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济新常态下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

2015-12-24 08:03姜立平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政工常态职工

姜立平

(青岛港(集团)港务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的发展期。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常态,是中国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经济要素相继高投入后的必然时期,也是一个常态的经济发展现象。外部投入要素的驱动力不断弱化,必然引导着企业将目光投入到内部创新创效上,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对于创新创效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引导、加强教育和体系建设成为国有企业应对经济新常态的破题之举。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导,立足于职工思想诉求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统一

目前,多数国有企业都已进行股份制改制,建立了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大锅饭”成为了历史,“小锅饭”却在很多国企甚至其它经济所有制实体中普遍存在。企业经营绩效不足,职工个体创新创效欠缺,归根结底在于职工思想引导不足,加强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引导至关重要。

(一)科学分析,把准职工思想脉搏

了解职工诉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思想引导的前提。笔者历时三个多月,利用调查问卷、职工座谈、单独交流等方式,对所在国企460名职工的思想诉求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图1可以看出,职工思想诉求是一个以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端点变量的正态分布图。“个人价值的体现”、“优厚的福利待遇”、“合理的晋升渠道”是职工比较集中的三项思想诉求。重点关注这三项诉求,就可以把准职工的思想脉搏。

(二)对症下药,满足职工思想诉求

在主张个性的年代,思想引导必须适应时代的特征,寻找个性与共性的结合点。职工思想的三大诉求确定以后,紧接着的工作就是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思想诉求,或是重点满足职工的主要思想诉求。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职工比较集中的三项思想诉求,也一直是国有企业所追寻和努力的方向。这体现了需求(个体诉求)和供给(企业满足)之间的高度契合。职工因个人业绩的突出而获得晋升,进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绩效;相应地企业会给予职工更多的薪酬,从而使职工的个体价值得到更好体现,进而创造更多的业绩。

(三)因势利导,体现职工价值取向

政工工作者要紧紧把握职工思想诉求和职工价值取向的一致性,通过思想引导,将职工诉求和职工价值取向进行有效结合。对职工思想的引导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断纠正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教育的偏差。若以力的三要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型,教育工作力度就是力的大小,思想教育原则就是力的方向,职工思想引导就是寻找力的作用点。在这里,职工价值取向和企业发展方向就是力的作用点。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个人价值取向和企业发展方向的统一

当前,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很多人都感觉这是已经过时、陈旧的东西,是“新瓶装老酒”。有些国有企业更倾向于感恩奉献教育和团队意识培养,但教育的方式方法陈旧,这是“老瓶装新酒”。想要做到“新瓶装新酒”,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深入研究,才能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旺盛的生命力。

(一)寓教于乐,增强教育形式的趣味性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取枯燥的说教,读报纸、学文件、传达指示、职工讨论发言等方式,这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首先应增强其趣味性,调动职工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达到教育的目的。笔者在组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中,导入了时下热播的知识性综艺节目“一站到底”的比赛模式,职工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气氛非常活跃。在“中国梦”主题教育中,通过采取“晒幸福生活”的照片征集活动,晒出自己的幸福生活,晒出自己未来梦想,将单一的说教融入趣味性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丰富载体,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在新的时期,交流的方式趋于多元化,教育的载体也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立体式、多层次的教育载体。要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文体活动中,冠以主题,赋予内涵,在文体活动的过程中,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的宣贯。要运用网络传播的载体,建立微信公众号,推广人气微博,定期推送动态,以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时代的气息,使职工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三)分类施教,达到企业与个人的一致性

职工的个人情况不同,存在年龄、文化程度、个体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差异。职工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采取适应职工个体需求的分类施教的教育方式是现实可行的。笔者以新进年轻大学生和普通技术老职工为例,按照文化水平、年龄结构、个性主张等三个主要维度进行方向性分类,根据不同的群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引导职工将个体的价值主张与企业群体的价值需求相统一。详见图2。

三、加强思想政治体系建设,立足于体系的可控、持续、有效运行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阵风、不是搞运动,而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常态需要,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建设和运行,使之可控、持续、有效,以发挥其推动职工创新创效的能动性,满足企业提升经营绩效的需要,进而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一)舆论引导,实现体系的可控运行

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加强舆论引导,不断校正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方向和可达到的效果,通过榜样带头、典型引路等教育方式,教育方向纠偏、消除不良萌芽等引导方式,教育成效展示、检查验收等检验方式,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舆论引导。

(二)制度保障,保证体系的持续运行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还是客体,都要制定规章制度,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保证体系的持续运行。一方面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政工工作人员,要理解他们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要坚决纠正政工人员对自己“可有可无”、“招人嫌”的错误定位,充分肯定政工人员的工作,理解他们的难处,关心他们的生活,建立切实有效的政工人员工作规章,激发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是作为教育客体的全体职工,要坚决杜绝职工对政工工作“吃闲饭”、“务虚工作”的错误认识,要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业务学习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的政工工作制度,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持续运行。

(三)分析改进,满足体系的有效运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应随着群体、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对教育效果的密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持续改进。对于教育体系的改进,笔者多采用鱼骨头分析法,详见图3。

笔者组织在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过程中,经过对教育效果的监测,发现远未达到教育成效。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个内容大类中的教材小类,另一个原因是人员大类中的授课人小类。教材枯燥,多是行业研究报告,脱离实际;授课人(政工人员)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对分析出的两个原因进行研究、改进,企业组织人员对于教材进行修改,多采纳职工的好建议,如融入企业相关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使教材密切结合企业实际。从职工中选拨授课人,结合工作实际来授课,更接地气,教育效果发生了很大改观。

四、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枯燥的日常说教,不是简单的制度规定,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系统建设过程。在其中,合理的思想引导是基础,有效的思想教育是根本,科学的体系建设是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完满地结合,才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需要。

[1]人民日报评论员.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N].人民日报,2014-08-07.

[2]王继勇.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3]吕发东.解析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

[4]许荣梅.论职工思想教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J].管理观察,2013,(32).

猜你喜欢
政工常态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