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直
(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神经科,辽宁 开原 112300)
急性抗精神病药物过量38例临床分析
耿 直
(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神经科,辽宁 开原 112300)
目的探讨急性抗精神病药物过量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急诊收治38例急性抗精神病药物过量患者,观察其临床特征、用药及转归,寻找可能的治疗线索。结果患者明确精神病史者最常见,所用药物以苯二氮类过量最多见,有合并用药者预后不良。结论患者的药物来自医院或医师,提示我们应该加强精神类药物的管控和使用。
抗精神病药物过量;苯二氮类;临床分析
精神患者由于受到精神症状的支配、病情控制不良、家庭支持不足等原因在治疗期间,尤其是病情缓解期和发病/复发的初期,由于自己支配服药和家人监护不到位,很容易获得抗精神病药物,从而造成抗精神病药物的过量或中毒,虽然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大量应用于临床后这种情况已经有所减少,但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仍然有许多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综合医院的医师大多对抗精神病药物不熟悉,这些患者发生抗精神病药物过量或中毒后,综合医院因其合并有精神症状或精神病史而治疗起来很是棘手,故多数患者是在精神病院救治。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受治的38例急性抗精神病药物过量病例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急诊收治38例急性抗精神病药物过量患者,男18例,女21例,年龄16~74岁,平均38.7岁。全部病例病例均在48 h内到达医院,35例在第一时间内给与彻底洗胃(洗出的水为清水,连续3次以上),1例到达医院时已昏迷,2例患者本人和家属明确拒绝洗胃并签字确认。
1.2 临床特征:精神障碍诊断明确者29例:处于复发期13例,缓解期12例,酒精依赖及戒断4例。怀疑精神障碍者5例,包括可能人格障碍者3例,其中2例有过3次以上自杀(其中1例最终自杀成功,另1例被收入院,并在住院期间自杀及自伤各1次)。从无精神疾病史者4例,包括肿瘤患者1例。
1.4 有无诱因:恋爱失败及离婚6例,家庭矛盾和生活琐事19例,其余找不到明确诱因。
由表1可以看出,抗精神病药物过量最多见的症状是低血压,甚至休克;其次是各类意识障碍,包括昏迷,谵妄。心率失常也很常见;肌张力异常(增高)主要见于吩噻嗪类,低下见于苯二氮类,氯氮平过量初期是肌张力增高,进入昏迷期也是低下的,若患者保持持续的肌张力增高并伴有大汗及意识障碍必须要考虑发生了恶性症候群—积极地抢救治疗非常必要。氯氮平过量还有一个较为独特的症状—流涎。其中的昏迷患者就是被医师发现流涎较多,仔细地询问病史,家属再次寻找过后才发现服了过量的氯氮平。氯丙嗪过量可以出现低体温。
3.1 精神患者因自杀或失误而大量吞服抗精神病药物者并不少见,其急性中毒的一般抢救原则主要是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通常没有特殊的拮抗剂。随着近年来血液滤过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有些抗精神病药物过量可以给予血液滤过,并且越早越好;在对症和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改善循环、营养神经、保护重要脏器、抗感染及促排泄等措施。
表1 患者的症状及表现
3.3 氯氮平:作为抗精神病药物的“王牌”,氯氮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氯氮平的高度脂溶性,可以在中毒1周的时间还出现症状,表现为震颤、流涎、心率紊乱甚至马林综合征。所以氯氮平过量的治疗时间必须足够长,加强观察和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能否早期通过血液滤过清除,目前尚不清楚。
3.4 吩噻嗪类(氯丙嗪):吞服3~4 g可产生严重中毒,也有吞服15 g而被抢救 成功的。与其他药物合用,特别是巴比妥类、酒类合用时,更易引起严重反应。由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发生昏迷、低体温、血压下降,并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及肾功能衰竭。治疗包括洗胃、对症和支持治疗。体温低于35 ℃时应与给予保温。使用升压药时只能用去甲肾、间羟胺、多巴胺,禁用肾上腺素、麻黄碱及异丙肾,利尿价值不大,可以血滤,有“反跳症状”即急性期症状好转后又出现过量或者中毒症状,故治疗和观察时间必须足够长。
3.5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陪酮):自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以来,不断有过量的报告,但是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比较起来,过量和中毒已经明显减少。本组1例患者为在家服药的青年学生,在连续数日未能很好进餐时,直接口服两片(4 mg)而出现严重低血压,心率失常。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好转。
死亡2例:1例为240片氯氮平,送入医院时深度昏迷;1例为酒精混合阿普唑仑。其余患者均成功存活并根据病情收入住院或社区康复治疗及家庭护理。
[1]唐中玉,王晶.精神病患者院外服毒自杀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康复,2010,25(1):78-79.
[2]陈福新.3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分析[J].四川精神医学,2009,22(2):84-85.
[3]张艳萍,李献云,费立鹏,等.农村地区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及其子孙特征的比较[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234-237.
[4]Gunnell D,Frankel S.Prevention of suicide,aspirationand evidence[J].J BMJ,1994,308(6938):1227-1233.
[5]沈莉莉,潘令仪,陆明康.473例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情况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5):288-290.
R971.4
B
1671-8194(2015)07-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