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扫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月24日至2月27日在内罗毕召开了会议,会议对气候变化的评估模式作了一些细微的调整。此次变化旨在吸引更多科学家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作为该组织的管理机构参与议事。但基本的气候框架仍将是每五年或者七年发布一次,此外,还会定期发布两到三个特定主题的专题报告。IPCC的第五次和最近一次气候评估报告都是在去年完成的,两次报告的结论同为:“极有可能”,人类要为最近的全球变暖负上大多数责任。
保护区比如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能够为野生动物们提供一个避难所。但一项新的研究指出,这些保护区大多存在不安全的光污染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时候即使在夜晚,天空也不再黑暗。灯光对人类不可或缺,但也成为了野生动物的潜在威胁,这些人造光会破坏动物的自然生殖周期,扰乱物种迁徙,并增加捕食风险。为了评估野生动物遭受光污染的影响程度,研究者分析了1992到2010年间国防气象卫星在夜晚捕捉到的地球卫星图片,每个像素代表约3平方公里,基于照明度,将等级分为0(完全黑暗)到63(灯火通明),研究报告发表在2月的《保护生物学》上。据卫星图像显示,全球约有86%的地区属于相对黑暗区域,但整个黑暗地区的比例在下降;一般情况下,保护区比未受保护地区的照明度低,但1992-2010年间的图像显示保护区的亮度也在逐年增加;在欧洲、亚洲以及美国南部和中部,多达42%的保护区夜间照明度明显上升;而在欧洲(24%)和北美(17%),更有相当比例的保护区几乎全年都经历着高强度的夜间照明。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研究者们呼吁:必须减少现有的避难所周边的照明程度,缩小照明范围,从而尊重动物自然属性并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你知道树懒有多慢吗?他们几乎称得上是地球上最慢的哺乳动物了。树懒一整天的移动距离就只有几码(1码=0.9144米);一天24小时里有多达20小时都在睡觉;他们的新陈代谢慢到一周只需要排便一次。树懒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只能靠前肢的力量来拖动身体前行。树懒的骨架非常有利于他们躺在或者倒挂在树上,于是他们的吃、睡、出生甚至交配都是在树上进行的。不过呆在树上是树懒最好的选择了,因为他们的丑陋长相如果出现在地面上,很容易受到汽车、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攻击。
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发了对联合国气候协议的贡献计划,也就是在今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即将宣布的减碳指标:到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40%。欧盟的气候计划旨在加快低碳电力的部署、提高跨境电力连接和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詹妮弗·摩根说,“欧盟可以设定一个更高的减排目标,因为研究显示,欧洲完全可以通过削减一半的天然气进口和进行可再生能源投资而实现49%的减排。对于节约成本、创造绿色就业机会和保护环境,欧盟绝对尚有余力。”
科学家们使用理想化的气候模型模拟研究了大规模森林砍伐对季风地区降水量的远程和局部效应,他们发现,与局部效应相比,远程效应对季风地区的降水量有更大的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导致北半球的东亚、北美、北非和南亚的季风区域降水量显著减少,同时却增加了南半球的南非、南美与澳大利亚的季风区域的降水量。其中,南亚季风区域受到的影响最大,整个印度的降水量下降了18%。这些结果可能对于评估作为气候变化缓解策略的造林和恢复森林的净收益有重要意义。
编译/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