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2015-12-23 09:30吴秀丽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吴秀丽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如何改善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策略,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困惑中不断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新一轮课程理念下我该如何进行教学创新,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1、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含义主要包括三点。(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且有尊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2)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给予及时引导;(3)学校并不单是丰富学生知识的场所,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同情心理。

2、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2.1灵活增设课堂活动,引入小组探究教学,增加课堂趣味

性教师应明确,趣味性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体会学习乐趣、增加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投入度,以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魅力,因此,教师在推进趣味化教学的同时,应该实现趣味性与启发性高效融合,使数学课堂发挥本身教学职能之时,更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力。然而,传统数学教学中,课堂形式过于枯燥,教师往往扮演着学生学习发展“决策者”角色,忽略了学生发展主观因素,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课堂模式,合理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明确,教学活动是促进新课程教学积极推进的有效辅助,合理有效课堂活动不仅能够增加数学趣味性,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灵活增设课堂活动,丰富教学过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基础能力,合理引入小组探究教学,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推进趣味化教学。

2.2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因素,也成为高质量教学的组成部分与评判标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有效融合能够高效拓展课堂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学增加丰富乐趣。传统教学中由于缺乏信息技术,教师依赖于板书进行辅助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師更需要通过推理展示、演练展示等向学生讲解知识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定理概念等,然而,这种板书形式容易造成视觉混乱,不利于学生系统化学习,难以维持学生专注精神。因此,教师应大胆改革线下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板书化教学,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视频、音频、PPT等丰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过程。

2.3创设数学情境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在于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以《升与毫升》这节内容的学习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容量单位的含义,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情境:爸爸和叔叔比赛提水,在相同时间内爸爸提了三桶水,而叔叔只提了两桶水,那谁提得水多?这时学生自然能够说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实际操作的环节,即为学生提供容量相同的水壶,之后再分别将水倒入大小不同的杯子中。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对容量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4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教学应是从简单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的从事数学活动,学生从单独的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呢?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会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学习策略。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我是这样引入“体积单位”的。课件出示两个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长方体,让学生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有的学生说一样大,有的学生说不一样大,争论非常激烈。学生不能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怎么办呢?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并经历了观察、类比、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课件演示),所以要比较物体的大小,需要一个统一的单位,从而引出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一体积单位。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5转变数学讲评模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讲评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影响着教学质量与实际效果,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倾向于采用教师主导这一单一化讲评模式,学生难以高效参与进讲评环节,不利于丰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体验。鉴于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转变数学讲评模式,灵活开展学生主导讲评、多元化讲评,为学生提供学习新鲜感,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期待。例如,在讲解数学题目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不给学生正确答案,将学生分组,引导各组学生合作讨论探究题目答案,教师请各组将其探究答案写于黑板上,并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各组不统一答案,之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引导各小组根据其探究情况、结合正确答案深入题目之中研究,教师可以任意选定题目并请小组学生上台讲解,台下学生仔细听,并在发言学生回答完之后进行评价补充,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补充细化教学。这样,通过多元化讲评教学,教师高效改革传统单一枯燥讲评模式,给予学生丰富自主探究乐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思维能力提升。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已为我们指出了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着力点,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金秀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6):41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