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强
1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微小个人,在度过每一天的时候,也许从未想过,中国人均排放超过7.2吨,是全世界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
年初刚刚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其中明确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最近环保部也公布了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这也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
当前,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推动人们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一个以环保主义者自居的小小市民,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与环保、低碳、节能打交道,有很多快乐,也不乏忧愁,从每一天的许多亲身经历的小事情里,能折射出许多大问题。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停车困难,这些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有车族,而私家车的数量还在与日俱增。
我家住在燕郊,在北京内上班,也就是现在最火的“燕漂”。每天来回80多公里的路程让我迫切想买一辆车,但无奈的是,怎么也摇不上号!摇号买车是让许多人苦恼的话题之一,有人形容摇上号就像中彩票一样幸运。后来我得知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中签率远远高于普通燃油汽车,所以就转向新能源汽车的摇号池子,打算试试运气,没过多久我就如愿中签了,而且开电动车还能省下每个月的油钱,车价便宜,性能也不差。
然而,烦恼也不少。
尽管我国目前对电动汽车有优惠和扶持的政策,但是车型现在还太少了,缺少选择余地。为了找一辆心仪的车,我伤透了脑筋,也无奈地放弃了很多要求。
除了选车难之外,另外一个难题就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有些车型的满电续航里程不到200公里,这就让许多人觉得使用上不便。而更为现实的一个问题是,购买了电动汽车之后,到哪去充电呢?
我在网上查看到目前北京的充电桩只有九处,其中在四环以外的有四处,其他五处也有三处是在三环外,只有两处是三环内,比加油站的数量少太多了。买车的时候4S店工作人员告诉我,充电并不是难事,只要小区同意,同时车主有固定车位,他们就可以为我免费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而且在小区安装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也很简单。
购车三个月来,我充电花的钱仅仅不到500元钱,和传统汽车一个月动辄上千元油钱相比,确实省下了不少,充电设备的安装也似乎没有遇到太大的波折。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小区物业人员对加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问题保持很谨慎的态度,因为充电桩会占用小区的大量空间,同时对费用的结算和电表如何设计的问题,他们也并不很清楚。
新小区的停车空间紧张,老小区的问题就是走线难,如果使用家庭的220V充电,长时间充电缺乏管理,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
不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目前电动汽车在车型选择和附加设施上还有一些欠缺,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哪个新事物的推广没有困难呢?为了人们能够享受到北京的蓝天绿地,我相信今后电动汽车一定会走进更多家庭。
在燕郊这边,尤其是新建起来的一些楼盘都是“节能建筑”。当初看房子的时候,“节能建筑”也是深深的吸引着我,要知道光能可以说是最没有污染的一种能源。
我们都知道,传统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筒和面板是一体的,安装在屋顶。但现在好多小区预装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筒和集热面板是分离的,前者安装在居民阳台内,后者则悬挂于南阳台外侧,并稍许倾斜,使之朝向天空。有人称,这种挂壁式的安装方式,开发商称其为“创意”,避免将屋顶搞得杂乱,在售房之初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可入住后,我很快发现太阳能远不如宣传的那么美好。由于看见已有太阳能,所以我便未安装燃气热水器。可这个决定让我后悔至今:即便是夏天,水温也只比室温高一点点,根本没法洗澡,其他季节就更不用说了。无奈之下,我只能长期使用热水器的电加热功能,每个月电费都高达五六百元。原想 “节能”,没想到更费钱。事实上,小区里仍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住户已不多,站在小区里抬头望去,很多阳台内已不见了集热筒的踪影,绝大多数居民都改用了燃气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为何效果不佳?我曾经咨询过一名维修人员,他解释这种挂壁式安装的角度影响了集热效果;其次,安装在居民阳台,也限制了光照时间,尤其是楼层低的住户。两者影响下,使得热水器效果不佳。维修人员进行过测算,相比完全用电,太阳能热水器仅可节能40%,本身就需配合使用电加热,而传统的安装在屋顶的则可以节能80%。维修人员承认“热水器也就夏天能用用”。
事实上,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是有科学道理的。但由于装在屋顶不美观,所以在太阳能热水器并不多见,房管部门也不允许居民自行安装。“创意”虽然解决了美观问题,却违背了太阳能利用的科学道理,导致实际热能转换效果不佳。“节能”建筑的确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显然,不能为了节能而节能。一个家,实用、好用首先应该是第一位的。
作为一名环保人士,公共自行车也是我出行的一种常用方式。公共自行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污染、体量小、操作灵活、投资少、可达性好等,我认为积极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有利于促进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居民多层次的短距离出行以及不同出行目的需求,便捷、高效地集散客流,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也符合全民健身的生活理念。
3年前,北京街头出现了公租自行车的身影。今天,很多市民已经认可这些公租自行车,因为便宜又环保。据说目前全北京市共有2万5千辆公共自行车,766个租还站点。运营两年以来,为方便市民出行、打造绿色交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在租还车的过程中发现,好多的公共自行车存在车位不足、管理粗放、机器故障频发等问题。
平时短距离出行时,我总喜欢到路边租一辆自行车,1小时以内还车,不要钱。既环保,又锻炼身体。可最近的一次经历让我困惑了:我在附近网点准备还车时,看到有两个空闲的还车卡槽,可无论我怎么把车头的部位插进还车卡槽里,机器就是没反应。等我把车骑到下一个网点,到那一看,整个停车架竟然都没电,无奈我只好把车骑回自己家。等我晚上再还车时,只能交10元钱,因为租车超过1小时,每小时要收1元钱。
租车时如果遇到麻烦,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拨打客服电话,可公租自行车的客服电话“4001577157”要想打通却十分困难。
而且我发现,越是离地铁站或是商业写字楼近的地方,车越难租,也很难还。甚至不少租车人只能在租车前用携带的链锁把车锁到停车架上,然后再不停地拨打客服电话,说清楚情况才能免费。可是这样的车,必须租车人自己晚上再来清理,这期间别人就没法租了。我希望,管理部门能优化网点,根据历史数据,看看哪地方的租车人多,就给哪地方多配一些设备和车,只有公共自行车网点的覆盖要更加广泛,才能激发骑车人的热情。
另外,这些公租自行车一年到头扔在外面,风吹雨淋的,很容易坏,有的车链条都锈了。不知道相关部门能否给这些车经常维修,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还有一个困扰我的问题就是公共自行车只能在主城六区通借通还,郊区则不行。好多地方没有租还点,骑走了也没地方停。
不论现在还有多少欠缺和不足,我还是认为,每个市民都应该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履行呵护环境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环保和生态意识,一同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和水净的生存环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