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忠明
(大庆油田测试技术分公司 大庆 黑龙江 163311)
MAC 系列多臂井径测井仪在套管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仪器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使用和维修等指标上优于国外同类仪器。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管变形越来越严重,直径为70 mm 的井径仪器(40 臂)经常遇阻,不能完成测井。研制小直径(Φ50 mm)井径仪器,方便仪器起下,极大地减少遇阻的情况。仪器在大庆油田采用二厂现场应用100 多口井,表明仪器能稳定可靠地工作,满足油田生产开发的需求。
仪器的结构如图1 所示,20 臂井径成像测井仪是一种接触式测量仪器,它由电路部分、电机驱动部分、测量臂总承及其位移传感器总承、上下扶正器组成。
图1 20 臂井径仪总体结构图
1.2.1 测井仪机械测量原理
20 臂井径成像测井仪是通过仪器的二十个测量臂与套管内壁接触,将套管内壁的变化转为井径测量臂的径向位移,通过井径仪内部的机械设计及传递,变为推杆的垂直位移;差动位移传感器将推杆的垂直位移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仪器使用的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机电转换器件,其输出电信号的幅度与其内部铁芯的位置成正比。每一测量臂都带动一个推杆磁芯,从而将测量井径臂的径向变化转变为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变化[1]。
1.2.2 测井仪电路工作原理
仪器采用双单片机结构,单片机2 负责控制多路模拟开关、信号预处理电路、A/D 转换器和锁存器,使仪器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变化值分时进入信号采集系统进行处理。单片机1 将单片机2 采集的信号进行编码、传输至地面采集系统。
井下仪器电路原理框图如图2 所示。
图2 井下仪器电路原理框图
20 臂井径成像测井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仪器外径:Φ50 mm 长 度:2 030 mm
耐 温:175℃ 耐 压:60 MPa
工作电压:120 VDC 工作电流:140 mA
测量范围:Φ51 mm ~Φ188 mm 分 辨 率:0.3 mm
井下仪器能可靠地工作,低压电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线性稳压直流电源在工作中发热量大,在井下工作时,稳定度不高,且效率很低。该仪器采用变压器降压型高频开关电源,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源的输出。能为电路板提供+5 V、±15 V 电源及传感器驱动信号。电源输出稳定,效率高,带载能力强,可在175℃的高温环境下长时间稳定工作[2]。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电源原理框图
20 臂井径成像测井仪采集二十个传感器的数据,需要数据分时进入模数转换芯片。把二十个信号分成三路,这样两次利用八选一模拟开关完成信号的排列。传感器输出的交流信号进入检波电路,完成从交流信号到直流信号的转换。该检波电路由运算放大器、电阻和电容组成,电路对信号衰减小,且有效地抑制噪声,能稳定不失真的完成信号转换。
20 臂井径成像测井仪传感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传感器的外壳上并绕三组线圈,三组线圈的一端接到一起为公共地。一组线圈输入正弦波信号,另两组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会感应出正弦波电信号,传感器中间有磁芯移动,则另两组线圈感应出的电信号大小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完成了传感器信号的拾取[3]。
20 臂井径仪传感器驱动电路采用恒流方式,电路由运算放大器、MOS 管、三极管、电阻和电容组成。温度的影响不会改变传感器驱动信号的大小。经过室内试验,传感器驱动信号在温度从常温到150℃时,传感器驱动信号没接传感器时(幅度为7.2 V)和接入传感器时(幅度为5 V)变化都不到50 mV,见表1 和表2。保证了仪器的稳定、可靠工作。
表1 传感器驱动信号没接负载(传感器)时实验数据
表2 传感器驱动信号接入负载(传感器)时实验数据
2.4.1 端面力平衡
常压状态下电机提供动力克服摩擦力、扶正器弹簧的弹力及测量臂弹簧组的压缩弹力,测量臂张开时,电机提供的力要小于测量臂收拢时需要的力。
2.4.2 传动总承
采用同轴电机传动,利用轴套、丝杠、轴承、传动杆及传动筋板传递动力,这种方式克服了齿轮传动仪器外径大的缺点。
2.4.3 测量臂及传感器位置
由于仪器外径限制,测量臂采用单圈排放,传感器及测量推杆采用双圈排放,这种方法优点是:仪器短;数据传递方便;密封可靠(可承受60 MPa 的压力)。
南5 -丁4 -724 井是采油二厂的一口生产井,2014年3 月对该井进行了测试,从图4 可以看出,在781 m ~787 m 处,套管出现变形。在782 m ~784 m 处20 个独立的测量臂曲线变化明显,而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化不是很大,说明该井为挫断变形,从多臂井径立体成像图上也可以看出该井段为挫断变形[4]。
图4 仪器在南5 -丁4 -724 井测井成果图
南6 -10 -630 井在968 m ~980 m 处出现变形,最大变形点为970 m,变形处最大井径132 mm,最小井径118 mm,如图5 所示。该井段为腐蚀变形,从多臂井径成像图和立体图上都明显反应出该井段的变形[5]。
仪器研制完成后,在采油二厂进行了100 多口井的现场实验,一次下井成功率达到99%。20 臂井径仪器的研制成功,克服了40 臂井径仪器外径大,下井成功率低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证明20 臂井径成像测井仪工作性能是稳定的、可靠的,它能准确地测量套管腐蚀变形程度,为监测套管的状况,延长油水井的使用寿命,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图5 仪器在南6 -10 -630 井测井成果图
[1]刘立志,刘存辉,张宗亮.40 臂井径成像仪器工作原理及其现场应用[J].石油仪器,2011,25(2):27 -29.
[2]王志强,肖文勋,虞 龙.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00 -425.
[3]张建军.AT ~+三臂井径仪与国产伽马仪、磁定位仪组合测井的实现[J].石油仪器,2006,20(1):75 -76,80.
[4]刘树峰.DCTS-43 电磁探伤和MAC40 臂测井仪在吉林油田的应用[J].石油仪器,2012,26(1):42 -44.
[5]宋 杰,刘建中,范玉霞,等.40 独立臂井径成像测井仪在套损检查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3,27(2):155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