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应适应新常态发展

2015-12-24 07:03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地球 2015年2期
关键词:常态补贴农民

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

近日,《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已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针对的一些重要问题,我介绍一下文件出台背景,以便能够比较顺畅的理解一号文件的基本内容。

农业形势总体良好 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2014年,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形势平稳向好,继续保持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年粮食产量12142亿斤,比上年增产103亿斤,增长0.9%。畜产品、水产品、蔬菜生产保持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比上年增加9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稳步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有序展开,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正在稳步推进,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在部署。

此外,还出台了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将出台关于国有林区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有林场的改革方案,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决定、农垦改革发展等文件。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全面展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新的成效。农村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和乡村治理。

我们当前农业发展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忧患,首先农业的生产成本在不断攀升 。这中间既有原有的因素,比如中国作为农业农口众多的国家,每个家庭经营的农业规模都不大,降低成本难度比较大。也有一些新的因素,比如投入品的价格上涨,劳动者的工资上涨。还有农村土地流转中支付相当多的土地租金。

从这些年来看,农业产量在增加,但总体上农民从每亩地上,尤其是种粮棉油这些产品,从每一亩地上获得的收益增加并不多,农民为了补偿收益,农产品价格必定会有所上涨。特别是从2010年以来,我们能看到一些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都有比较明显的上涨,比如对粮食来说,政府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如果拿目前的最低收购价和2010年的价格相比,小麦的价格大约提高了60%多,稻谷的价格差不多提高了100%,也就是六七年的时间。

价格不断上涨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就是和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相比,现在这些主要农产品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糖等价格普遍都高于国际市场,所以大家看到一方面国内的供给在增加,但需求增长得更快。另一方面,也看到进口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无论是粮棉油糖这些产品都在增加。之所以进口增加,除了国内有正常的需求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价格上去了,显得我们的农业竞争力不够。

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努力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就是文件出台的背景。

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一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来提高农业的科技进步,来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质量,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农业自身的结构。这次一号文件中大家特别关注的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既提供初级农产品,自又能对其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价值。同时还可以在农村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包括像旅游业、农家乐等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当然需要有一个过程,实际上各地农村农民都已经在积极往这方面努力。

比如一个简单的数字,旅游业的发展,这几年农村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去年一年到农村去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是12亿人次。这12亿人次意味着我们去年的全部游客中有30%是到乡村去旅游的。现在在有200万家农家乐,有10万个以上的特色村、特色镇。去年给农民提供的旅游收入是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旅游不仅仅会消费农产品,而且还带走一些加工制成品、手工业的制成品,并且农民就可以向游客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就能够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2015年一号文件一共32条内容中,第一条仍然是强调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积极的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结构的优化,来带动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产业融合

去年12月份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进行了非常全面和非常深刻的论述。整个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农业就是一种挑战。

在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的情况下,怎么保持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的力度,使农业能够健康的发展,这是在新常态下农业制定政策需要研究的问题。反过来,新常态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新常态下大家都更多的去追求整个经济或者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益,人们不太会关注GDP增幅的高低、产量的多少,而更多的关注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益。这样对于农业加快转型,完成它的发展方式转变,去更多的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中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在新常态情况下,很多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农民进城打工,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农民也会发现可能城里的机会还不如农村多。所以很多这样的青年农民会带着资金、技术、管理的能力,回乡去创业,这样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总体上来讲,进入新常态对每一个行业,对农业也是这样,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只要能够抓住机遇,在新常态的情况下,还仍然能够使得农业有比较稳步的发展,使得农业能够有更高的效益,使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更加复杂。我们过去以单纯追求产量为主,拼资源、拼消耗的农业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比较大的危害,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比如说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农业的面源污染问题等等,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同时也对农业自身的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制约。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文件主题就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五大部分,前三部分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重要思想。后两部分,深化农村改革是动力,农村法治建设为保障。文件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

进一步改革农业补贴制度

世界各国对农业都是允许补贴,发达国家可以补贴农业生产总值的5%,发展中国家可以补贴农业生产总值的10%。但是中国在WTO谈判的时候,最后谈的结果是可以补贴农业生产总值的8.5%,这8.5%是指在WTO规则中被称作黄箱补贴这一部分,就是根据面积、根据农产品的产量、价格对农业进行的补贴。

我们现在对农业的补贴问题,从效益上来看,要如何才能补贴到“刀刃”上,让补贴更好的发挥作用。总体来说,世界各国对农业的补贴趋势都是更多的向农民的收入做直接补贴,因为农民的收入不是根据某一个产品的产量、价格来进行补贴的,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已有的补贴怎么样更好的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农业进一步发展,我们要研究怎么样充分利用WTO规则所许可的制度来完善我们黄箱、绿箱和蓝箱补贴。在国际上综合运用这些补贴,使得我们的做法既能够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又不违反国际规则,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

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中央也好、地方也好,每年都会对农业的各种补贴适当的增加一定数额,现在各地做得比较多的是,把增加的这一部分补贴数额更多的用于能够实现规模化经营,向能够取得更好效益的新型的经营主体倾斜。之后则要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力、事权等等结合起来。但总来看补贴制度要进一步改革,使其更加完善,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也能够符合国际规则。

猜你喜欢
常态补贴农民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