能听到FM100.7《空中博物馆》的节目”;2014年,顺德区博物馆酝酿文物托管办法,对达到入藏条件的私人藏品提供免费保管;博物馆开始做社会服务,国有博物馆引进民间收藏展览也逐年增加。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钟凤文介绍说,以前全国博物馆引进民间收藏展也有,但是总体上比较零星。(见表)

国有博物馆引进民间收藏展,是上级主管单位的统举措吗?绍兴博物馆馆长助理沈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这点,根据《博物馆条例》,国家在战略层面上有个指导性的框架,具体怎么做,每个博物馆的情况与动力是不同的。

10月,记者拜访绍兴博物馆,那里正在展出《妙相真如:刘永、许理松历代金铜佛像收藏展》。刘永(即刘雍)早期金铜造像的分量在行内早有著称,能在绍兴博物馆展出,令人惊喜。沈萍介绍,绍兴博物馆对民间收藏的感情直很亲切。2010年7月15日,绍兴博物馆落成开放,由于时间紧,限于自己的藏品不够,于是向国家级展、省级馆、兄弟馆,乃至藏家商借藏品。当时的开馆展览《大越遗珍——纪念绍兴建城2500年大型文物展》,20%左右的展品就是由个人藏家提供。

实际上,国家博物馆与民间私人藏家之间本来就是水乳交融。博物馆的藏品很多都是私人藏家捐赠或提供的,私人藏品历史地形成了现在国有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结构。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曾说,上博具有等级藏品12余万件、参考品80多万件,这些收藏品的九成以上是1949年以后从民间征集的,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海内外收藏家及其后裔所捐赠的。从中可见民间收藏与国有博物馆的渊源。

沈一萍介绍说,要把当地区域文化的东西揭示出来,弘扬出来,这是各地博物馆的责任。这两年,民间收藏文物进博物馆特别踊跃,她把这样的合作归结为这几年博物馆观念的进步。

浙江博物馆领导风气之先

与全国各地博物馆零星引进民间收藏展览的局面相比,浙江省博物馆走在前列,把引进民间收藏展览作为博物馆战略,系统地为民间收藏提供了一个专题舞台。负责具体运营的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钟凤文对13个民间收藏展如数家珍,“我们已经确定明年1月的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特展系列展,这已经是14个了。”这个数字显示出浙博的独特价值观与气质。钟凤文也对记者坦承,这也有一个认识与决策的过程。

早在2004年,浙江省博物馆参与全省义务巡回鉴宝活动,连续做了两年,涉及了浙江各地市县。“活动中我们看到民间好的东西,都有心地留下了联系方式和记录。”2006年,《瓷典——徐龙集团珍藏历代名瓷展》(浙江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系列首展)拉开大幕,这个展览从徐其明的收藏开始,2011年,徐其明水到渠成地成为第一个在国家博物馆办私展的民间收藏家。国家博物馆从3月26日开始为期年的“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展出的136件(组)文物中,有近100件(组)出自徐其明私人的珍藏,其中70%是国家一级文物,90%以上从国外拍卖会上竞得,所展示的藏品均为历代鼎盛时期的宫廷瓷器瑰宝,代表中国瓷器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也不由感慨,国博的这次展出称得上是次盛举,“(这次展出的)一流的陶瓷艺术珍品,件件精美,堪称绝佳。这是民间藏家给首都人民送来的厚礼。此次展览每天限量参观券发放从8000张提至12000张,即便如此仍需提前一天预约。不过往往在预约开启后不到2小时,所有参观券就被预领一空。钟凤文感慨:“展览的档次取决于藏品,档次还得依靠大藏家!”

真正的转折点是2010年9月浙江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系列第三展“玉蕤——浙江慈溪许氏藏皇宋修内司暨古代玉器珍品展”。从这个展览开始专注于引进运营民间收藏展事业的钟凤文说,收藏家许国文的玉器展在浙博很小的展厅展出,却引起极大轰动,观众一个月超20万,观展纪录至今未被打破。出版的画册影响也很大,许多境外的藏家都慕名来要书。正是此前的积累,加上这次展览的影响力,让浙博领导层更进一步看到了引进民间收藏的意义,就是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给社会,同时使藏家的藏品与社会需求达到文化共享的效果,两者之间,后者更重要。而前者也可以通过同行借展解决。

在国有博物馆引进民间收藏的实际操作中,的确存在基层博物馆展览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钟凤文说,“关键看你的动机是什么”。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说:“现在民间收藏的特点是人数多、门类广、质量高,让珍贵的民间藏品走进博物馆,不但是对民间收藏家的鼓励和肯定,也可以让公众共享这些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鉴定成为引进民间展览之痛

引进民间收藏展览,国有博物馆并非没有愿望,但一涉及展览专题的选择,展品的遴选、甄别、鉴定,就会陷入一种习惯性的茫然,因此首先,国有博物馆要有充分的动机与意愿,以诚恳的平等心态去对待民间收藏。沈一萍认为,绍兴博物馆藏品有限,但是绍兴当地收藏蔚然成风,民间富裕,有分量的藏家不少。沈萍说:“不少藏家的东西比我们馆里的好。”

其次,博物馆内的鉴定专家,不乏理论实践俱佳的专才通才,但是一般层面上的专家,还是以理论研究、考古研究为主,未必具备市场经验,对具体的藏品的把握,对新出现的造假妖术,未必能够把握;所以如果光 靠个别人的鉴定,光靠本博物馆的鉴定力量,未必能长久地唱好国有博物馆引进民间收藏这出戏,很多博物馆忧谗畏讥,怕惹民间收藏这个是非,也不是全无道理。众所周知,民间收藏本身十分复杂,鱼龙混杂,很多民间收藏家,民间博物馆赝品充斥,说说多少东西,其实一屋子都是假货,另外,由于古物收藏鉴定是以目测为主,考订为辅的技能,无法转换为可重复、可数据化的科学系统化依据,同时行内人对物件的把握,无法以大众能理解的途径翻译给旁观者与一般社会,这更增加了赝品当事人扯皮纠缠的能力,给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形成了极大的混乱与困扰。

国有博物馆也出过由于民间收藏捐赠、民间藏品收购、民间收藏展览中诸多的赝品事件,收藏界俨然变成一潭外界无法轻易分辨的浑水。这个时候,每个国有博物馆选择的路径是不同的。除了有意愿,还要有制度建设与方法论。

在这方面,步子极大的浙博是怎么做的呢,浙江博物馆研究员钟凤文坦言,他自己以前就是国营文物商店的收购员,后为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本身是鉴定专家,他说,选择展品,通过看照片,在实地大致鉴赏一下,进行判断,“对于有价值的专题展品,我们一般组织3人鉴定小组,成员全是浙江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而且必须是针对该专题该门类方向的专家,现场填写信息单子。由于本身是行内人,所以信息来源也十分可靠、丰富与专业。避免了不少无用功。

绍兴博物馆馆长助理沈萍也认为国有博物馆引进私人展览定要慎重,核心是真伪问题。早在2012年5月,绍兴博物馆就引进了一个民间木雕造像收藏展,藏家是雅昌收藏论坛的版主吴小刚。沈萍补充说,“就是网名叫家常豆腐777的,他是绍兴人,在吴江发展,在当地盖了一个木雕博物馆”。

她介绍说,在引进吴小刚展览时,当时绍兴博物馆组织了博物馆的鉴定委员会,看了实物,觉得不错,才形成决策的;刘雍的金铜造像展,在本人提出后,博物馆方面也极为慎重,专门请了专家把关。“2012年元旦我们与中国青铜专业委员会一起做了会稽铜镜展,因为90%的铜镜都是私人藏品,但是由孔祥星先生牵头把关。形成了专业的鉴定把握,”沈一萍最后说,“国有博物馆是有点忌讳为私人藏家做展览,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觉得不能影响博物馆发展,发展比担心重要。”

在国有博物馆中,有一个特殊的例子,那就是韩天衡美术馆。由于艺术总监韩天衡公子韩回之本身是多年的收藏行家,在业内颇具知名度。他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崇古、恋古、迷古的氛围中。1999年,他去日本学习书法,师从日本书道家高木圣雨。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当时的日本处处能够找到中国文物,这对于喜爱古董的他来说,不啻于是进了一个宝库。他与父亲商量,开始在日本凭借自己的眼光买东西。所以韩天衡美术馆,成为了国有博物馆与民间收藏家之间的一道天然的桥梁,因为韩回之本身就是民间收藏家。

民间与国有并没有天然的鸿沟

在观念嬗变、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今天,并没有不可打破的鸿沟。民间的高手越来越多地在专业杂志、大众媒体上亮相;从而获得了以前唯缺乏的身份;民间收藏在与国有博物馆争夺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从而在若干领域,获得了与国有博物馆媲美乃至超越的可能,不容小视;博物馆的专家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一旦要参与藏品的市场行为,要了解现实的收藏生态,则必然从网络和民间,从行业内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与实践积累。

观念嬗变,鸿沟打破。韩天衡美术馆,这个具有民间收藏气质的国有美术馆样本,就具备了格外关注的必要。2013年,韩天衡家族向国家捐献1136件文物和艺术品,在上海嘉定建立起韩天衡美术馆。其中包括唐人写经、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吴昌硕等古代名家的书画印以及文房共700余件,以及自己创作的书、画、印290件。

“韩天衡美术馆有其特殊性”,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韩回之对记者介绍说:“韩天衡美术馆是由韩天衡家族四人(韩天衡夫妇加子女)名义全家一起捐赠的,韩天衡美术馆是一家具有博物馆特性的美术馆,与其他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博物馆不同,也与其他的公私博物馆不同,四位捐赠人都健在,并参与美术馆的管理,是一个有活力的美术馆,捐赠人本身对美术馆有指导性。”

韩天衡美术馆执行馆长、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秘书长朱晓东曾经向媒体介绍,韩天衡美术馆是由政府投资建造的公共文化设施,用韩先生名字命名。作为事业单位,在财政投入上存在一定的限制。上海嘉定区宣传部副部长朱健介绍,嘉定区政府对韩天衡美术馆的投入过亿元,馆内管理人员全部由区政府招聘。

由此,韩氏家族作为捐赠人,并不天然以家族进行运营,而是在政府委派的管理结构中,参与管理,韩天衡夫人担任美术馆的名誉馆长,韩回之目前担任艺术总监,韩天衡女儿任信息部主任。韩天衡先生本身在美术馆没有职务。但是韩老师的学术造诣,在艺术上的指导能力毋庸置疑。

在展览选题的把握上,韩老师起了主导作用,2013年12月韩馆举行了首次民间收藏专题展“澄怀观道——历代文人香事文物特展”,引起了轰动。韩回之认为:“香具展,包括12月马上要举办的武备展,看起来都是比较小众的收藏品类,在文物艺术品中不算主流,大的博物馆未必正视,但是在社会上比较热门。比如‘澄怀观道——历代文人香事文物特展,如果不是韩馆展览,藏家很难在国有博物馆系统中展出,”但是他也接着说:“香具展是当时行业内做的第一个香具收藏展,之后天津博物馆、山东博物馆也做了类似的展览”。这体现了韩回之强调的“引领”作用。

大博物馆策展有更多选择余地,也有更多的传播效果方面的考量。作为韩馆,做自己熟悉、专业的领域,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价值。如“澄怀观道——历代文人香事文物特展”令人惊艳之处在于,他与其他博物馆展出某1-2个收藏家的专题展览不同,韩馆是提炼了一个主题,整合了行业内多个藏家私人收藏的一次集体亮相。充分体现了韩馆对民间收藏资源举重若轻的熟悉把握程度。

从级别上看,韩天衡美术馆虽然是区级博物馆。相比其他国有大博物馆,目前影响力还是比较低。但是,馆之大小,不全在库存、学术研究,更需要打通民间收藏与国有展览传播学术资源的隔阂,引领时代,把握社会之势,引导民间收藏的走向。“我们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激发一些热点,或者潜在的热点,我们就去做这个事情,”韩回之说。

据统计《妙相真如:刘永、许理松历代金铜佛像收藏展》观展人数,从10月10日到10月21日为20202人次。不仅有本地观众,也有很多外地观众,湖北、湖南、北京的收藏家也打来电话,很多因为路远未能赶到的观众希望延期。收藏圈内部微信互相转发点赞与评价的更是热闹非凡。

引入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浙博钟凤文也介绍了一个有趣的事情,“玉蕤——浙江慈溪许氏藏皇宋修内司暨古代玉器珍品展”期限,刚刚布展时只上了80多件,后来增加到110件左右,“我们馆长看了,说,好东西,尽量多放点,后来又放了点”,温州博物馆看了展览,要邀请去温州展览,温州展出的时候,福建博物院院长看了又要引进,后来也引进了,“在福建博物院展出的时候,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正好被邀请为包括玉器展在内的三个展览开幕式剪彩,剪彩前他先去看了玉器展,看得很过瘾。”

这些都说明,公众热切地想获得精神文化的产品服务。我们提供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同时作为行业内部,对物件的精彩程度的判断,是有看不见的标准的,所以,国有博物馆引进民间收藏展览,不是做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同时,通过整合行业内的鉴定资源,建立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流程,也是可能的。

钟凤文说:“我们在引进民间收藏展览上具有选择性,一年展出的类别尽量具有多样性,今年做了瓷器,明年就不做瓷器,范围以浙江为主,但是来源来自两岸三地,2012年3月我们做《古镜今照——中国铜镜研究会成员藏品集粹展》,当时全国各地的好镜子多集中到这里,初选500多件,筛选300件组,相当轰动,因为量大,用了两个展厅做。有的文物工作者搞了三四十年研究了,没看一次性集中看到这么好的东西,考古的时候见了很多都是破碎的,现在看见的是收藏物件,件件品相精美,头模制作,那个精彩程度,如果没有博物馆的组织展览,这样的现场学习机会就失去了。”

对于记者提出的引进民间展览是否有费用,与馆内是否有激励机制的问题,浙博钟凤文说,民间展览不收费,但是配套出书,藏家出费用,场地制作包括开幕式,都不收费,制作是博物馆出的钱。绍兴博物馆沈一萍说,好的展览是要引进的,如果展览东西好,贴钱也做,如果展品不合要求,给再多的钱也不做;韩天衡美术馆韩回之说,引进民间收藏展是免费的,保险费还是贴的。

其实,民间收藏,内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秩序,大家藏品说话,缺的只是好的平台,由于诸如公信力博物馆与媒体资源等都是垄断资源,所以才形成了一种矛盾。

好的机制可以帮助行业协调,融合这些矛盾。据统计,韩天衡美术馆开馆8个月内,观众已近5万人次。举办了5个临时展览,16个艺术讲座,出版了《藏品选》和《韩天衡艺术文选》。此外,韩先生还向美术馆捐赠了14000多册艺术图书。这体现了国有体制下具备非官方色彩的艺术力量的活力。

钟凤文最后说:“浙江省文物系统,打酱油的丑闻不多,专家们大多守得住,不为钱做违心的事情。”这是好的机制以外的另一个层面的思考。

猜你喜欢
收藏家藏家藏品
表情包收藏家交流会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收藏家星星狐
小小收藏家
罗妍妍藏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