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飞飞刘俊刚单俊好
(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二病区,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评价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COPD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吸入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运动耐力、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0.9%)(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呼气流量(PEF)、1 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水平均一定程度增加,观察组PEF、FEV1%、FVC水平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运动耐力均一定程度上升。观察组运动耐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IL-6和TNF-α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随访显示,观察组各阶段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COPD疗效确切,能够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炎症反应的缓解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生活质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中图分类号〔〕R563.9〔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厅课题基金(201287345)
第一作者:陈飞飞(1978-),女,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呼吸内科疾病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存在呼吸困难、胸闷、咳喘、消瘦、容易疲劳以及食欲下降的症状体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COPD会诱发慢性呼吸衰竭、气胸、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后果十分严重。老年COPD治疗的理想效果是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1〕。然而临床上常规治疗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长期的实践治疗发现噻托溴铵在COPD的治疗中发挥出积极显著的作用。本文观察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COPD患者136例,通过症状体征、肺功能等检查确诊〔2〕。对照组男44例,女24例;年龄65~85岁,平均(73.7±8.3)岁;病程2~13年,平均(6.1±1.3)年;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16例,其他慢性疾病11例。观察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63~82岁,平均(72.5±8.6)岁;病程2~12年,平均(6.5±1.2)年;合并高血压27例,糖尿病17例,其他慢性疾病1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祛痰、保持呼吸道顺畅、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常规治疗。治疗期间必须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饮食结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同时应用噻托溴铵(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天晴速乐,国药准字H20060454)胶囊1粒装入HandiHaler吸入装置中展开吸入治疗,1次/d,疗程8 w。
1.3疗效评价显效:症状体征大幅改善,肺功能相关指标显著优化。有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好转,肺功能相关指标有多恢复。无效:症状体征、肺功能较治疗前未见明显的变化。
1.4观察指标① 肺功能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用力肺活量(FVC)的变化。②运动耐力。通过6 min步行实验评估运动耐力的恢复情况。③炎症因子。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变化,均通过ELISA法检测。④ 生活质量。QLQ-C30评分表于治疗后1、3及6个月评估生活质量情况,综合心理、社会、躯体等方面,评分的高低与生活质量的好坏成正比。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疗效的比较(n,n=68)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n(%)〕对照组22331355(80.9)观察组3828464(94.1)χ2值7.6350.7435.4455.445P值<0.01>0.05<0.05<0.05
2.2肺功能水平治疗后,两组PEF、FEV1%、FVC的水平均一定程度增加。而且,观察组PEF、FEV1%、FVC的水平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运动耐力治疗后,两组运动耐力均一定程度上升。观察组运动耐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2.4炎症因子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IL-6和TNF-α水平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4。
2.5生活质量随访显示,观察组各阶段QLQ-C3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组别 PEF(L) FEV1% FVC(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81±0.211.92±0.301)56.3±6.460.5±6.81)2.43±0.412.51±0.37观察组1.84±0.252.56±0.431)56.6±7.170.7±7.31)2.45±0.422.96±0.551)t/P值0.758/>0.0510.066/<0.010.259/>0.058.431/<0.010.281/>0.055.598/<0.01
与治疗前比较:1)P<0.05;表4同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366.1±80.6372.8±88.5391.5±93.7407.1±101.2观察组364.4±86.8401.9±90.11)433.8±96.01)476.3±115.72)t值0.1181.90002.6003.712P值>0.05>0.05<0.05<0.01
与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
组别 IL-6 TNF-α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8.7±12.124.9±6.11)96.1±17.278.5±19.41)观察组28.4±12.015.2±3.51)96.3±16.954.2±11.31)t值0.14511.3740.0688.925P值>0.05<0.01>0.05<0.01
组别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71.1±4.775.3±5.481.5±6.2观察组80.3±5.784.1±6.690.5±7.7t/P值10.269/<0.018.510/<0.017.507/<0.01
3讨论
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COPD发病率为7.5%~9.1%〔3〕,是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4〕。临床上对COPD的发病原因、诊治方法以及预后方面的研究不断加深〔5〕,很大程度上降低了COPD的发病率、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6〕。
COPD的发病与个体因素(遗传)和环境因素(吸烟、空气质量)有着密切联系〔7〕,在老年人群中的很普遍。COPD患者往往会伴随着肺功能的下降,主要体现在PEF、FEV1%、FVC水平的下降〔8〕,并且患者的运动耐力会大幅削弱,表现在6 min步行距离显著下降。同时临床研究发现COPD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9〕,机体分泌的炎性物质逐渐增多,其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IL-6和TNF-α水平的上升〔10〕。噻托溴铵属于抗胆碱药物,能够增强支气管扩张的效能〔11〕,改善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噻托溴铵能够改善患者的气道重塑、促进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功能的恢复,并且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在CO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临床应用价值十分高〔12〕。饶理强等〔13〕提示噻托溴铵在老年COPD治疗中的优越性。
苗丽君等〔14〕研究分析了炎性生物标志物对稳定期COPD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认为稳定期COPD死亡患者炎性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TNF-α、IL-6、IL-8为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齐咏等〔15〕采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体质指数、气流阻塞、呼吸困难、活动能力指数(BODE)评分,并检测其血清TNF-α、IL-8及CRP对BODE指数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BODE指数作为COPD多维评价系统,与体内炎症反应状态有相关性,并认为COPD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全身效应的发生发展。本研究结果说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COPD可以改善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
4参考文献
1高远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9-1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唐刚,张国祥,沈亚红,等.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的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97-100.
4胡素君,贺潇影.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308-9.
5Tang Y,Massey D,Zhong NS.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otropium bromide(5 μg) inhaled via Respimat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in Med J(Engl),2013;126(19):3603-7.
6黄坤景.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7):66-7.
7康晶,杨华,任晓燕.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475-6.
9Nakanishi K,Tsutsui H,Yoshimoto T.Importance of IL-18-induced super Th1 cel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ergic inflammation〔J〕.Allergol Int,2011;59:137-41.
10张丽丽,张淑梅,鞠贞会,等.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1):115-6.
11王育军.舒利迭干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8):28-30.
12童长刚.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92-3.
13饶理强,蔡博,肖坚怀,等.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13-4.
14苗丽君,郑富霞,王静,等.炎性生物标志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4):404-7.
15齐咏,马芸,王凯,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3):255-7.
〔2013-09-11修回〕
(编辑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