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军 王利辉
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压力并存悖论之解析※
崔建军 王利辉
当前中国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压力并存,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虽然为过剩产能提供释放渠道,但由此增加的外汇储备通过扩大基础货币投放转化为通胀上行压力,并形成国内供给缺口,造成供求失衡;房地产市场高收益率诱导大量资金流入,呈现信用繁荣,在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也拉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收入赶超机制作用下强化提高。
产能过剩 通货膨胀压力 内在原因
当下中国一方面产能过剩,同时又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压力并存的事实,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理论,至少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如何看待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压力并存的悖论?其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路又在何方?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寻两者并存的根本原因,并为化解其中矛盾提供针对性政策建议。
1.中国产能过剩现状
20世纪末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逐步告别短缺,开始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产能过剩字眼就此频现报端,如何抑制与消化过剩产能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当前似乎跳入了“发展就过剩,过剩就调控,越调控越过剩”的怪圈,这不仅出现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电解铝等传统产业,甚至在光伏、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广泛存在。由于这些行业基本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垄断竞争性质,因此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在此分别选取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多晶硅为代表行业进行具体分析。钢铁行业,2012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超过4556亿元,同比增长2.7%,这将形成1853.44万吨左右的产能,全国钢铁产能达10.06亿吨。根据中国钢铁业协会调查,2013年全国钢厂新增产能投资大约近4000万吨,包括涟钢、酒钢、重钢、沙钢、八钢等在内的诸多钢企均有新增高炉产能的计划。也就是说,2013年全国各大统计钢厂的产能总量将达到10.46亿吨,再加上诸多未纳入统计的黑钢厂、小钢厂的产能,必然超过10.86亿吨。与此同时,2011年全国钢铁消费量为6.85亿吨,2012年为7.1亿吨,即当前我国有2.96亿吨左右的过剩产能需要消化,这是摆在国内钢铁行业面前的最大难题。
水泥行业,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37条,设计水泥熟料产能16亿吨。由于我国自行设计的生产线产能富裕度较大,实际产能均超出设计产能10%~15%,按最低值10%计算,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已达17.6亿吨,按近3年统计资料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年每吨熟料生产2.1吨水泥。因此,2012年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实际产能约为36.9亿吨,比2011年提高了11.1%,如果加上尚未退出的落后生产能力,我国水泥产能实际已经超出当年水泥需求8亿吨。此外,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我国还有拟建在建的新兴干法水泥生产线200条左右,预计能新增熟料产能3亿吨,如果这些产能如期释放,水泥过剩产能形势会更加“雪上加霜”。
平板玻璃行业,2011年末全国共有284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其中在产浮法生产线208条,年生产能力10.194亿重量箱,实际产量为7.9亿重量箱,年产能利用率为77.6%。截至2012年底,全国新增浮法玻璃生产线19条,新增产能727.8万重量箱,年生产能力达10.27亿重量箱,同比增加0.71%,与年需求总量7.28亿重量箱相比,过剩产能为2.99亿重量箱,远超市场预期。产能增长速度过快也使得企业库存始终居高不下,根据安信期货提供的数据,2012年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库存增加2739万重量箱,同比增加2.49%。无独有偶,受下游光伏市场疲软的影响,2012年国内多晶硅产业持续低位运行,全年总产量6.4万吨,比2011年下滑23.8%。同年国内市场需求总量约14.5万吨,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进口总量8.28万吨,比2011年增长28%,国内多晶硅市场多半被外企占领,国内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40%,竞争力明显不足,产业整合压力增大。
面对产能过剩的巨大挑战,工业与信息化部2014年5月8日向各地下达2014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表1)。不难发现,“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化解难度前所未有”是本轮产能过剩的新特征。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使我国外需不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使我国长期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获取经济优势的空间不断被压缩;另一方面,经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步入后期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试图等待经济复苏后依靠快速经济增长化解过剩产能的可能性很小。一切迹象表明,产能过剩行业的“春天”不会很快到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对3545家企业的调查,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当前过剩产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22.7%的企业认为至少需要5年时间。
表1 2014年我国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
2.中国通货膨胀压力现状
正如弗里德曼所说:“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2009年,为支持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方案等经济刺激政策,社会信贷规模迅速扩大,当年新增各项贷款达9.59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95.3%;广义货币供给量(M2)达到60.62万亿元,增加27.7%;货币化率从1.51上升至1.78。2010-2012年,货币流动性继续增长,平均每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8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分别为19.7%、13.6%和13.8%,货币化率继续攀升,并于2012年达到1.88的历史峰值。
在流动性增发的背景下,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并于2003-2004年、2007-2008年与2010-2011年经历了3次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其中以房地产价格涨幅最为显著。从2002年的2250元/平方米升至2012年的5790.99元/平方米,累计涨幅达257.38%。伴随房价持续上涨,金融机构向房地产贷款也有增无减。2007年底,全国新增房地产贷款为1.13万亿元,占当年新增社会贷款的31.1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0年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贷款2.0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5.41%;2011-2012年该比例分别为16.87%和16.46%。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大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带动作用明显等特点,其价格波动可以作为反映社会物价水平的显示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2年以来,我国社会物价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02-2012年消费价格指数 (CPI)平均涨幅为14.62%,2008年涨幅高达29.1%,2009年虽有3.7%的小幅回落,但2010-2012年又重新逐年攀高,涨幅分别是17.1%、28.9%、14%;零售价格指数(RPI)、生产价格指数 (PPI)整体变动趋势与商品价格指数相似,2002-2012年平均涨幅为8.77%和10.08%。虽然近期物价指数有所回落,但现实中仍然存在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人们普遍感觉通货膨胀压力远超过国家公布的数据。这是因为,当前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编制体系未考虑因房地产价格上涨而拉动的住房类消费价格上升等因素,却将因房价上涨对其他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而带动其价格下降的因素统计在内,致使官方统计的CPI结果与居民的实际感受相背离 (王军平,2006)。
1.总需求因素
在开放经济中,任何经济体的产出都是通过两条途径得以消化,即国外需求与国内需求。国外需求主要依靠净出口,国内需求由投资与消费组成。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净出口分别是2002年的3.59倍、8.61倍、7.57倍,其中社会消费总额增速最慢,净出口次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与美国、日本、巴西等内生增长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出口与投资,结果导致一方面对资源渴求但投资效率不高,易产生资源错配、重复建设及寻租行为;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剧增,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诱发货币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频频发生。
(1)自1998年起,我国连续大幅度提高出口退税率和降低出口关税,同时对出口实施了各种优惠政策,使其对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我国经济逐渐走上出口导向型增长道路。2005-2007年是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黄金期”,3年间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33.88%、35.87%和35.2%,即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部需求萎缩的影响,2008-2012年平均每年的出口仍占到GDP份额的26.73%。然而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初衷相反,原材料与产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方式不仅没有解决沿海与内地间资源配置矛盾,反而导致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资源被吸引到出口导向型部门,造成了外向与内需相分离的“二元经济”,并成为制造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消费率已由2002年的44.09%下降到2012年的36.66%,远低于国际60%~70%的正常水平;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却由2002年的30.93%骤增至2012年的72.13%,增长幅度高达41.2%,其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资过热与产能过剩等问题。
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引导下,过剩产能又必然要通过出口寻找释放渠道,其产生的效应有两个方面:首先,引起了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贸易顺差与资本顺差。“双顺差”导致出口企业将赚取的美元兑换给中央银行形成外汇储备,在结售汇制度的影响下致使外汇占款大幅攀升,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经济系统中广义货币供应量成倍增长,造成流动性过剩。2002-2012年△M2/△GDP均值为1.61,其中2009年该比例高达3.01。2012年我国广义货币总额为97.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3.8%,增速与上年相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M2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为187.54%,同期美国该比值仅为73.2%,欧元区为 102.5%,日本为158.2%,世界平均水平为126%,我国经济货币化率已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成为名符其实的货币大国。货币的超额投放意味着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商品和服务,这不仅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而且弱化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不利于央行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由于我国出口结构以能耗高、科技含量低的商品为主,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生产这些出口商品不仅要占用本国大量资源,而且并未增加国内商品供给,从而形成供给缺口,造成国内供求失衡。因此,随着出口总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资源供给速度,这必然对国内总体物价水平形成巨大的上涨压力。以上具体经济逻辑过程如图1所示。
图4 总需求因素传导路线
(2)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外部需求急剧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原本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很多国内企业由于出口受阻而保有大量产能,即使国家出台了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利息税”等一揽子扩大内需的政策,这部分过剩产能也不能被完全转移和吸收。
与此同时,伴随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边际资本收益呈震荡下行趋势,实体经济中投资空间越来越小,逐利的资本转而流入其他资产市场。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自然供给量固定不变,它不会随土地价格即地租的变化而变化。当预期土地价格不断上涨时,将引诱更多资本持续流入相对高收益率的房地产市场,形成资产投机。尽管“经济人”行为具备风险厌恶的特征,但在货币“收益选高”的诱惑面前,并不是所有投资行为都能够保持理性。高收益率会诱导大量资金流入,呈现“信用繁荣”。
作为扩大内需的衍生政策,利用土地资源发展房地产市场不仅可以吸收和转移部分过剩产能,还能进行资产套利。居民在满足基本的住房需求后,面对一跌再跌的股票市场和一降再降的存款利率,大多数居民找不到更加安全、有效的资产保值、升值渠道,此时房地产作为兼具消费价值与投资价值的特殊商品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价值形态分析,房地产价格是房产价格与地产价格的耦合体,房产所使用的劳动和建筑材料具有同质性,但由于房产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价值具有异质性特征,它的价格会随周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不断上涨。同时,宽松货币政策与大规模信贷刺激也使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资产属性不断加强,①房价上涨最快的4个时段,基本上就是外汇储备伴随广义货币发行量M2激增的2002-2003年、2006-2007年、2009-2010年以及2012-2013年。并受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影响逐渐显著,不断推高房产价格上涨(巴曙松,2012);房价上行又将带动社会住房投资需求增加,居民住房服务消费随之上升,最终引起住房消费在社会总消费比例中的提高。换句话说,住房消费类权重将随房产价格的上涨而扩大,房产价格上行也带动住房消费指数的上升。因此,房产价格上行将通过住房消费权重和住房消费指数传导至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王军平,2006),最终引起社会物价水平的上升。
2.总供给因素
受美元贬值、投机基金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过剩。尤其是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利用“美元霸权”,放任美元贬值,并通过贸易逆差不断地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世界各国的“印钞机”,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范围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趋势,造成国际市场上原油、粮食、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面对全球性通货膨胀,我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仍属于粗放型增长模式,相对薄弱的基础工业、发达的加工工业加剧了对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这种短缺需要通过进口得以平衡,当国际市场上这些商品价格上涨时,输入型通货膨胀就难以避免。况且当前我国外贸依存度已达55%左右,高度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使国内经济受到国际通货膨胀传递的影响越来越大,输入性通货膨胀发生的机率也越来越高(卢锋,2011;乔海曙、邓婷,2007)。以原油为例,2000年我国对进口原油依存度为 43.34%,2005年上升到52.75%,2010年更是达到68.07%,虽然2012年有所回落,但依旧维持在57.72%的水平。
与此同时,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投资受到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冲击而上升;企业在“双松”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由于看好未来的发展预期,投资方面易出现“潮涌现象”(林毅夫,2007);金融机构在积极货币政策和“羊群效应”的影响下也乐意向这些项目给予金融支持,结果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过热、重复建设等问题。而这些存在重复建设的企业基本属于加工工业,其产品价格必然要受到生产链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进口的能源、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会通过成本推动首先引起生产者物价指数上升,然后再传导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后引起市场价格的全面上涨。
此外,收入赶超机制也成为产能过剩背景下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助推”力量。将我国社会分成农业与非农业两大经济部门。改革开放初期,两部门间人均收入差距并不显著,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而历次推行工资制度改革也没有将农业人口考虑在内,因为农业人口主要通过买卖农产品获取收入,根本不存在工资之说,故旨在调整收入分配的工资制度改革在提高城镇居民工资水平的同时,无形中造成了农业人口相对收入水平下降,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了维持或缩小差距,农村居民被迫更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减缓相对收入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紧接着2007年粮食、肉禽、蛋类等农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以肉禽和蛋类价格涨幅最为明显,分别是31.7%和21.8%。同时随着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原来依靠纯手工操作的劳动完全可以用机器替代,这样农业人口就不用长期“捆绑”在土地上,从而释放出大量劳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资本深化的新阶段,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也促使释放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潮水”般涌入城市,期望通过填补现有的用工缺口来实现 “收入赶超”。当收入赶超机制引起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大于劳动生产增长率时,就会引起社会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而价格上涨反过来又会引起工资提高,形成“工资-价格螺旋”。
如果收入赶超机制与输入型通货膨胀 “巧合地”同时发生,那么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将由于这种叠加而被放大,从而使得通货膨胀“难以忍受”。在这种叠加效应中,一方面输入型通货膨胀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进而推动下游最终消费品价格指数的提高;另一方面收入赶超机制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和“工资-价格螺旋”现象的出现。在过度投资引起的产能过剩和资源瓶颈式约束条件下,这种叠加效应是相当强烈的。这具体表现在1989年、1993年、2003年和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4次通货膨胀峰值,分别是:1989年的32%、1994年的65.9%、2004年的17.1%和2007年的22.6%。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形势严峻,“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化解难度更大”是本轮产能过剩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社会物价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存在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本文通过分析形成两者并存的内在原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虽然为过剩产能提供释放渠道,但由此增加的外汇储备通过扩大基础货币投放转化为通胀上行压力,并形成国内市场供给缺口,造成国内供求失衡。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资产保值升值渠道,作为扩大内需的衍生政策,房地产市场高收益率诱导大量资金流入,呈现信用繁荣,在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物价水平的提高。第二,外贸依存度上升使国内经济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冲击越来越大,而存在重复建设的加工工业,其产品价格必然受到生产链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如果“偶遇”收入赶超机制形成的“工资-价格螺旋”,则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将由于叠加而被放大,使通胀变得“难以忍受”。
基于以上分析,为化解两者间矛盾提供如下针对性政策建议:
首先,减少对国外消费市场的依赖,将经济增长重心转向国内,实行“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经济发展战略。
其次,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消费品投资,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降低公众预防性储蓄动机,激发国内有效需求。
再次,降低金融杠杆比率,防止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而引发的通货膨胀预期。
最后,建立综合国际储备体系,即以外汇、能源与战略物资等综合储备制度取代外汇为主的单一国家储备制度,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同时稳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逐步减少对外经济交往中对美元等国际储备货币的依赖。
1.巴曙松著:《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崔建军、常天:《IMF改革困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第3期。
3.韩国高等:《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4.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5.卢锋:《大国经济与输入性通胀论》,《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5期。
6.乔海曙、邓婷:《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形成机理与中国样本》,《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7.王军平:《住房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效应——兼论我国CPI编制体系的缺陷》,《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责任编辑:侯祥鹏]
F123.16
A
1009-2382(2015)01-0010-05
崔建军,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导;王利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西安710061)。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货币政策区域化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173165)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