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勇
摘要:青年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才建设以及青年生存发展。当前,造成青年失业的原因主要是需求相对不足、青年自身素质较低、就业观念存偏差、创业资金短缺等。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必须转变思维,树立正确就业观;抓好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创业辅导,鼓励自主创业;发挥媒体作用,拓宽就业渠道。
关键词:青年;就业;原因;对策
青年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才建设以及青年生存发展。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受青年就业心态、就业能力和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青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青年就业不足和失业,使青年无法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难以健康成长,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构筑中国梦,必须大力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一、制约青年就业的原因分析
当前,青年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即技能性结构失业、地域性结构失业和观念性结构失业。造成青年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需求相对不足。供求关系影响就业。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拉动了劳动力需求的逐年增加,但相对于每年新增的庞大劳动力群体而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社会劳动需求呈相对减少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企业的转型升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力必然大幅度降低,企业所需人员减少是必然的趋势,而在岗的员工中,成年的熟练工又比青年更具优势,很多青年眼高手低,必然成为裁员的考虑对象。此外,自去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在我国显现,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出现企业开工不足和倒闭现象,如温州的鞋业,致使企业减员或解散,一些常年打工人员不得不另谋职业。
二是自身素质较低。当前,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手段不断更新,这就对员工的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水平等要求越来越高。而当下的青年从知识技能构成上看主要分三类,一类为大学毕业生,这类青年文化程度高,但很多存在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眼高手低的问题;一类为职业院校和技校毕业生,这类青年多数有一技之长,就业形势较好;还有一类为学历层次低的农民工,这类青年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行业,如建筑业,一旦房地产形势不好,他们就会待业。
三是就业观念存偏差。许多青年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能去机关的不去企业,能去外企的不去国企.能去国企的不去私企,能留在父母身边的不去外地”等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不愿自主创业,有的一心热衷考公务员,有的对工作挑三拣四,脏活累活不愿干,技术活又干不了。这种就业观念使许多青年丧失了就业机会。
四是创业资金短缺。青年人刚刚走向社会,既没有资金也没有经验,要想自主创业,资金短缺是个大问题。即使有的家长帮助投入一些,但由于他们经验不足,往往成功率低,家长帮助投入的部分很多也成为年轻的代价。
此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也影响了青年人的就业。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一方面农村土地大量流转,很多农民将土地流转了出去,另一方面农村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这就更增加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促进青年就业的对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解决啃老现象,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经济,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就业岗位。从目前来看,促进青年就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思维,树立正确就业观
思想决定行动。青年不能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因此,解决青年就业问题首先必须转变思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中央反复力度的加大和八项规定的出台,公务员的收入透明化,行为受到一定约束,群众对公务员的青睐度降低,但绝大多数群众依然没有改变传统观念,就认为学而优则仕,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好职业,当公务员,导致每年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的热度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引导青年抛弃传统的就业偏见,树立劳动光荣,尊重劳动的思想,行行都是为国家做贡献,没有职业的优劣之别,只有收入的高低不同,任何人从事任何正当合法职业都应受到尊重。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调整就业观念,解决观念性结构失业问题。
(二)抓好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青年失业主要表现为技能性结构失业,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抓好技能培训,提高青年自身素质。
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社会不仅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需要大批受过职业训练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后备力量。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它运转机制灵活,办学紧贴市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赋予受教育者一技之长,有利于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能服务,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整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职业教育上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改革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面向社会、市场、企业和农村办学,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推动职教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促进人才供给与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对接;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二要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也是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各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社会职业分工日趋细化,现有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现代职业岗位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解决青年待业问题,必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加强创业辅导,鼓励自主创业
创业作为最积极的就业形式,具有拉动经济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作用。一方面,鼓励创业,有利于激活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创办更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多活力,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青年走自主创业道路,有利于在解决他们自身就业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因此,应发挥青年敢闯敢干的精神,加强创业辅导,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一要帮助他们学习国家和地方相关文件政策,了解国家和地方鼓励青年自主创业的政策规定。包括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小额贷款担保政策、创业补贴政策等。
二要带领他们向自主创业先进典型代表学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同时政府应成立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为青年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荐、政策咨询、创业见习、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后续跟踪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指导服务。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场所。
(四)发挥媒体作用,拓宽就业渠道。
信息不畅通是阻碍青年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相关部门应打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界限,培育和发展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青年就业市场,发挥新闻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加大企业用工信息发布力度。通过劳动力的供求信息的采集、发布、传递,实现双方的沟通,以达到双向选择、合理配置、安置就业的目的。尽快建立岗位供求信息网、青年就业信息库、青年职业介绍网络等,利用新兴的现代化媒体,进行全方位人才信息服务,使得人才信息的交流不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更加方便快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