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疲惫成因及其对策探究

2015-12-23 02:08王仁国河北省清河县第一中学0548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中学生读书阅读教学

王仁国(河北省清河县第一中学054800)

中学生阅读疲惫成因及其对策探究

王仁国(河北省清河县第一中学054800)

阅读疲惫是伴随阅读而引起的一种阅读不适,在中学阶段这个正需要阅读的时期学生反而对阅读产生了疲惫感,原因是什么呢?带着这种疑问在我们做了调查,发现大量的中学生并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在能产生高效阅读的路径上出现了几个现实性的制约因素。这些主要的制约因素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钦定”背景下阅读内容所呈现的保守性与学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阅读内容的开放性的矛盾是导致学生阅读疲惫的首要原因。现在社会上某些出版机构打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幌子随意的找一些人搜摘一些所谓的名人名篇,美其名曰:“中学生必读”“一生不得不读的****”“最美****”“教育部推荐**”“***专家强力推荐”。但是有很多这样的书目的编订却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组装完成的,这些所谓的书目不单单沾染的是“成人的眼光”,还把很多这个年龄阶段不适宜接受的意识形态等内容强行的编入进去。只是我们不能带着“瞒”和“骗”的心态,文化也会吃人,阅读里也有糟粕,学生如果读这些随意窜凑起来的书,他们的兴趣怎么能提得起来,什么都是强行“给予”的,甚至带着善意的“丑陋”,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目最后只能是南辕北辙,无功而返。中学阶段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人生奠基期和转折期,他们瞻望未来、怀揣梦想,身处相对封闭的校园中,阅读无疑成了他们最私密也最重要的获得成长的途径和方式,他们需要也许不仅仅是阅读中政治意识形态,历史与爱国,还有不得不只直面的情愫与人生。

2.阅读环境(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封闭性与单调性导致学生阅读的疲惫。高中生阅读环境恶化,中学生喜欢读书,但是,他们发现越来越没时间,也没有足够惬意的读书环境来支撑他们去读书。中学生的生活在“三点一线”的规则生活秩序中虽然符合了传统功利应试教育的口味。单调的生活,加之以高考指挥棒的操纵,阅读时间被无情的挤压。于是,在作文中学生的写作就会变成大话、假话、空话的编写。激扬的青春与飞腾的想象被无情的扼杀了,阅读成为了苍白、刻板、枯燥的身心折磨方式。

3.教师对于阅读内容所进行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武断性评判严重干扰了学生的独立阅读,由于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缺乏有效的理性引导,阅读智慧的开启通道被搁置。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但是,正是这种传统认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却在无形的扼杀学生本应独立自主的对文章的感悟、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缺乏了越来越多的参与创造性阅读体验的机会。学生自我感受文字间蕴含的那份感情和智慧的机会就这样被教师在课堂上七零八乱地肢解了。学生面对经典成了迷途的羔羊,这必然带来学生阅读能力的孱弱和退化。教师的责任就是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出发,通过学生的知识构成、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对文本进行阅读和理解,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阅读者,而不是标准答案的接受者,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究作品的独特之处,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去弄清思路,策略地去阅读,帮助学生充满智慧地去阅读。

综上所述,错位的阅读的内容,不良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以及媒介的单调性,苍白封闭的阅读环境三方面严重的制约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育和养成,也是造成中学生阅读疲惫的三个重要原因,中学阶段是奠定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只有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心态真正的遴选出优秀的阅读资源,创设宽松惬意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得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真正得以养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阅读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深刻领悟阅读教学本质目标,系统开发经典阅读素材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关于语文阅读,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两句话:第一是“要多读书”;第二是“要读名著”。可是,有一些专家、学者煞费苦心,写出了几十页的读书目录,奉为经典,却完全忽略了高中生的阅读实际。这无异于南辕北辙,脱离了学生的阅读实际。而只有在实践中系统地来把握和梳理学生的阅读规律,参照时代需求和教育本质需要来重组经典才是改进学生阅读困境的前提。,阅读素材的有效整理是拓展写作题材,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塑造学生灵魂,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追求的有效措施。

二、通过多重渠道和方式在实践中让学生回归“广阅读”“趣阅读”和“深阅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阅读想象力

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上开展课型探索,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课型。可以是专家讲座课、读书交流课,也可以其他课型,只要能够达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的目标就可以。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采取指名汇报法,也可以采用互相交流法或者批注式阅读法,总之方式和方法是可以灵活采用的,但目的是一致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进入有效的阅读。

三、学校建立相匹配与学生阅读相关的组织机构和环境,从制度上增强校园整体学生阅读氛围的浓度,让学生置身阅读的浓厚情境中,为学生获得身心愉悦的阅读创造条件

阅读环境的开放性,不仅仅是指物理时空,更体现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只有在开放的阅读环境中才能使学生避免了在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中阅读可能带来的紧张的尴尬,让学生进入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阅读状态,以至于学生在阅读时才能够充分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协同参与其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充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

总之,通过系统开发经典阅读素材为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打好基础基础,通过多重渠道和方式在实践中让学生回归“广阅读”“趣阅读”和“深阅读”,通过与学生阅读相匹配的阅读组织机构、制度等环境的改善,真正地增强校园整体学生阅读氛围的浓度,让学生置身阅读的浓厚情境中,才能以惬意的心情在经典著作的天空中翱翔,获得真正享受的阅读。

(责编张景贤)

猜你喜欢
中学生读书阅读教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爱读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书吧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读书为了什么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