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青
(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福州350003)
教育管理信息化未来变革之路探索
林冬青
(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福州350003)
未来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将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全面应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决策和教育评估等领域实现移动化、无纸化、个性化和数据化,推动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的根本转变。
教育管理;信息化;未来之路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打破分散式、孤立化的建设模式,分阶段推进区域教育云的建设,数据中心实现虚拟化和动态管理,全面完成国家级信息系统的部署和应用,省级建设的系统实现省、市、县和学校四级同步使用。找到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分析和利用的金钥匙,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教育评估和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经过持续投入建设,已经从原有的烟囱式项目模式改造为灵活的云架构,根据应用系统的需求,随时进行资源池扩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一次性投资建设,因应用系统较少造成的资源浪费。
1.整体架构
打造省级教育云基础支撑环境,为云应用提供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条件。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省域教育云整体架构
(1)云基础设施
云基础设施主要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本的计算资源,包含中心机房、计算与存储资源池、网络系统、网络安全系统以及数据的备份系统建设。
(2)云操作系统
云操作系统支持云化应用的弹性部署环境,采用了主流分布式计算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和存储系统,保障稳定高效地向用户提供信息化服务。
(3)业务支撑平台
主要承担数据集成与整合、用户的统一身份管理与认证、基于虚拟社区的交互与协同环境支撑、大规模的内容管理与服务、上层应用的接口服务和管理支撑、第三方应用的构建和部署、为移动智能终端访问提供支持等。
(4)运维支撑平台
提供运维监控、资源池管理等运维支撑,提供给运维人员使用的智能管控工具,成为教育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5)教育云服务中心
包括云基础服务和教育资源交互服务,向下通过接口调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和云存储设备,向上为上层应用提供教育资源服务接口,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读写和管控。
(6)教育管理应用中心
在满足国家、省、市、县、学校的管理业务需求的同时,通过云基础平台实现应用之间的数据、流程、服务关联,既满足不同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又实现各级教育机构之间的协同。
(7)信息门户
面向不同用户提供的统一服务窗口,引导不同用户通过注册等方式参与到云服务体系中。系统所相关的省、市、县、学校等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各类用户都通过信息门户使用各项服务功能。
2.基础设施
(1)计算资源
图2 云计算资源池扩容建设
经过3期扩容建设,现有计算资源池整体主频数1172GHz,内存总数11TB,可容纳500-700台应用虚拟机部署使用。
(2)存储资源
图3 存储资源池扩容建设
现有存储资源池包含3套存储阵列,实现统一的存储管理与存储划分,存储总容量127TB,其中光纤磁盘容量达到50TB,还配置高性能的SSD固态硬盘,通过自动分层技术提高存储的性能。
(3)网络环境
内部网络增加2套24口brocade光纤交换机,24口全激活,与原有的HP光纤交换机进行级联,将外网光纤交换机扩容至48口,新增2台IBM V7000U NAS网关服务器,提供NAS服务。
在外网接入方面,数据中心全面完成多网络千兆光纤接入,配备了智能域名管理设备,电信、联通、移动、国家和省教育网实现网络互联之后,进行业务应用系统优化配置,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运营商、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互通,用户之间可共享和平滑使用网络服务与资源。
(4)安全环境
依据国家等级保护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利用密码、代码验证、可信接入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对信息系统的全面防护,保证安全防护能力达到《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第三级的相关技术和管理要求。整个体系模型如图5所示。
图4 数据中心多网络连接
图5 安全保障体系模型
3.云服务方式
建立区域教育云服务模式,从服务对象出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管理层——更低管理成本和更高效的管理方式;
技术人员——更简单的技术和更好的服务;
教师和学生——更便捷的访问和更多的资源;
家长——更直接的关注和更方便的交流;
社会——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更优的教学质量。
区域教育云服务项目除表1之外,还包括软硬件结合的四级使用的视频会议系统,143项公共服务的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推进了办文、办会和办事的信息化;留学、教辅材料征订、科技项目、教育督导评估等应用系统也投入使用,不仅完成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任务,形成教育管理新方法和新模式。
图6 教育云服务整体架构图
表1 福建省部分教育云服务概况表
数据是丰富应用的前提,应用是获取数据的基础,数据是决策科学化的保障。[1]截至目前,学籍系统中全省中小学生共435.6万人,比照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误差率仅为0.2%。在数据库导入阶段,已梳理了省内随迁学生、借读生、转学生等变动性强的学生信息,在第一时间解决了双重学籍、低龄入学,巨大班额等以往难以监控和处理的问题。
(1)教育决策。通过取得班额、随迁子女、留守学生等方面数据,加强管理,制定相关教育政策;通过系统开展农村小学、教学点走读生单程步行上学时间的专项调查统计,出台了规范农村学校撤点并校行为的政策性文件;根据网上转学数据,掌握跨省、跨市、跨县转学等情况;通过对全省城乡低保家庭高中学生的统计,保证了国家助学金准确发放。及时核办辍学等学籍异动,将学生的年辍学率控制在小学0.6%以下、初中1.8%以下。
(2)教材发放。利用核准学籍数据,在教材征订工作上,各县(市、区)教育局依据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数及当地新华书店提供免费教科书签领单,审核免费教科书收货总量和码洋,审核通过后,采用免费教科书核算系统自动生成并打印免费教科书签收汇总单,做到免费教科书发放和资金结算精确到人。
(3)招生考试。依托自建系统设立模块,分年度采集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学业基础会考)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获奖情况及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特点的描述性评语,到高三毕业时自动汇总形成《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表》电子档案,以图像格式提供给省考试院,作为高等院校录取新生的必要参考。
(4)建设规划。将学籍系统对接校舍系统,以校为单位,对照基本办学标准和实际需要,在分析确定每所薄弱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缺口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每所学校实际的改造方案。通过整合现有办学资源、调整校舍使用功能等方式开展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优先满足基本教学需要,避免大拆大建,对确需保留的教学点,因地制宜地核实其办学需求,防止和减少遗漏和“盲区”。
(5)数据共享。现在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任务繁杂,工作量增大、工作难度增加,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周期变化,建成了学生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后半年后,使用的高校数达52所,学生数总计365840人,通过线上参加医疗保险并缴费学生数总计82431人,在线支付流水总金额合计5690341.4元,社保部门共享了教育数据。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教育是新时代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思路,过去的建设重点是网络、计算、存储、基础构架和系统软件,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突破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利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教育管理”新模式,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根本性变革。
(1)移动互联。围绕“三通”建设,国家整体设计了教育信息化进程,目前,“校校通”进展迅速,“班班通”也成效显著,“人人通”实现新突破,但这种PC互联网是人和信息的结合,是建立在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和一群学生的传统信息化应用方式。如今系统应用快速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未来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将围绕互联网进行,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基于传感技术的“物物互联”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人人互联”及集成应用,互联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是人和服务的结合,集中体现在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支持学校、学生和老师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同时,新上线的信息系统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让普通教师、学生,甚至社会大众都能迅速采集和应用信息与数据,高速移动带宽“人人通”必将成为“三通”的新目标。
(2)云计算。核心是用互联网提供智能化计算资源的服务方式,这里的云指的是互联网,计算资源包括应用程序、计算能力、存储空间、通信服务等;智能化指的是虚拟化和动态管理;服务模式是将软件作为服务、将平台作为服务和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等。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融合,可能出现大量面向教育行业应用的大数据云平台,云计算的PaaS层将逐步成熟,由标准化的底层(IaaS)加上抽象化的中间层(PaaS)构成,支撑最上层的个性化应用,实现应用快速开发和部署,支持业务个性化变革。[2]要下大力气,整合全国的数据中心资源,应用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的技术,全面推进计算资源实现跨区域应用,以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为目标、以用户服务为核心,朝着“一体化战略”转变,融合软件、硬件、服务为一体,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平台统一整合为教育云平台,为教育监管者、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建立统一的门户,形成数据采集和存储、信息发布、资源共享、跨平台合作等形式多样服务集合。
(3)大数据。教育数据中心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以省为单位按统一标准、统一模式建设的数据中心,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应用效率低,数据可靠性差等问题。在国家级平台方面,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学生、教职工、中小学校舍等基础数据库,1.77亿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入库,实现全国学生“一人一号”,但这与理想中的教育资源和管理平台建设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现有的国家级应用采用的是单个系统进行独立部署,每个应用就是一个大烟囱,多个应用变成多个烟囱,把省级中心建成像农村集市一样,存在重复建设和设备空置等问题。因此,在国家层面要统筹考虑各省的建设规模和应用定位,结合不同区域优势,分工协调、因地制宜指导各地建设不同类型数据中心,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推动数据中心绿色改造,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教育行政部门带头使用专业机构提供的云服务,逐步减少自建自管的数据中心的数量。应用的重心逐步从信息技术向数据技术转化,结构化数据用数据库,或者数据仓库来应对;半结构化数据用网页、搜索引擎等技术应对;非结构化数据用深度学习、网络交互和群体智能应对。[3]云存储为数据的交换和托管提供了场所,大数据的形成日益多元。现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要引入低成本、易操作的数据存储、分析工具,优化数据标准,增强数据的一致性,为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供技术基础。教育部门建立定期对海量的一线工作数据进行挖掘并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的制度。学校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动态调整教学策略。教师收集有关学习模式的大数据,改进教学工作,让各种数据应用渗入教育的业务管理、教育教学、决策支持、监督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让相关各方因数据而获益。
(4)管理变革。“互联网+”教育管理是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与互联网的深度链接和融合,进而推动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产生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教育治理是教育管理的一种高级形态,治理是在信息化、全球化、民主化语境下的新型管理方式,移动互联网、终端普及为教育管理变革准备了基础条件,意味着教育管理对象可以做到一对一个性化,数据的采集手段让无纸化成为现实;管理过程、管理方式和评估评价通过互联网进行,也在互联网上留下数据。教育部门长期集管、办、评大权于一身,决策、执行与监督之间缺乏相应的制衡机制,要依靠信息化来遏制教育部门“权力的任性”,科学配置教育行政权力,改变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集权管理教育的局面,把行政审批、行政检查监督、行政执法等行政权力运行集合在互联网上运行,把权力置于“阳光下”,放在网络上,建立完整的公共教育权力制衡机制。学校依据办学理念和目标,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发展的制度建构、文化建设、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组织实施,调动社会包括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由第三方对学校的进行常态化的评估,在这种机制下,让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社会各阶层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多方共同监督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推动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根本性转变。
[1]任友群.找到管理信息化宝库的钥匙 [N].中国教育报,2015-3-20(8).
[2]刘继承.“十三五”信息化应用规划编制建议[EB/ OL].http://www.ciotimes.com/lifecycle/itgh/98493.htm l, 2015-03-12.
[3]李德毅.大数据挖掘与价值发现 [J].中国科技奖励,2014(9):31-33.
(编辑:王晓明)
93
A
1673-8454(2015)15-00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