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志刚: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2015-12-23 09:30曲志刚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学特点小学体育策略

曲志刚

摘要:小学体育是小学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也是对学生成长非常有益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和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提出了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策略。本文将推出一项相对全面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小学体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特点 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策略

新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推广将会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组织教学,从而改变落后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大大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这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师的责任。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启示,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体育的特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

1、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1.1教学目标的双重性

小学体育的目标是双重的,不仅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1.2教学有针对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具体教学,因材施教,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1.3教学内容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但不能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心理负担,还会让学生厌倦体育课。同时,体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体育的科学性,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质做出适当的安排,使学生能够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增加运动量。

2、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教学方法

2.1创设快乐教学情境,实施趣味教学

过去,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导致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持续下降,导致体育课程的无效。随着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体育教育的特点开始了适当的教学。以兴趣为例,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跃的时代。创造有趣的教学活动肯定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小学体育课程产生足够的兴趣,满足学生对好奇和快乐的需求。由于年龄的限制,许多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理性,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起点,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相对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热情。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以发挥良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紧密沟通,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持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友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必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2.2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上面,教师一味的向学生讲解体育知识,而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收体育知识,体育教学课堂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比较差,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差,学生学习效率低。这样比较死板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是及其不利的,为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完善体育的教学方法,从小学生自身实际状况出发,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进一步结合体育教学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不断的培养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来更好的带领他们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不断的改善自身体育教学方法,提升自己体育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实心球”体育教学时,在教学课堂上面总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掌握实心球的握法,为此在教学课堂上,我根据小学生实心球的学习状况改善了一下传统的实心球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情绪,对学生细心讲解,耐心教导,在教导完毕之后,让学生一个个进行训练,以此来帮助他们掌握实心球用法,掌握更多的体育技巧。在开展“踢毽子”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群体性踢毽子的教学方法,以此来锻炼学生踢毽子的能力,使他们参与到群体教学活动之中,在学习踢毽子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集体意识。

2.3落实游戏教学,增加体育趣味

兴趣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一味助推器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兴趣也是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驱动力。为此家搜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在教学课堂上面创设特定的体育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除此以外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还可以利用趣味的体育游戏来展开教学,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既可以利用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来不断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同时还能够利用体育活动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一举两得。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身体素质等状况来为他们设计一些比较趣味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以此来增加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游戏化教学,以此来增加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进行小学体育足球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对抗性特征的趣味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款“足球赛跑”的趣味小游戏,在游戏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四个人一组,进行小组比赛,给每一位小组成员分发一个足球,让小学生带着足球进行跑步比赛,使学生在足球比赛中熟悉足球,感受参与足球活动的乐趣。在进行跳绳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跳绳游戏,比如“花样跳绳比赛”或者全班“跳大绳”比赛来增加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之中。

结语:

小学体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师应掌握小学体育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材施教。同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不仅能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还能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明光,對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1(05).

[2]鲁莽,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良好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

猜你喜欢
教学特点小学体育策略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