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思远
摘要:高等院校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和谐校园既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大学重要的历史任务,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客观条件和必要因素。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高校 共青团 建设
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从高等院校的情况看,高校的团组织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党组织在高等院校团结青年、引导青年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渠道,是高校党的工作的生力军、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力军,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就离不开高校共青团的参与,高校共青团也必将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性文章较多,但与和谐校园建设相关的深入研究基本没有,还是比较缺乏的,在这个方面的探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本文试图对这一课题作深一步的探讨,较深入地研究高校共青团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探索高校共青团在新形势下建设和谐校园的新思路、新作为,希望能对新环境下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对和谐校园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运用和谐社会有关原理和共青团理论,结合高校共青团实践,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实证调查,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和谐校园的内涵和特点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设和谐校园是现代大学重要的历史任务。第二部分从共青团肩负的历史使命谈起,从团的性质和历史中总结了共青团在新时期肩负的光荣使命,说明了高校共青团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详细分析了共青团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担负的具体职责,并就建设和谐校园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進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对高等院校和谐校园建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行为、诚实守信等精神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方面问题学生、毕业生等大学生特殊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对网络环境、社团环境、公寓环境等校园内特殊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较全面地剖析了和谐校园建设的阻碍,分析了原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中发现的问题,从高校共青团的角度和工作范畴出发,提出了共青团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就业工作等为有效途径来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工作、大学生贫困生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共青团先优表彰工作等为有力依托来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用团支部为落脚点来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探索了高校共青团在新形势下建设和谐校园的新思路、新作为。各行各业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作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邀请社会知名青年企业家到学校参加创业论坛或讲座,或者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用自己的创业经历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经验,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有效依托共青团的活动载体,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能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但是仅限于少数学生参加,并且主要以比赛为目的,不符合多数普通学生的创业实际。高校共青团应该有效依托共青团的活动载体,提高广大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继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联合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后,部分高校又进一步将素质拓展教育学分制,将学生参与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科与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等以学分的形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促使学生参与到高校共青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全力发挥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保驾护航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实践,青年大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当创业灵感产生时如果没有一定的创业实践去推动,这种创造力就是无力的。共青团可以利通过高校团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来提高团工作水平,丰富团活动内容来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内部各院系之间也需要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开拓视野、集思广益。通过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不仅增进了院系之间的情感,增强了凝聚力,而且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拓宽了思路。加强广大青年团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了解团员心理的想法和生活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团员青年。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工作水平的同时增加团员青年之间的情感认同,增强其集体意识,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