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5-12-23 09:30王成艳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重要性小学语文

王成艳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与互动,都需要学生大量的累积语文知识信息,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形成独立的语文思维意识,并能够在不同的体裁下,自主阅读获得感悟。而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有限,仅阅读教材内的文章难免有些顾此失彼,获得知识的空间较为狭隘,需要拓展课外的阅读内容,延展阅读知识面,从宏观的视角展开阅读的分辨,基于小学阶段,打开学生认识新世界的大门,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 教学 重要性

引言: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也是学生汲取知识、增强智慧认知的必要途径,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意识都较为浅薄,通过阅读情感意识的迁移,从旁观的视域走向主观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触发心灵的互动,衍生更为有趣灵动的语文氛围,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和自主意识,借助课外阅读填充学生的不足,消除认知的障碍,在文章哲理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外阅读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课外的时间里由学生自由的分配阅读任务,如果他们始终被动的学习和思考,不能主动参与阅读理解,那么课外阅读的推进就受到掣肘,因此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他们可以选择喜欢的读物,没有教学任务的束缚,学生阅读起来津津有味,潜移默化的对于阅读形成了渴望心理,阅读成为学生课后的消遣,彼此之间互动娱乐的方式,阅读也就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连带着学生在课内的阅读分析上,也更具热情。

2.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模块,是教学的基础环节,学生只有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并结合自己独立的感悟展开联想,才能够拓展语文的想象视野,形成创新感悟,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他们学习中眼界狭窄,也難以促进其思维发散,课外的阅读填充,可让学生短时间的认识不同的体裁表现手法,形成阅读的深刻记忆,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展开阅读思考,吸收阅读的精华累积自己的文学素材库。

3.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小学生贪玩好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缺乏主观能动性,课外阅读学生的积极性先相对较高,他们可以通过阅读获得内心的满足,阅读故事感受世界的奇妙多姿,阅读科普读物,理解万物科学定律,不仅在阅读中学生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形成独立的阅读习惯,并且在语文的相关知识探究中,也可以逐渐的形成主观思维,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累积展开讨论,他们的信心充足,学习的动力较强。

二、如何提高小学课外阅读的效率性

1.展开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教师在班级中设立“读书角”,将图书馆的名著、书刊等放置于读书架上,这样可以方便学生随时取用,课余时间交换阅读素材,课外阅读虽然较为轻松自由,但也容易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可定期展开阅读活动,利用每个星期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利用游戏的形式展开阅读竞赛,通过趣味的总结形式了解学生近期的阅读情况,也可以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优势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加你追我赶的参与到课外阅读当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例如:考察学生的词汇累积量,展开成语接龙、诗词大赛等游戏,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展开看图说话、你比我猜游戏,考察学生阅读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立以作者、写作风格为主题的竞答游戏,说出一条加一分,可独立参与竞赛,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组内的讨论比赛,活动的最后10分钟供学生自然提问,学生可以结合近期在阅读中遇到的难点提出问题,由其他学生来尝试解答,还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读物,并说明读物吸引人的原因,这样的活动形式较多,还需要教师善于挖掘,从学生的喜好点诱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营造平等自由的阅读空间

尽管在课堂上学生的成绩高低不一,理解水平参差不齐,但课外阅读中学生各有心得体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让学生在平等自由的阅读空间中找到自信,互相敦促进步。例如:教师可在班级的公示栏里,贴一个阅读进度表,以一本书、一篇读后感等为商定指标,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写出一篇读后感,就可以在公示栏里对应的名字上面贴上一个小星星,可指导学生围绕某个人物来写,或者模仿文章的描写手法写一段自己的创意联想,学生准备一个课外阅读笔记,教师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写出评语,给予学生鼓励,学生在如沐春风下激发出阅读的潜能。

3.实施情景教学模式

教师可衔接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自由的阅读之余,去浏览一篇与教材相似的某文章,或者能够给予学生启发的某本书,在学生集中化的课外阅读上,就可以施行情境模式,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该文章相应的影片、动画场景等,或者将书中的内容利用图片搜集的形式制作成幻灯片,还可以指引学生课后自主制作书签,将能够激励自己阅读的名言写在上面,在情境中,在自我心理暗示下,形成每日一读的习惯。

4.分角色课外阅读并展示

对于长篇累牍的文字,学生难免会先入为主的感到腻烦,教师可定期展开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代入故事的角色本身,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也可以在饶有兴趣的情况下,或者是儿童节等表演类目中,填充角色扮演模式,让学生以阅读的内容为剧本,编创出故事更多的信息,可以改编、续写、恶搞等,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协同学生拟定场景,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让有才艺、有想法的学生将阅读编创与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突出课外阅读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搭建了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课外的阅读积累更是强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意识和思维能力,教师应结合阅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游丽丽.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2 (2):15-16.

[2]汪芳.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文摘版,2013,13(103):186-190.

[3]潘国相.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3( 13):219-200.

[4]庞兆文.试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 04):89-90.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重要性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