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一重要论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内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起了转变,随之人们的思想境界也应大提升,以适应新时代、新使命的新要求,十九大报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遵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要从校园抓起,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爱党爱国爱家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動自觉。学校和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本人从两个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平台,让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有的放矢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必须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发挥其阵地作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让他们参与教育,参与管理,参与评价。一是建立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管理机构。对照核心观教育标准内容的有关要求,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衣着言行进行监督,禁止一切有悖于核心观内容的任何不文明行为。通过由学生来管理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的民主性,激发学生参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二是制定全年活动计划,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亲情假日,感恩父母”、“清明节文明祭扫,孝敬长辈”等等一些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制定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尊重学生自评,鼓励家长和村(居)委会参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对表现突出的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并使其道德行为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都能得到肯定和褒奖。
二、设计载体活动,让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
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让青少年深刻领悟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一是在专项教育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计划,落实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教育报告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发挥思想政治课优势,通过座谈、主题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图片展览、爱国主义电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形成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习惯养成教育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矫正,促进学生形成基础道德观念,并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自身的心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培育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传唱和传统文化学习交流,通过“诵读一熟记一理解.提升”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开掘智慧、洞启德性,培树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