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5-12-26 09:0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8期
关键词:肠粘连肠梗阻病死率

何 剑 田 勇

(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外2科,四川 攀枝花 617200)

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何 剑 田 勇

(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外2科,四川 攀枝花 61720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探索。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的老年即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对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以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中排在前3位的是肠道肿瘤、肠粘连、嵌顿性疝,其致病率分别为58.9%,24.7%,12.3%。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5%,病死率6.7%。结论明确病因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合理地进行手术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病死率。

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肿瘤

老年急性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外科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且发展迅速,常常发生误诊误治事件,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急性肠梗阻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自身基础疾病多,急性肠梗阻如不能及时治疗则很容易引起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给手术治疗带来非常大的困难,造成较高的病死率,值得引起临床上的重视[1]。本研究对我院6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索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范围62~83岁,平均(69.4±5.6)岁;手术距离住院时间平均3 h~3 d。41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25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27例,糖尿病21例,脑血栓后遗症6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10例。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症状,且排便排气停止或大便性状改变。进行腹部检查结果发现,26例患者有局部不对称隆起,36例有肠鸣音亢进,14例有肠型及蠕动波,18例有腹膜炎体征,24例肠鸣音消失或减弱。进行腹部X线检查,5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充气扩张或液平面症状,进行CT检查发现8例患者有占位症状。老年急性肠梗阻病因有恶性肿瘤26例,肠粘连16例,肠扭转6例,腹外疝4例,腹内疝2例,肠套叠2例。其中小肠梗阻28例,大肠梗阻32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其中26例患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12例进行了根治手术,6例患者采用姑息切除,4例患者给予短路吻合术,4例患者施以永久造口。16例患肠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采用粘连束带松解术,并在腹腔内防治透明质酸钠防止再次发生粘连。8例患肠坏死患者尽情肠切除与肠吻合术,6例患者广泛粘连采取小肠内置管排列术,4例患腹外疝嵌顿疝的患者施行疝囊松解以及疝内容复位修补术。8例肠扭转以及肠套叠患者采用肠复位术以及固定术。接受手术的6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

对60例老年机型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原因、手术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果。

1.3 数据统计: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研究中,造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最主要原因是肠道肿瘤,致病率高达43.33%。具体致病因素见表1。

表1 6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病因结果

所有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无患者死亡,术后死亡患者为4例(6.67%),病死原因有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肿瘤广泛转移、糖尿病并发重度感染。

2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病症为肺部感染。开腹手术患者中有1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症状有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吻合口瘘。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外科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且发展迅速,常常发生误诊误治事件,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急性肠梗阻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自身基础疾病多,急性肠梗阻如不能及时治疗则很容易引起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给手术治疗带来非常大的困难,造成较高的病死率,值得引起临床上的重视[2]。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中位列前三的是肿瘤、粘连和嵌顿疝,其他致病原因还有肠扭转、肠套叠、粪石等。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了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其中,原发性大肠癌引发的急性肠梗阻最多,其次腹腔手术史是引发肠粘连、肠扭转以及腹内疝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是无腹腔手术史患者发生肠梗阻的最主要病因[3]。

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且大部分患者身上还带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肠梗阻发病时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加之大部分老年患者平时有习惯性便秘,容易对排气排便的障碍这一典型肠梗阻症状做出忽视,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老年肠梗阻病情发展迅速,极易导致肠坏死、穿孔、绞窄等症状的出现,因此要提高对肠绞窄梗阻的重视,尽早进行诊断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主要有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而绞窄性肠梗阻在此基础上还可能有以下症状:腹痛逐渐加剧,并从阵痛转为持续性疼痛,患者有时会感到腰酸背痛,并发生频繁的剧烈呕吐;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带有血性,腹腔穿刺抽出液体也出现血性;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并有明显的腹膜刺激,且白细胞数量会增加。患者会出现不对称性腹胀或腹部局部隆起肿胀;在固定位置出现压痛、反跳痛或肌肉紧张,肠鸣音明显减弱甚至消失;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且腹部X线检测出现突出胀大的独立肠袢,或出现肿瘤状阴影;还可能出现肠间隙增宽现象,出现腹腔积液。

根据本研究结果,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依次为恶性肿瘤(48.9%),肠粘连(28.6%),嵌顿性疝(9.2%),肠扭转(8.1%),血运动障碍(4.2%),因此要提高无腹部手术史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腹腔肿瘤的警惕。

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往往带有其他基础疾病,导致合并症较多,且老年人身体器官功能出现衰弱,免疫力较低,病情容易发生恶化。因此,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要对单纯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或粪石堵塞引起的肠梗阻、肠结核引起的不完全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肠套叠早期肠梗阻患者实施保守治疗,用禁食、胃肠减压、抗炎等手段对患者病情进行缓解。如果保守治疗24~36 h仍无好转,则要进行手术检查,是否存在肠绞窄症状,并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手术的具体方式。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切口腹腔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修课、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脑血管疾病等。所以,在进行手术时除了要注意无菌操作之外,还要适当地减少手术创伤,并缩短手术进行的时间,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手术后需要注意对患者的护理,适当地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肺部与切口发生感染。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进行手术方式选择,要选择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如有需要,可以将手术分二期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的特点,适合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中使用。本组研究中有2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结果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开腹手术患者,且术后并发症少,未发生术后病死事件。

总之,在进行老年即兴肠梗阻手术治疗时,要对患者的病因以及身体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把握手术时机,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1]李泽宇,李春青,李凤臣.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203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27(17):1705-1706.

[2]谢健,邓洪强.老年急性肠梗阻30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3,5(6):1072-1073.

[3]高二瞻.4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22(12):152-153.

R574.2

B

1671-8194(2015)08-0106-02

猜你喜欢
肠粘连肠梗阻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6:38:34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肠粘连的围术期指标观察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医学(2014年36期)2014-07-31 19:12:57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