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甲芳
(济南市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014)
黄台桥水文站是小清河干流控制站,控制流域面积321 km2,在城市防洪调度和水资源管理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黄台桥站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黄台桥站1950—2015年66年的月、年降水量资料,把这66年资料10年为一间隔、顺时序分为7个时段,分别进行了各时段年降水量平均值计算和丰枯年统计;按照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 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把66年资料进行了划分,分时段做了季降水量平均值计算;还有各时段12个月月降水量平均值的计算,并将所得各时段月、季、年降水量平均值与对应的多年平均值进行分析。
经过对黄台桥站各时段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比较以及丰枯年的频率统计,得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降水量比较丰富,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6 mm左右,偏多约4.0%,丰水年、偏丰水年出现较多;进入80年代降水量出现衰减,丰水年很少出现,枯水年增多,90年代降水量回升,偏丰水年增加,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69.4 mm,偏多10.2%;进入21世纪,降水量有所回落,但依然出现了2年丰水年和3年偏丰水年,平均降水量高出多年平均值28.6 mm,偏多4.2%;2010—2015年进入少雨期,降水量均值低于多年平均值54.9 mm,偏少8.1%。
从黄台桥站各年降水量变化可以看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丰枯水年交替出现,连续丰水年或枯水年较少出现,仅有2003—2004年是连续丰水年,连续枯水年没有出现;连续偏丰或偏枯较常出现:1953—1954年、1973—1974年、1993—1994年是连续偏丰水年,1966—1967年、1982—1983 年、1984—1985、2000—2001 连续偏枯水年。平水年相伴偏丰水年或偏枯水年会出现持续期较长的情况:如:1957—1960年、1982—1985年、1994—1998年、2005—2013年。
黄台桥站春季降水量相对较少,春季多年平均降水量100.5 mm,占全年降水量的14.1%。春季降水量在20世纪50~70年代呈现逐阶段下降的趋势,80年代开始又逐阶段上升,到21世纪00年代达到顶峰,10年代开始回落。
黄台桥站夏季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季平均降水量470.7 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8%。20世纪50~70年代夏季降水量顺时序递增,80年代降水量降到最低,90年代季降水量均值为最高。2005—2015年夏季降水量,多数低于多年平均值水平,这也是导致年降水量减少的直接原因。
黄台桥站秋季是全年降水量较少的季节,与春季降水量相当,略高于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6.8%,各时段秋季降水量呈现由平到降又到先升后降的波动态势。20世纪50~70年代波动不大,80年代较枯,90年代21世纪初回升与多年秋季平均值相当的平稳期,近6年降到最低。
黄台桥站冬季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季平均降水量23.9 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3%。20世纪70年代冬季降水量较丰,其余年代较枯,其中20世纪90年代最枯,几乎10年都低于多年平均值。21世纪初,冬季降水相对较丰,2002—2008年连续7年又陷于连续枯水期,2009—2013年冬季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值高点。
黄台桥站的汛期为6~9月,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4%,其中7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29.9%,8月份次之,占全年降水量的23.7%,年际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5~9月各月,最大降水量与最小降水量相差190.2 mm以上,其中8月份相差最大为546.7 mm,4月、10月、11月年际变幅次之,最大也在110 mm以上。1月、2月、12月由于降水量偏小,年际变化较小,最大降水量与最小降水量相差30 mm左右。
表1列出了各年代月平均降水量及占年降水量比例,可以看出,各年代降水量月分配变化较大,各月降水量呈现不同的增减趋势,与多年平均相比,2010—2015这6年呈明显增加态势的有:2月、5月、8月、11月,呈现明显减少态势的有:3月、6月、7月、10月,变化幅度较小的有:1月、4月、9月、12月。
表1 各时段月平均降水量及占年降水量比例 mm
1)黄台桥水文站年降水量在20世纪50~70年代整体平均水平稳定,变化不大,8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年降水量平均水平起伏较大,90年代到21世纪年降水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尤其是近6年来降水量均值低于多年平均值54.9 mm,流域进入少雨期。
2)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发生了明显改变。21世纪后夏季、秋季、冬季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春季是丰枯交替状态;各年代各月降水量呈现不同的增减趋势。2010—2015年近6年的表现是:2月、5月、8月、11月等4个月呈现明显的增加态势,3月、6月、7月、10月等4个月呈现明显的减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