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5-12-23 08:29杨俊秋
魅力中国 2015年1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探究

杨俊秋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和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而能力的培养起始于学生自小的幼儿教育。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小学的教育教学领域当中,让信息技术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的音频、视频、影像资料、动态课件等学习资料,都能提升数学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主要关注的问题。数学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可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要在上课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把宽松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够调动学生“情感参与”的情境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创设调动先前经验、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探究氛围,提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同时,要通过“创设情境”来生成一个学生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要实现“由生活现实到生活问题,再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过渡。其落脚点是数学问题,也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

二、借助信息技术、探究发现,呈现学生思维过程

这一环节也就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我们可以继续发展故事情节或再创设其他情景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

(一)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验平台,供其实践操作、探索、发现。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学生对于1小时=60分的概念很模糊,于是我用CAI课件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小格,分针刚好走一圈的动画,使抽象的时间概念清晰起来,学生清楚地看清时针、分针的变化,轻松地理解l时=60分的概念,缩短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架起了桥梁。

(二)借助信息技术,把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所熟悉的情景,使数學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若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真有趣,学习真有趣,数学真有趣。例如:学习“在购物中的学问”这一内容时,从课前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商场购物、调查的实践活动入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在获得学问性知识的同时获得体验性的知识,如怎样了解和比较价格,货比三家,少花钱多办事等;获得方法性的知识。然后通过电脑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梳理来获得综合性的知识。较好地落实了实践活动课应遵循活动性、应用性、综合性等教学原则。

这一环节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重要一步。所以要通过课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参与到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等活动,要引导学生带着对生活问题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求解数学问题。在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揭示、发现数学新知识、新方法,然后再用数学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探究发现”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要求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

面对—个新的、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学生主动提取已有知识信息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为学生调整认知结构,建构新知识奠定基础。

2、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由于不同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解决具体问题时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所以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独立思考的进程和结果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正是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必要前提。通过交流,实现学生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对知识的深入认识。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整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不能缺少的。

(2)全班交流

这一环节一般是小组代表通过实物展台或平台发布的方式汇报,展示学生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思维、思考的全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不同方法的理解、比较、优化的过程。

三、借助信息技术、理解应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学完新知识以后需要有个巩固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理解应用。网站上储存的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等内容,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有目的的选择学习。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培养学生的搜索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能力,又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过去的“学”数学变为自己“做”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