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农对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本溪县为例

2015-12-24 10:55:36刘军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本溪县林农意愿

刘军

(本溪县林业局,辽宁 本溪117100)

林农对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本溪县为例

刘军

(本溪县林业局,辽宁 本溪117100)

本文以森林保险及需求意愿等为理论基础,定性分析了农户对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以辽宁省本溪县2个乡6个村的60位农户为调查对象做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本溪县林农森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县林农家庭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拥有商品林对森林保险的需求呈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对森林保险的需求意愿存在负面影响。

本溪县;林农;森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

森林保险起源于欧洲国家,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我国最早开展森林保险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辽宁省拥有集体林达600多万hm2,占全省林地面积的86.5%[2]。本溪市是辽宁省集体林改首批试点城市。本溪县隶属辽宁省本溪市,2010年本溪县集体林权改革得到全面发展,全县对10万hm2山林进行森林保险,其中国有林3.33万hm2、集体林6.67万hm2,保费总额240万元[3]。

目前,关于森林保险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外国森林保险发展及启示和对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的分析[4-5];微观的学术研究则多聚焦于农户森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森林保险的补贴效率分析等[6-7]。鉴于本溪县林改经验的不断丰富,本文以本溪县的林农为研究对象,探索农户对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以辽宁省本溪县为调研区域,主要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来对研究样本进行选择,并辅助于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根据林业生产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对样本进行筛选,而乡镇、村和农户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数据主要通过2012年5月底的入户问卷调查收集,共发放调查问卷65份,剔除漏答或错误信息的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60份。针对本溪县的抽样主要应用目的性的采样方法,对2个乡镇、6个村和60个农户的采样主要通过随机性抽样方法得以实现。

本文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农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受访农户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首先,从被调查农户的年龄来看,样本的年龄主要集中是3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9岁,被调查的农户年龄最长的是57岁,最年轻的仅有23岁,可见年龄跨度不大。从被访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65年,平均文化程度是初中,未见本科及以上学历,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样本的家庭平均劳动力人数是1.88人。农户家庭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等,农户家庭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平均值为33.3%。具体分布数据见表1。

2.2 林地经营基本情况

被访农户家庭只有公益林的32个,只有商品林的家庭14个,既有公益林又有商品林的家庭14个。在被访的60位农户中,近5年内家庭经营的林地都有受灾经历,其中遭受鼠灾的农户最多,占总体的93.3%。对于灾后恢复生产,91.7%的农户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但有农户通过购买森林保险或者贷款等方式来解决灾后恢复生产问题。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农户在灾害发生后,有很大一部分期望通过贷款来恢复生产,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抵押,贷款这种方式没能实现,具体见表2。

2.3 被访农户对风险和保险的认知

表1 受访农户人口统计学特征

表2 林地经营基本情况

农户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子女教育是最普遍的问题,其次是自然灾害和老人负担,可见,自然风险对农户生活影响程度还是很高的。经调查,农户认为现实生活中最担心的风险是医疗保险,而市场波动价格带来的风险最低。因此,受访农户投保最多的险种即为医疗保险,而被访农户均没有购买过农业保险和森林保险,可见农业保险和森林保险在农民的生活中推广度不够高,具体见表3。

表3 农户对风险和保险的认知

表4 农户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

表5 自变量及定义

表6 回归结果

2.4 森林保险需求意愿

从表4可知,农户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不高,调查发现高达61.7%的农户不了解森林保险,且没有农户非常了解森林保险,通过访谈得知,农户了解森林保险的主要途径是当地政府宣传。由此可见,政府需要加大对森林保险的宣传力度,同时应该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

在调查中农户都有投保意愿,其中有83.3%的农户期望森林保险保的灾害类型包含鼠害,这主要是与当地实际近5年受鼠害发生频繁有关;没有农户选择投保于雹灾,说明本溪县雹灾发生率低。农民对投保项目的选择集中程度较高。

3 农户对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模型选择

农户对森林保险的需求意愿有两种:愿意购买和不愿意购买,即为(0,1)型二分类变量,因此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需求森林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p为愿意购买森林保险的概率,1-p为不愿意购买森林保险的概率,β0为常数,xi为解释变量,代表农户对森林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β1、β2…β7是各自变量的系数;μ为残差。

模型的解释量主要选取受访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劳动力人数等指标[8]。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对各自变量的影响方向做出预期。具体见表5。

3.2 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Logistic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是否有商品林”和“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进入模型。回归结果如表6。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农户参与购买森林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变量“家庭劳动力人数”和“是否有商品林”在1%的水平下为显著性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和“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在5%的水平下为显著性影响因素,说明这些变量对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有商品林”以及“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与需求意愿呈正相关,“家庭劳动力人数”与需求意愿呈负相关,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相一致,而“年龄”、“是否有公益林”对需求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并针对结论提出部分政策建议。

(1)对本溪县林农对森林保险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农户参与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高达100%,然而没有农户购买过森林保险,由此可知森林保险在本溪县林农中知名度不高。因此,必须先使林农了解森林保险的益处,在此基础上,森林保险才能得以有效推广。可以通过政府宣传和借助媒体力量等方式来加大对森林保险的宣传力度。

(2)对农户的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家庭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有商品林与森林保险需求意愿呈正相关,家庭劳动力人数与需求意愿呈负相关。因此,若要使得森林保险有效地在农户生活中发挥作用,需要增加农民的受教育年限,扩大林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让林农能够全面了解森林保险。

[1] 王丹,陈珂,刘军,等.我国森林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8-41.

[2] 雷茜,张广胜.集体林权改革后森林保险发展问题与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28-32.

[3] 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局.本林字(2010)39号《关于申报本溪满族自治县2010年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的请示》.

[4] 王锦霞.澳大利亚森林保险发展及启示[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01:89-92.

[5] 陈玲芳.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38-41.

[6] 谢彦明,刘德钦. 林农森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492户林农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05:419-422.

[7] 高阳,赵正,段伟,等. 基于林业自然灾害的农户森林保险需求实证分析——以福建、江西、湖南、陕西4省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14,04:92-96.

[8] 杨琳.浙江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意愿分析[D].浙江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责任编辑:杨婷婷)

表6 不同栽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

2.6 不同栽植模式经济效益对比

表6为不同栽植模式经济效益对比。根据2008年市场价格测算,宣木瓜×茶树混交林的全年效益与单植茶树相比可增加经济收入1 677元/667m2,与单植宣木瓜相比可增加经济收入1 070元/667m2。

3 结论

宣木瓜×茶树混交栽培模式中,通过对茶叶的施肥、灌溉、除虫、采摘等措施增加了对宣木瓜的抚育管理,使得宣木瓜的生长量、品质、产量得到提高,增加了宣木瓜的经济效益;而茶树也因混交木瓜使林分光照强度减弱,相对湿度增加,整体温差减少,改善生长环境,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因此,瓜茶混交栽培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林分和土壤结构,提高宣木瓜和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提升林分生态效益;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建议该模式可以作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凤琴.木荷和茶叶林带生物防火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87-188.

[2]王恒明.栗茶间作对北方茶树生长及绿茶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5,26(2)139-141.

[3]陈佩,杨知建,肖润林.遮阴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园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11) 5604-5605.

[4]刘玉英,徐泽,罗云米.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南农学报. 2010,02.

[5]叶乃兴.茶叶品质性状的构成与评价[J].中国茶叶.专题. 10-11.

(责任编辑:杨婷婷)

Stud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Forest Insurance Need by Foresters——A Case Study of Benxi County

LIU Jun
(Foresty Bureau of Benxi County,Benxi 117100,Liaoning,China)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forest insurance need by foresters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orest insurance and its demand will.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made on 60 peasant households as respondents from 6 villages in 2 townships.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forest insurance need by foresters in Benxi County were analyzed with Logistic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forest insurance need were the education levels of the forest households'decision-makers,proportion of forestry income in the household income,their degree of comprehension on forest insurance and ownership of commercial forests while the negative factor was the household labor force.

Benxi County;Foresters;Forest insurance;need;Influence factors

F326.2;F842.6

A

2095-0152(2015)02-0029-05

2014-12-31

2015-04-13

刘军(1967- ),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经营。E-mail:bxxcyb@163.com

猜你喜欢
本溪县林农意愿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辽宁省本溪县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浙江林业(2016年5期)2016-11-30 11:35:49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48
本溪县现状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特别策划:走,到本溪县去
今日辽宁(2015年10期)2015-04-07 23:35:00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14年5期)2014-08-20 10:08:16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