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甜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层级护士对在职培训的需求现状与效果评价
田 甜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目的通过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方式与内容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解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因素及护士对在职培训的真实自我需求,寻求护士在职培训的理想模式。方法对全科19名护士采取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理人员对临床在职培训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培训途径和培训内容的自我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培养层级护士核心能力的综合培训体系,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大化。结果为今后开展不同层级的护理培训和建立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体系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结论护士在职培训是以提高专业水平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培训计划的制订要综合考虑护士的实际临床需求,兼顾医院、社会及护士自身价值体现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护士职业成就感。
层级护士;在职培训;需求;现状;分析;评价
当今社会,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护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对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如何培养实用型的、综合能力强的临床护理人才将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1]。随着现在各大医院不断的规模扩大,临床护理队伍也是人才激进,教学任务繁重,而现在医院采用的层级培训计划多是自上而下的计划制定措施,并未深入了解护士的真实需求,各别培训项目容易造成无增值性盲目受教,时间浪费,护士接受效果差等情况出现。为了促使培训更趋于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历年参加本院5年内规范化培训中的215名护士中,随机挑选各层级共计17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各层级护士对培训的真实感受,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各种因素,为在职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更好的依据,进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护士职业成就感。现将访谈结果报道如下。
表1 访谈对象信息
1.1 对象:我院于2005年根据卫生厅下发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开始对全院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本次访谈选择历年参加过院内5年规范化培训的具有代表性的各层级的17名护士进行访谈,研究者逐一征求参与者的访谈意愿。通过及时整理访谈资料,及时修订访谈提纲,在达到信息饱和时终止单独访谈过程。平均访谈时间约20 min。访谈者信息见表1。
1.2 研究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在约定的访谈时间、场所内进行,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以事先起草的访谈提纲为指引进行讨论。访谈问题主要有4个:①你认为医院现行的在职培训对于你的专业成长帮助有多大?②你认为你现在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否胜任当前的日常工作?③你更迫切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内容?层级培训需要增进哪些内容? ④你是否有自己的职业成长规划?
1.3 资料的分析方法:所有访谈均进行了现场录音、笔录,在24 h内进行文字转录并初步分析。主要步骤为:转录文档资料,反复阅读全文,对高频出现词汇进行统计,结合现场语境回忆,确定每段文字表达的深层意义,最后将同类主题词及语句聚类,提炼出主题观点。之后,将分析提炼的主题进一步比较、讨论,确认统一的主题[2]。
通过主题类属分析,从访谈资料中提取以下主题:
2.1 主题1:现行的层级培训只考虑大众层面,未细化个人真实水准。现在各大护理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同是专科或本科毕业,个人专业水平也大相径庭。而我院层级培训计划制定的初衷仍然只是按照工龄、学历等基本信息进行划分,并未将护士的综合能力水平考核入内。以至于同一层级的护士有些对培训内容只要求了解基础知识,而有些护士则更侧重于专业性更深层次的内容及学科发展。如:同样是N2级护士,护士A:我们科室很少发生急救事件,我想多掌握一些急救方面的操作技能;护士B:我们科室的微创、介入手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想参观并学习这些前沿术式的手术路径,从而了解术后护理要点,为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处理积累经验。
2.2 主题2:职责分派还要考虑个人真实能力,培训的目的更是要培养护士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样以N2级护士为例,有些N2级护士已经分担科室大部分重要临床工作,甚至可以胜任责任组长的工作,而有些N2级护士仍然只能从事临床基础工作,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实际动手能力也显著薄弱,缺乏批判性思维,处理应急事件不能举一反三,仍然需要紧抓基础培训。如N2级护士C:我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同时还能做好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每次遇见棘手的护理问题,我总能主动查阅文献,请教高年资护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护士D:我还是喜欢和高年资护士搭班工作,遇见突发或棘手问题,没有高年资护士在场我心理发憷,因为有些学过的知识会在慌乱中遗忘,不过,完成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还行。
2.3 主题3:培训要兼顾多学科发展,从培养护士的核心能力着手,重视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一方面为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是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反映在个体通过细微观察、深入思考、认真总结、进行反复实践以达到理论或技术上的革新,这是临床实践能力的深层体现。侯铭等认为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人员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护士培训除了要完成专业知识的培训外,还要注重延伸学科的学习,培养其自主、主动学习的氛围。如护士E:我的性格比较内向,我最怕刁蛮的病患了,对于他们的责难我总是不知如何沟通,还间接影响了我一天的工作情绪。护士F:我在大学已经达到专业英语6级了,可是上班之后总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以前业余时间我还想继续深造英语,现在越来越觉得无所谓了,学习英语的劲头也消磨了。护士G:我从未想过我想学习些什么,医院安排什么培训课就学什么呗!护士H:护理科研?那是护士长的事吧,我连论文格式还搞不清楚咧。护士J:我觉得培训应该多安排一些医师讲解,因为医师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比我们护士理解层面更深入,讲解角度也不同,单纯高年资护士来讲太片面。
2.4 主题4:培训目的未考虑护士的职业发展规划,护士职业成就感低。培训计划应兼顾护士优势延伸及需求发展,将绩效管理融入到培训中,为护士量身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使护士学有所得,学有所趋。如护士G:我工作的目标就是不出差错,不扣钱,患者不投诉。护士I:我其实特别想当一名静疗护士,但是我发现有关静疗的学术会议护士长都安排个别高年资护士去参加学习了,我总是没有机会参与其中。护士F:我的英语很好,我在临床科研中可以帮忙查阅外文文献,可是大家好像都不以为然,没人找我参与。
3.1 建立健全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并组织落实。应根据护士受教育的学历、工作资质、核心能力、临床缺陷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时间段。培训内容应注重多学科发展,重视护士能力的外延,培训层级的分配要考虑个案情况。鼓励各层级护士参与计划的制订,制订前应于医院、各临床学部、医技科室等多部门沟通,对有专科能力及需求的护士参与培训教学,这样大大减少了培训中随意性和盲目性,杜绝重复教学,能激发护士浓厚的专业兴趣,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增进了护士主动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可制定培训制度的规范化、带教老师的整体化、个性化,教学质量可控化。加之有效的管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3.2 培训计划的制订应以培养护士核心能力为主要目的。刘明[3]等根据国际护士会(ICN)2003公布的“护士核心能力框架”,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出《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58个条目,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白玫[4]采用Delphi法,总结出我国护理人才必须具备12项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实践相适应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护理科研能力:运用外语的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教学能力;社区护理实践能力;专业发展的能力。护士的能力培养除了要能以临床岗位责任要求去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培养以上多维度能力,培训的课程计划要涵盖其中。
3.3 培训课程的安排应与绩效挂钩,对于积极参与课程设计与安排的护士应予以绩效奖励。除了常规形式的书面与操作考核外,定期组织沙龙式的学习讨论,构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总结学习经验,验证学习效果,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课程内容及形式,调动护士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能动性,增强职业成就感。
3.4 科研培训与发展应争取行政支持:目前临床护士工作繁忙,缺乏时间进行护理科研,是影响临床开展生命质量护理的因素之一。因此,应保障一定的时间,鼓励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科研,并通过专项课题、经费支持、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激励措施,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和帮助护士结合岗位开展科学研究[5]。
3.5 对护理继续教育形式的建议:在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护理继续教育也应该以网络化形式存在。本次研究中,大部分护士希望护理继续教育应该采用网络化的形式,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参加培训。网络化教育具有教学时空的延伸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交互性、教学媒体的集成性和教育对象广泛性等特点[6]。不仅为护士提供灵活的、丰富的学习内容,而且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专业、层次选择学习内容。可以预见,护理继续网络化教育的形式在未来护理继续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临床工作的特点是要求护士在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将正确的事做对[7]。护士规范化层级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建立一套科学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提高学习兴趣及参与率,对拓宽专科知识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促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改变以往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及群体性培训,培训内容的合理性为培训效果奠定了前提和基础,为今后开展不同层级的护理培训和建立及完善培训模式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项研究的资料来源于本院在职护士,研究结果在反映不同地域、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一阶段计划在查阅文献并结合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问卷,对不同地域、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进行护理继续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以全面了解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的需求。
[1]王俊.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内容与方式需求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274-275.
[2]张艳,张占香.在职护理研究生参与模拟毕业答辩体验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6(17):5-8.
[3]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4]白玫.我国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能力的研究[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5]Marschelke E. How to avoid the abys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J].Pflege Z,2014,67(2):94-97.
[6]杨俊茹,蒋维连.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继续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8A):23-25.
[7]Kaya H.Metaphors used by in-service training nurses for inservice training nurses in Turkey[J].J Adv Nurs,2013,69(2): 404-414.
Needs Assessment of Status and Effect of Level Nurses on Job Training
TIAN Tian
(Henan Cancer Hospital(The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8, China)
ObjectiveTo nursing staff at different levels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an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needs of research, underst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nurses and nurse the true self demand for on-the-job training, the ideal mode for nurses on-the-job training.MethodsOf general 19 nurs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understanding the clinical nursing staff on-the-job training of true feelings, and the way of training and training needs,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ind out training lev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nurses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ystem, to maximize the training effects.ResultsFor different levels of nursing training for the future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pertinence and practicability of training system to provide valuable basis.ConclusionNurses on-the-job training is give priority t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a kind of lifelong education, training plan formulation to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nurse's actual clinical demand, take the social, hospitals and nurses themselves value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enhanced nurses professional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The nurse hierarchy; On-the-job training; Need;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Evaluate
R192.6
B
1671-8194(2015)04-02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