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与难点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为例
肖海红1蒋瑞波1王兰洲2胡愈1
(1.河南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2.郑州测维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介绍建立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选择合适的建库软件,通过实例对数据库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针对数据处理和属性录入工作量较大等问题,提出批量录入登记信息、属性信息和数据批量处理的方法,从而提高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速度。以河南省新野县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项目为例,对上述方案和方法进行验证,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的信息化管理,达到了实时更新土地登记数据、动态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土地确权;数据库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5.006
中图分类号:TP392;F322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6-30
作者简介:第一肖海红(1979—),男,河南郑州人,硕士,中级实验师。
0引言
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是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等基础上,根据相关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起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1,2]。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关系到后续的土地管理、规划、登记、发证等地籍活动,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稳定性、安全性,数据库的共享性、扩展性、可维护性、可升级性等尤为重要。
地籍数据库建设是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结合我国及河南省的城镇与农村地籍调查现状,提出了完整的数据库建设方案和注意事项,并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地区为数据源,以吉奥弘图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完成了数据库建设工作。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为提高建设效率,保证数据库质量,针对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分析并提出了数据信息批量处理和录入登记信息属性的可行方法,并对数据建库软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建库方案设计与验证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登记规则》《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宗地编码规则(试行)》等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并结合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地籍调查、登记发证及相关调查表资料为数据基础,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及资料准备、创建数据库、土地权属数据处理与入库、扫描件入库等11个步骤。下面以河南省新野县数据为例简要分析和验证该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研究方向:3S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1基础数据及资料准备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边缘,辖8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共251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经调查,上述全部乡镇“权属无争议、界线清晰、面积准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14 227宗,面积共94 031.65公顷,共划分为17个地籍区、376个地籍子区,以街坊为单位组织数据入库,部分地籍索引图如图2所示。
相关资料包含地籍调查表、法人信息(包含基本信息表、身份证复印件、证明文件等)、外业影像资料(包括人民政府通告照片近远景、归属状况公示照片近远景、地籍调查结果公示照片近远景、土地登记审核结果公告照片近远景等)。
1.2数据库创建
首先创建空的MDB数据库,分别为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文档数据库[3,4]; 然后利用数据库管理工具建库, 对已经创建的数据库表结构进行初始化。属性数据库主要存储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权属调查、宗地权属审批、宗地来源证明等数据;空间数据库主要存储土地利用数据(即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以及地类界线等)、土地权属空间数据(即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等);文档数据库主要存储跟土地权属有关的文件,如宗地相关的扫描文件、影像文件等数据。由此建立图形、属性、影像合一的地籍空间数据库,便于全县范围内的地籍管理。
1.3土地权属数据处理与入库
集体土地权属数据处理与入库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外业数据转换;所有权宗地分层,属性赋值;所有权界址点、所有权宗地拓扑检查和数据处理;行政区划代码赋值;宗地编号、统一编号;宗地数据入库和检查;地类界线的生成;数据库中所有权数据的修改;属性入库和扫描件入库等。该过程较为繁杂,每录入一个完整的单元数据,都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对比,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1)外业数据转换是把外业数据按街坊组织好后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新野县外业采集数据为CAD格式,需要对数据分层和赋值处理,获取标准宗地层,在转换过程中会有属性信息丢失[5]。因此,需要对比原始数据进行检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所有权宗地分层、属性赋值是在所有权宗地检查处理、入库之前,对其行政区代码、所属行政村代码、所属行政村名称、坐落单位代码等信息赋值。此步骤应保证所有代码的唯一性和非空性。
(3)所有权界址点、所有权宗地进行共点检查、拓扑检查和数据处理。如果存在错误,数据的修改以外业调查资料、最新影像、权属资料等为依据进行。
(4)行政区划代码赋值:将地籍子区的行政区代码赋值到所有权行政区代码,检查是否存在空值并进行修改,确保所有权宗地上的行政区代码、权属性质值均正确。
(5)宗地统一编号包括原土地二次调查的地籍号和宗地统一编号两部分,按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自动编制所有权宗地代码。如果外业已有宗地编号,并且地籍子区内不重复,可以将所有权宗地预编号或者注记的编号赋值到所有权宗地的宗地编号上。同时,对争议地编码进行手动修改。
(6)宗地数据入库和检查:将所有权宗地及界址点同时加载,拓扑、属性检查通过后,执行数据入库。完成数据入库之后,加载数据库中的界址线进行拓扑检查,正常结果应无任何拓扑错误,如有错误则说明所有权宗地、界址点有错误,返回进行检查。
(7)属性入库是根据地籍档案资料以及本次调查成果,将每一宗地的权属来源资料、申请、调查、审批和发证等登记过程中的属性信息输入到数据库中,并与空间数据相互对应。
(8)扫描件入库主要包括单宗挂接和批量挂接。扫描件的内容包括: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申请书、归属状况证明、指界通知书、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等。这部分内容较多,通过程序批处理进行,在2.2中详述。
1.4成果提交与输出
最终提交的建库成果为河南省新野县农村土地所有权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表格成果、地籍档案资料、数据库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影像成果等。
(1)表格成果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争议情况汇总表、宗地登记发证情况汇总表、宗地基本情况表、宗地数量及面积汇总表、宗地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土地权属争议基本情况表、土地所有权人宗地基本情况表。
(2)地籍档案资料即所有的扫描文件,包括地籍调查表、指界通知书存根、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地籍调查结果公示、通告、土地登记审核结果公告等。
(3)数据库成果主要有数据库标准包VCT文件、权属单位代码表、元数据和原始数据。
(4)图件成果包括标准分幅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宗地图、乡级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图、所有权权属争议分布图。
(5)文字成果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数据库建设报告、监理报告、县级自查报告、市级核实报告、省级核查报告等。
(6)影像数据包括二调影像资料、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界线等。
2数据库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
数据库建设的基础是数据。土地权属数据的处理和录入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工作量较大且易出错。因此,快速、高效地处理和录入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新野土地确权数据入库项目中采用了批量数据信息入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了数据出错率,对于处理大量数据具有很明显的效果。
2.1批量数据信息入库技术
批量数据处理主要包括界址点和界址线的拓扑关系构建、登记信息批量入库、批量更新所有权界址线中指界人信息、所有权冗余数据删除等。
(1)对界址点和界址线的拓扑关系进行批量处理。由于数据量较大,则当界址点和所有权界不吻合时,可利用ARCGIS构建拓扑关系来处理微小容限点位不一致的问题。构建拓扑时将一定容限范围内的点吸引到一起,同时可根据添加的拓扑规则检查数据的拓扑错误。
(2)登记信息批量入库。以所有权宗地对应的调查表为依据,构建EXCEL模板,以EXCEL文件批量录入登记信息功能。
(3)批量更新所有权界址线中指界人信息。所有权界址线中指界人信息是地籍调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EXCEL文件中将宗地代码号与其权利者法人姓名做好对应关系,登陆PQSQL,在SQL窗口中利用Update命令批量完成更新。
(4)所有权冗余登记信息数据删除。在空间数据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冗余数据,如空间数据的更新会导致属性数据的不一致、在属性数据库中主表(如权属调查表tddj_QSDC)的更新会导致从表(如权属审批tddj_QSSP、调查权利人tddj_DCQLR等)的不一致,因此需要将这些冗余信息删除。
2.2扫描件批量命名及批量提取图片问题
新野县全县所有权宗地共有14 227宗,即14 227份地籍调查表。每宗地扫描件的内容包括: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申请书、归属状况证明、指界通知书、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界址点成果表、宗地图、审批表等14种类型。其中界址点成果表、宗地图、审批表可以不通过扫描来获取。界址点成果表为Excel表格,审批表为PDF格式,宗地图为VTM格式,这些都可以批量转换为图片来获取扫描件。而其他需要通过扫描来获取。由于扫描文件内容和宗地数量都比较多,因此扫描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
扫描文件的命名必须按照宗地编号来确定,例如411329001001JA00001。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扫描一块宗地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工作量相当大。同时,有些材料并不是单宗所需要的。其中,指界通知书、身份证明书、身份证复印件、地籍调查结果公示近景一个组是相同的。归属状况证明、归属状况公示近远景、地籍调查结果公示远景则是一个村都是相同的。重复扫描这些文件则是很大的浪费。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重复率,通过程序来控制扫描,由程序自动创建文件夹并命名。另外,对于多宗地通用的扫描件通过程序控制使其在一次扫描时放进所有需要的宗地文件夹。该程序解决扫描文件的自动命名问题,大大地减少了工作量,避免重复工作,为数据库的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2.3其他问题
数据建库采用吉奥软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利用吉奥软件输出宗地图时,界址线边长注记、界址点注记压盖情况非常严重,相比同类型的苍穹软件效率较低。
(2)吉奥软件修图功能不够完善,标准分幅图、地籍图等图件成果达不到项目要求,且在整饰过程中许多功能无法得以实现,需要借助ArcGIS软件完成整饰工作。
(3)在空间数据处理中修整图斑时,系统会自动退出,必须修整一部分就进行数据入库。对于已修整好的图斑,入库之后会有一部分图斑丢失。
(4)将图层数据的属性数据导出Excel表格时,当数据量超过65 536条记录时,无法正常导出,说明吉奥软件的某些功能在大数据量时无法完成。
(5)入库前数据处理过程中,图形之间的共点问题无法进行批量处理,需要技术人员手动操作完成,影响工作效率。
(6)数据入库过程中界址点重排过程比较缓慢(入库计算机配置很高),新野县数据需要12个小时才能够完成,而当发现问题时,则需要重复操作该过程。
3结论
结合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对数据库建设软件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在数据库属性录入阶段,找到了数据批量处理和登记信息批量录入的方法,在资料扫描阶段,通过程序批量创建文件夹并命名,为数据库的建设节省了较多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海量数据处理速度。同时,总结了部分吉奥软件系统的常见问题和处理办法。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且十分复杂的工作,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地籍档案数字化,实现对登记发证成果进行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对土地登记数据进行动态管理,今后还应充分发挥这项成果在国土资源规划、耕地保护和利用、执法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金林,叶爱东.ArcGIS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遥感信息,2014,29(5):114—117.
[2]苏小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研究[D].抚州:东华理工大学,2013.
[3]陈红艳,于晓峰,李晓燕.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发展趋向[J].测绘通报,2010,(07):65—67.
[4]李天文,张友顺.现代地籍测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刘昌勤,廉永海,侯刚栋.现代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4):89—91.
责任编辑:柴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