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宏观与艺术微观上看待《捉妖记》的时代意义

2015-12-26 04:44周星
艺术百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国电影影视作品艺术创作

周星

摘要:2015年的《捉妖记》是市场发展和艺术创新的一个节点标尺,《捉妖记》在给予中国电影技术创造的世界潮流的成功上,在坚持自身创作理念、不懈努力获得回报上,以沉下心来完整创作取得时间宽容支持上,在忘却功利坚韧抗拒挫折、取得收获上都值得赞许,尤其是创造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而具有市场潜力与社会正向精神的结合的模式上,为中国电影树立了一个值得认真借鉴的标杆。《捉妖记》电影艺术创作的艺术价值值得肯定,在剧作模式、形象设计、人物关系、人界和妖界的关系探索上都具有出色的把握。而在关于市场以及观众对待问题上,以及所谓买票房问题的分析上,《捉妖记》也都可以作为典型的案例。

关键词:中国电影;《捉妖记》;艺术创作;影视作品;市场指标;创新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中国电影搅动市场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下半年的票房一次次地打破无数的纪录,令人欣喜。自然,最新的热点集中在票房大卖的《港囧》的热度上,以及随后的《夏洛特烦恼》等作品上。但对此的评价差异,再一次将中国电影的市场直线上升和感知之间的大尺度差别凸显而出。相对而言,值得比照的自然是《捉妖记》,其特别稳定的市场和表现评价之间,更为集中透现时代发展的走向、趋势和期待。

迄今为止,《捉妖记》已经稳定成为华语电影的第一票房创作,在快速跃进的2015年电影市场上,《捉妖记》显然是汇聚有现象级电影的诸多要素,并且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关键性指标的代表性创作,而围绕着《捉妖记》的表现,可以探索中国电影跃进的一些密码和发展需要。重要的还在于,《捉妖记》的整体性观察,聚焦了当下中国电影的得失,以及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此外,和票房高速增长的不少创作比较,同样获得收益,但有高下区别,这也可以借助《捉妖记》来阐释分析。

一、《捉妖记》与时代标记性

在特殊历史记忆中,《捉妖记》无疑是打破诸多记录的一个典型标本,而这必然是以2015年是中国电影110年历史上值得骄傲的市场业绩的一年做为背景的。全国电影市场在2015年上半年,总票房超203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的137.43亿元、前年上半年的109.94亿元增幅分别达48%和85%。同时,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只用了96天就突破百亿元大关,是近年来用时最短的一年。而其他数据也在确认增长的喜人景象:2015年前3个月的票房接近2014年全年的收入,逼近300亿元。有的媒体用“2015年又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疯狂生长的年份”来形容,因为从5月到8月共123天里,取得了156亿票房,上映了超过120部电影,4亿观影人次,彰显出2015年中国内地暑期档华丽的成绩单,并且已经轻松实现2011年内地全年的票房总和。

列举上述各种时间维度的比较数据,说明2015年注定是中国电影市场持续跃进加速的一个高点:尤其是从《大圣归来》的突破票房数据,到《捉妖记》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用匪夷所思来形容并不为过。再加以比较:单论整个7月份中国电影实现54.9亿票房,单月票房整整超了2008年的年票房(43.41亿);超过2010年(101.72亿)的下半年票房;相当于2011年的上半年票房总数;也超过2002年(8.6亿)、2003年(9.2亿)、2004年(15.14亿)、2005年(20.45亿)四年票房之和。重要的在于,这一年不少创作的实际业绩和评价证明,电影扭转了前两年票房高涨和口碑恶评同步的趋向,好评电影与好票房买票更令人惊讶。而到8月初,以《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创作势不可挡,追赶内地历史上占据前位的好莱坞创作,《捉妖记》票房竟然突破24亿,超越曾经不可思议的票房第一位置的《速度与激情7》,成为华语电影第一高位的电影。由此《捉妖记》归之于“现象电影”也实属自然。

这一系列成绩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兴旺局面,以及和创作新鲜呈现的同步、票房高涨趋势的不可阻挡和创作自我创新努力的同步、技术追赶的成就和艺术探索出彩的同步的实现。而这其中绝非单一现象。惊喜渐次出现并接踵而来,从年初的《狼图腾》《战狼》令人兴奋的市场发展局面,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滚蛋吧,肿瘤君》《破风》等不少作品托举出值得称道的中国电影丰盛暑期档,完全改变了形式上的国产保护月的低端保护和幼稚呈现的以往情形,创造出令人信服的国片支持的坚实成果。而这其中,最为标志性的标杆,非《捉妖记》莫属。

二、《捉妖记》的创作收获

《捉妖记》在给予中国电影技术创造的世界潮流的成功上,在坚持自身创作理念、不懈努力获得回报上,以沉下心来完整创作取得时间宽容支持上,在忘却功利坚韧抗拒挫折、取得收获上都值得赞许,尤其是创造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而具有市场潜力与社会正向精神的结合的模式上,为中国电影树立了一个值得认真借鉴的标杆。

1.高速跃进对于中国电影整体性进步的意义

我们一般习惯将单一电影作为个体,来看待其票房高低,评价得失也多局限于自身好坏。实际上,这一判断方式根本不能适应时代。在议论票房问题上,一个艺术作品的得失实际上透视着更为扩大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走向。诸如《黄金时代》《归来》乃至于《一九四二》等创作市场失利,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影片的失常,而都隐含着更为深层的时代文化潮流和走向的依据。反之,《小时代》《富春山居图》等创作的市场实现,更为折射出文化景况的复杂性,而超越个例的分析却可以包容剖解。

同样,《捉妖记》超越24亿票房意义重大,因为网络评分高调称赞,都是和其好评一致,即影片是以其内容为我们所知,在近年中国电影的高票房创作中,已经形成了所谓的“倒钩现象”——评价一直很低却造就票房居高不下,恶评倒钩牢牢挂在高票房之下摆脱不了它的吸引力。“由现象电影带来2013年票房和口碑的倒钩现象前所未有突出,所谓倒钩现象,即电影遭致传统普泛性批评乃至以严厉攻击,却反而激发观影潮的不可思议现象。口碑与票房的悖反是一种文化审美奇异现象。”

但《捉妖记》尽管也有不同意见,好评却伴随着票房的不断突破,形成正向的表现趋向。依然以数据论,《捉妖记》从一开始就高开高走,不断超越历史:此前2011年《泰囧》曾经创造国内电影第一票房,相比此前的《阿凡达》(13.82亿)高出近1个亿,但后来几年由于有《复仇者联盟2》(14.65亿)、《变形金刚4》(19.79亿)、《速度与激情7》(24.24亿)反超而高高在上,造成打压国产片的排行。终于在2015年的某一时刻,跳跃式的《捉妖记》呼应整体向上高扬的市场发展,最终超越《速度与激情7》而力拔头筹,中国电影也实现了我们所欣喜的足以直面竞争的局面。

从宏观来看,《捉妖记》的票房第一,固然有值得分析的各种经验,甚至得失也折射时代的短板,但这一超越性意义依然值得索解——中国电影潜力无穷势必将越过世界第二大市场的咄咄逼人威力;更不言而喻,可以看出《捉妖记》技术不断进步的趋势;而受众喜爱的根本值得格外关注,是回到人们期待的一个基本面,即好电影就有市场,创作和市场相对一致的心服口服。这时,《捉妖记》呈现出新的高度意义上的价值,即内容形式和市场协调的平衡意义:它超出曾经占据国产电影第一位置几年的《泰囧》(12.67亿)近10个亿,并且最终超过占据第一位置的《速7》而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冠军,由此带动与促发了中国电影的2015现象——规模化的票房攀升。根据网络报道:2015年1月至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为330.09亿元,同比去年的219.49亿元,增加110.60亿元,增长50.39%。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97.55亿元,票房占比近60%,比去年同期增长75.24%;进口影片票房收入13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15%。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国产影片票房份额达到59.85%,而去年同期国产影片票房份额为51.36%。在《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侏罗纪世界》等超10亿元票房进口大片的强烈冲击下,前三季度国产影片份额不降反升。

我们确认,《捉妖记》等创作拉开了2015年难以数计的记录突破,而归结到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数据和突飞猛进的局面,我们要意识到的是,《捉妖记》不同凡响其实在于,它昭示中国电影内在需要成为一种新常态——具有足以称道的创作水平才是根本王道,更显示着这一个大地上电影市场的潜力,远不是一般意义的好莱坞可以限制住的,相信通过电影人自身的创造努力,在几年之内超越北美肯定不是奢梦。

如果放在中国电影整体理想状态来衡量,从《捉妖记》开始,关于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和指标衡量,还应该有一个重要的认识:中国电影市场对于技术进步的迫切性,电影内容与表现相互协调的意义确认,和再接着提振打造后续产品,这二三位一体的结果必然是中国电影完整意义的成功。

2.观众喜爱对于电影内容生产的意义

《捉妖记》是高评分和高票房结合的正向电影,它让华语电影的票房冲上了新的台阶,不仅把几乎难以撼动的第一华语票房《泰囧》大大超越,并且超过曾经占据中国电影第一票房的影片而成为新的第一,尽管人们对于后期竞争而获得的收益存在微词,但事实是中国电影票房排序的概念开始刷新。姑且借助票房去延展,关于技术与艺术表现,关于内容和创造,关于品牌与积累等应该更多地给予透视角度等等。但不同于一般票房为先的电影,《捉妖记》最值得探究的是其内容价值。犹如以往对于未必有多好票房的电影不可忽视其价值一样,《捉妖记》更值得重新从电影打动观众的走向上来看待。

当下电影难以避免的话题,既有适应市场或者屈就观众的怀疑,也有是孤芳自赏还是个性追求的争议,但显然,一个基本层面的认知是,电影是否触动观众观赏,现场感知度如何是基本的认知问题。于是,《捉妖记》“好看”无疑:悬疑、跨界真人与特技动画的混融,孩子天真的感知性,又上升到好人坏人在双重意义上的复杂揭示,当然,技术上的优质等都称得上真的好看。设置叙事情节的玩闹的好玩,和人物性格上的多元性是重要所在。一部电影在叙事上一直拉动着观众的情绪,动静结合张弛有致的行进,自然调动着观赏的情趣。是的,是情趣而不只是情节,让形象表现和故事纠葛、矛盾冲突和情感交流,和谐一致地交织在一起,不断推动故事发展。妖界的变故是一开始动感追逐的动因,侵入人界将带来怎么的悬念一直贯穿始终,在明里的妖和暗里的妖逐渐浮现(村民与厨子、葛千户等)中,几个天师的捉妖就具有情节展开的丰富性。而在其中,妖的变幻莫测与妖性的多重性,与主要人物的正反向关系的纠葛渐进,使得关于妖界和人界的冲突始终包容在情节中。

和其他影片相比,这一建立在剧作冲突纠葛层面的顺畅自如,是创作者不断把握人与妖界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实际上,正是剧情所试图探究的世界景脱的思绪,和观众对于所谓的明暗世界到底如何观察的心思的切合点和谐。显然,这既是艺术创作所要设置的超然性创造,与常人身处生活流中时常疑惑的问题,电影提供了展现的可能。

《捉妖记》为人妖世界的复杂性认识做了形象的演绎,于是一个村庄的隐形妖界,一个誓要除妖的人间常态,充满滑稽性的忠诚妖夫妻,与隐藏着借除妖而要霸占妖界、从而统治人间的阴谋集团之间的交错关系,构成富有人生复杂意味的图景。曲折与不断演进的矛盾让观赏具有了趣味。好看还包括对于成人和孩子之间的都适用的情节把握。呆萌的不只是胡巴的可爱,和他的命运对于孩子牵肠挂肚,井柏然饰演的宋天荫也是朴质的近乎呆萌的老小孩,而那些所以调动攀爬的纸人,与妖界人界退皮穿衣众妖,也是具有稀罕观赏性的设计。

在叙事上抓取人心是《捉妖记》成功的重要因素。一环紧扣一坏的行动逻辑,使故事发展推动性井然。前半部分注重托付妖蛋的紧张感,突出宋天荫因为善良木讷而成为无意中的“孕妇”,闫妮的生子心切的陪衬,让生育的机趣爆笑诱人。两位天师捉妖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剧情需要的拯救与无意中弃恶从善的巧妙结合。吴君如与曾志伟扮演的胖莹夫妻的插科打诨,不仅对于剧情不可缺少,而且充满了喜剧色彩的歌剧吟唱,为剧作增添了西方电影的间隔效果。而霍小岚与罗刚这一对天师的“唯利是图”的争斗与合作,更让剧情增添了丰富的情感逻辑,于是主角霍小岚与宋天荫之间的刚柔差异的争斗,在为小妖王的逐渐合拍的同情逆转中,不仅投合了成人的悲悯心怀,也满足了孩子的喜欢单萌的纯洁心。这里的情感逻辑,与叙事加上宋天荫被托付吞下妖蛋怀孕,构成趣味盎然的故事进程,随后的保护小妖王变成了好人好妖一致的行为,则将故事引入护卫幼小的人间情态中去。有意味的好玩是故事的建构基础,一方面众人与众妖在竭尽全力保护小妖王胡巴,可另一方面胡巴却总是在险象环生中刀枪不入,嬉笑玩闹逃生,如此反差却如此巧妙非同一般。于是,最大限度的正义拯救,和凶险不断加码的残害,却和无所不能的脱险相互纠葛,构成紧张、意外、好玩相互结合的情节。

后半部分各种线索,汇集成为保护胡巴与坏心眼人面真妖的搏斗,但穿插的汤唯饰演的大押店老板娘、姚晨饰演的厨子天师等桥段,为故事曲折增添了玩闹般的戏谑成分,与小胡巴戏弄真妖的情节相呼应,减弱了残酷的成分,而增加了观赏的趣味性。显然,不同路数的人物汇聚,上演了既有打斗、追逐,又有拯救、爱抚的“值得看”的故事,这里的值得看需要探究,所谓值得看是理念上不单一,而在设置上让“捉妖”具有了人世间的意味、情味和趣味。人妖之间有何区别?都具有人、妖的规律——妖界有善意“人”被恶意妖追击剿灭,人世间更有披着人皮的妖、躲藏隐匿的妖和人的精神态的妖。而人呢?同样也有摇摆不定的复杂性,执拗的妖性和善良的人性。人妖之间的混淆其实就是暗示任何事物不在于外形而在于实质,将一个表现主题确立在人的思辨和妖性未必是命名的坏蛋上,让影片冥冥之中具有了内涵感知的趋向。

看电影不是简单喧闹,看电影也需要情感投入、精神辨析、思想有所感悟,《捉妖记》在获得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影第一票房的同时,还展示电影好看却不是小儿科的胡闹、值得看也不是无厘头的杂耍、需要明星却依然需要正误真假的思考这一走向。

三、形象显现的视觉魅力

《捉妖记》在真人和动画形象结合上开创中国电影的新景观,一定具有启示意义,创造总是在有准备的期望中实现,导演凭借着在好莱坞的创作经验,以及多年准备的执着,几经修改完成了这一真人与动画形象有机结合的新鲜创作,这创造性体现也是影片动人的所在。

在以往的创作中,动画的穿插多在个别片段,或者突兀的悬想之处,以此来放纵思绪或者显示灵动性。但整个电影的依存基础是胡巴等动画与真人明星的组合,并且作为剧情关键展示所在,而天然耦合,才是本片的出众之处。一根萝卜般的胡巴,对于孩子而言是趣味的玩偶对象,而对于相对于人间而言的妖物,奇特的造型创造也是令人喜爱的对象,在真人为之倾倒的理性上,可爱、天真、狡黠的趣味等都具有可亲近性。但胡巴好看令人喜爱,仅仅是因为形态吗?当此前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改变了以往孙猴子的形象后,有人认为大圣是从仙而近妖了,似乎评价并不恰当,但显然换形的大圣的确是创造一种外形丑的朴素。相比较之,胡巴则完全是纯真萌娃的外形,理当得到成人爱怜性的护佑,与孩子可爱天真模样的亲近。当然还要看到,胡巴的本质是纯洁童真外形和善良灵动的结合。

和电影上述表述相适应,胡巴是人内心中的期望,无害世界却遭殃,但天道赋予其无瑕的看待世界的能力,机智的耍弄恶势力和可爱的引逗观众的幽默,尤其是那充满人间无邪念的情感,让他勾引出我们内心需要的梦幻投注。他既无知无畏,又有情有感,真真地把失落不少的社会正义和善良心性抖落在眼前。而大众的喜爱,也纠正着我们以为眼下观众只会喜欢幼稚和喧闹,只有弹幕电影的游戏而没有思考能力的印象,其实不是观众无能,是电影需要“有能”——有正向而美好的指向,有善良趣味的展示,有对于电影的足够尊重的创造。

《捉妖记》和小妖王胡巴的意义可能还超出自身,是一种有思想背景的暗示,他的妖界和人界之间的被隔绝到被理解,实际上超出形象自身的意味:妖是受压迫的界别,因为人们先定了妖是有害的对象,偏安一隅的妖界却起了内患,于是妖界本身的差别出现,赶杀的故事让世界的一个隐秘角落起了波澜,老妖被杀,赶尽杀绝这人类的勾当延续在此,保护和追逃、躲避和残害的对峙一直延续到后来,但其实这是人类的缩影:夺权的残暴和被残害的可怜让我们忘却了另外一个妖界,似乎就是我们自己的世界。

和胡巴萌态的真纯相适应,霍小岚与宋天荫这一对欢喜冤家的主角,在性格和身份的差异中的争斗,也自然具有吸引人的魅力。他们其实也多少具有萌的美好可爱——霍小岚执拗的想捉妖而不管是非的憨直,使之具有孩童的特色,不顾自身实力要和四眼天师拼命,要活着把宋天荫和小妖王售出好价钱,那种简单执拗,令人可笑。但也因此,真诚的感化才有可能。其实她在同样简单的宋天荫面前并不占有什么优势,也会被他所憨傻嘲弄,但朴质的本色却始终不变。所以她充满着可爱性,包括勇猛的罗刚在她面前也不忍伤害,还不时出手相助,而罗刚自身也就是一个正直的天师高手。

至于宋天荫,从开始出场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所谓村长,但善良和忍让总是被村民欺负,却显示了一种平和待世的性格。他居然不知道村长治下都是隐藏的妖人,却秉持着父亲留下的职责,可笑的执行无能为力的责任。正因为如此,妖后托付于他的生养责任才显得并不突兀,而他怀孕的可笑又具有了可爱的母性笨拙之态,对于霍小岚的咄咄逼人,宋天荫总能够搪塞化解,因为对他,无论是观众还是天师,都给予更多善人品性一目了然需要保护的认识。而实际上,在必然承担好人母爱的责任时,他就充当着多样身份:可笑笨拙的养母,人性慈爱的散发者,和不断遭际大小可笑世故的喜剧人,让霍小岚无可奈何而释放善意,让胡巴不被抛弃而自由开怀,让村民恣意取乐而不怕压抑等等。在故事的情感线索中,他就是一个人世间始终不幸却总能逢凶化吉的好人形象,社会中人需要这样的满足。

而人界的奇妙在于,宋天荫的世界是一个跨界,他的父亲不知所终,于是他成了村长,但其实备受欺辱,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人间老实人的表征,而他的部下其实都是隐蔽的小妖,这名不副实的村长既有好人的一面,又有和妖界沟通的一面,这就为后来他的故事奠定了逻辑基础。在情感上,他被我们同情:无害而总是被害,可怜而总是值得怜悯。于是村长居然可怜巴巴地替村民干活,逃亡时被二钱天师欺负,却实际上,他具有了为诸多世界上不起眼,没有欲望、总不会投机取巧的老实人打开了一个观照自己的对象,他歪打正着地被爱,居然被托付生养王后的后代,等等,普通人的故事,悲催却具有最大公约数,而成为可以无限伸展的人物。这一老实人总是老天垂青,总有贵人不忍心而相助,总有机会见识贵人们经历不到的危险,而总能够感受险象环生却苦尽甘来。

想想这一角色原先因为饰演人物入狱,而遭遇了意外换角重拍的重大投入,说明无法取代。实际上是因为他身上充满着善良的气质不可替代,于是我们也看到操持者江自强的意义:需要正向地把持和理念坚持的回报。事实证明这是多么需要的创作精神体现。

四、市场呈现对于中国电影认识的意义

《捉妖记》的市场大卖后面还折射出一些思考:比如真人电影和特技动画的结合的创意实施,不仅是一种剧情需要和表现方式的改变,对于以往动画都是娱乐加入的超越,显然简单的技术敷衍成分更浓,也是多少有腻腻歪歪取悦受众的意图。这一次是因循内容需要的整体构思,构成了完整的内容呈现。而和《大圣归来》一起,对于动画是全民观看意识到的真正实现的确有市场的证明。但其实更需要肯定的是:创造性的无限可能性。中国电影的发展自有许多有利因素,但屈就市场的模仿和随风而行的题材表现弱点,显然是缺少创造的勇气,也不能在高端上实现电影艺术的突破。敢于去探索,需要用精神驱动的希冀来创造新的情感表现影像,才是长远发展的前提。在《捉妖记》的形态表现上,可以启发人们如何来开拓创造并且取得市场真实的满足。

接着,《捉妖记》还对于我们习惯的对观众认知的改变,即以往我们以为受众越来越弱智,这未必没有现实表现的支持。当许多电影表现的确可笑,仅仅是依赖粉丝的拥趸,或者是因为颜值高而不管内容的高下,一边在低评价中票房攀升,一边却又涌来一拨拨的青年受众时,人们得出如此结论情有可原。但问题显然不是那样简单,由于太多的简单流行电影风行,只能去接受弱智电影,于是显示弱智现象,并不能说明大众真的弱智。好电影的不弱智的呈现需要创作来拉动。

其实无论是《捉妖记》还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都显示着观众需要电影曲折好看,但更需要有情味,还需要有思想的意味在内,于是,让人们感受到电影具有生活的呼应性,更具有满足内心愿望的可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电影。之前人们总觉得现在的青年观众很幼稚,事实上是因为过去提供给他们的是贴近他们幼稚和喧闹的作品。而好的电影,是让年轻观众觉得好玩儿,同时诱发他们内心的善良和对世界的希望。今年暑期档有个很让人欣喜的现象,观众开始为诚意买单,制作团队用心创作打动了观众,使得他们愿意走进影院支持国产电影。从中可以看到,电影创作在进步,年轻的观众们也在成长。

还有,《捉妖记》并非对于电影只能粉丝主宰的修正,和对于所谓IP电影的观念修正,从而昭示要激发出原创市场的价值意义。一般而言,在创造力不足的年代,模仿山寨一时成风,但期望转变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自2014年开始,人们忽然被热门词IP所攫取,知识产权意义的改编成为时尚,文化圈中到处皆是IP标签。于是,以网络小说或一个形象、一个人物等为标志的IP,被热炒为开发影视剧、游戏等IP衍生的产品。国内电视剧龙头华策影视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及:网络小说IP价格这两年遭到爆炒,目前一部上千万阅读量的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价格在200万元以上。可几年前,几十万元就能买到这类网络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权,“还不一定有人买”。回顾历史,2011年9月,网络作家顾漫以数十万元的价格将《何以笙箫默》电影版权卖给了乐视,合约期3年即将到时,2014年下半年,顾漫又以七位数的价格卖给了光线,价格翻了近十倍。IP兴旺是好事,包括尊重版权和注重传播受众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超越仿制而创造。

2015是一个电影从一边倒走向改观的年份,也是趣味和内涵可以更为丰富的年份。在近年所谓粉丝电影举足轻重、IP电影导引一切的时候,忽略电影的质量因素,不理睬创作应当具有价值观和艺术情味的趋向愈演愈烈时,《捉妖记》让观众美好地兴奋,让潮流陡然转弯,让艺术分析有了温暖的落脚点时,一边倒改观的机运到来。不仅拿下2015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也是目前内地全部电影冠军的《捉妖记》,则全然不同于以往,它没有购买任何IP,却通过纯原创内容来创造,不仅打动了千万观众,自己也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一个IP,无疑未来开发潜力巨大。事实证明,开创性的成功才是最大的创造成功,所以,《捉妖记》自身创造IP是一个新的可赞扬命题。

五、《捉妖记》等好创作需要思辨的问题

《捉妖记》高涨的票房使得中国电影对于票房的概念开始刷新。开创中国电影20亿票房时代的匪夷所思后面,也存在值得反思的东西。借助票房看到的应该更多,而在认可其价值的时候,关于中国电影的偷票房、买票房和返点问题已经该到了及早认真对待的时候。

在《捉妖记》票房节节攀升的时候,我们其实都希望它竞争中国电影第一票房的宝座,原因自然是电影具有动人的所在,又的确是创造性的影像体现。就历史数据而论,《捉妖记》自7月16日上映后,曾连续28天拿下单日票房冠军,而从7月16日到21日,还连续6天单日票房过亿。至于开映伊始当天,以1.62亿创下华语影史首日票房最高纪录,尔后7月18日,又以1.85亿登上华语影史单日票房冠军位置。当8月8日票房闯入20亿记录等等标志,都属于实力使然的结果。但人们议论疑惑的开始,是《捉妖记》几乎是开创性的推迟下线的消息,一纸通知将延迟到9月16日下映。理论上说,放映热度还在,单片延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似乎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同步的延后下线,却未见其他创作如此对待,就难免涉及偏爱;就社会信誉而言,即便需要对国产电影偏爱,也要有一定章程来支持,因为批评者也知道外国电影在风头上下线并不宽限,以此类推也似乎还可以创造更高的票房。决断而论,出于支持国产电影的良好愿望自然可以支持,但如何建立扎实的或者明确的支持策略,防止口实,则是需要有关部门研究的。

主要问题在后来,当有望成为票房冠军而出现了所谓的公益场加排事件引发议论。2015年8月30日,一些微博大V质疑《捉妖记》买票房,被人们举报的所谓通过百老汇院线,上午和午夜都安排了大量场次,显然是在非黄金时段的上座率,却有100%的票房的疑问中,虽然《捉妖记》官方微博在8月30日夜间发出声明解释,认为安乐电影公司的确使用了片方付款的方式进行包场,但目的是进行公益放映,回馈给特定的观众群体进行免费观影。我们要探讨的是,是否需要超高票房来实现特定目标?理论上说,市场竞争使用合法的手段都是市场行为,无需苛责;但不能忽略颇受诟病的是人所共知这部好片子是一部120分钟的放映时间量,如何解释出现了在同一影厅,每隔15分钟就有新排场的情况遭遇难题。为了防范今后推而广之,我们设想一种极端状况:有人买了或者被送了票全体不来,于是要停止放映,接着迅疾开始下一场,但如何解释短时就售卖出满票?一些网友提出是通过做假场进行票房造假,就算是外行怀疑,但显然自圆其说难以奏效。我们就把公益场真的全部由出品方掏腰包付账作为市场行为,但时间地点的设计还是难以周全。所以,所谓因总部与各地影院沟通时出现问题云云,总是逃不脱诟病。而“会要求各地严格执行总部的放映规定,也欢迎观众监督”之说,肯定需要成为警示效尤者的警钟。中国电影越是做大做强,越不能留下把柄而损害了大局的周全。

总之,《捉妖记》始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节点,其价值不可低估,如何培育发展态势良好的中国电影市场,则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

(责任编辑:楚小庆)

猜你喜欢
中国电影影视作品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从互文性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国产奇幻电影的好莱坞元素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电影表演与女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