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媛 唐 镜 赵丽娟
(广西省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林初媛 唐 镜 赵丽娟
(广西省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8.64±4.25)分,护理满意度为80.00%(20/2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4.18 ±4.21)分,护理满意度为96.00%(24/25)。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最佳方式,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顽固性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80%[1]。为了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进行,采用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常规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现状[2],我院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现根据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汇报。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病例,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在22~81岁,平均年龄为(48.75±7.58)岁,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21~80岁,平均年龄为(49.03± 7.29)岁。从发病类型来看,糖尿病肾病16例,慢性肾炎6例,肾病综合征8例,肾小球肾炎6例,高血压24例。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循证护理主要步骤为:①确定问题。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等,然后确定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哪个阶段高血压的出现率最高,提前做好预防性措施,以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之后及时的干预治疗。②查阅资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查阅资料,循证支持。首先需要建立患者病历档案,然后根据患者档案中相关数据查阅文献,按照患者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③失衡综合征护理。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间隔超过1周或者1周以上的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时候,多在1 h左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失衡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高血压、头痛等,同时有少量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的情况,此时需要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纠正患者神经系统失衡情况。④心理护理。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项周期较长的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障碍情况,如焦虑、恐惧、敌对、抑郁等,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时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⑤饮食护理:避免患者摄入辛辣、坚硬、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尽量以富含丰富营养的流质食物为主。⑥健康宣教。待患者治疗完成后,给予患者全面的健康宣教。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表(分,)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表(分,)
组别 例数(例) 护理质量评分对照组 25 88.64±4.25观察组 25 94.18±4.21 t 10.316 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表(例;%)
1.3 观测指标:①护理质量评分;②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判定: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时填写护理满意度表,表内设四项,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如实填写。
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1 生存质量评分: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8.64±4.25)分,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4.18±4.21)分。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20/2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24/25)。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循证护理通过寻找实证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护理干预,利用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3]作为依托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服务,显著的提升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循证作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利用实证开展护理干预具有极强的说服力[4],而且通过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包括饮食指导、心理干预、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措施,极大的提升了血液透析治疗质量。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最佳方式,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1]赵婷鹭.磁珠耳穴贴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及舒适状况的干预效果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
[2]张香丽.授权理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南华大学,2013.
[3]金克锋,杨秀芹.高通量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21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9):926-927.
[4]谢萍.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循证护理[J].安徽医药, 2009,13(11):1440-1441.
R473.5
B
1671-8194(2015)08-02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