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斌
(广西容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广西 容县 537500)
激素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研究
李杰斌
(广西容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广西 容县 537500)
目的观察与研究激素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多发性硬化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比例将入选的72例多发性硬化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鞘内甲基强的松龙)、对照Ⅰ组(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和对照Ⅱ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同时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加以观察和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Ⅰ组83.33%,高于对照Ⅱ组,试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试验组EDSS评分、复发率低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结论鞘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能显著提高多发性硬化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激素;多发性硬化;效果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性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病灶累及部位不同常致患者肢体无力、视力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和认知障碍等[1]。目前在该病的药物治疗中,激素成为干预多发性硬化的主要药物[2],笔者本次利用不同类型激素、采取不同给药方法对72例多发性硬化者给予相应治疗,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于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随机选取72例多发性硬化者,所有患者符合《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3]诊断标准且无以下情况存在:①精神疾病、认知障碍,②合并严重并发症,③因结核等对激素存在禁忌证,④依从性差。72例多发性硬化者男33例,女39例,年龄23~58岁、平均(41.00±2.00)岁,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评分2~7分、平均(4.90± 1.00)分;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比例将入选的72例多发性硬化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给予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处理分析后,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试验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0 mg+生理盐水5 mL,采用鞘内缓慢注射法,3 d一次,连续治疗3次,随后第2天给予强的松60 mg进行口服,每天1次,每周减5 mg、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Ⅰ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 mg+生理盐水250 mL,采用静脉缓慢滴注法,连续5 d,之后给予强的松60 mg进行口服,每天1次,每周减5 mg、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Ⅱ组给予地塞米松15~20 mg+生理盐水250 mL,采取静脉缓慢滴注法,连续5 d,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对药物剂量加以调整,维持治疗至逐步停药为止。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3]。①显效:给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消失,神经功能得以较大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②有效:给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以缓解,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③无效:病情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将检验标准设定为α=0.05,当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三组患者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对比: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对比
研究显示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易反复、呈阶梯样加重等特点,一旦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得当往往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治疗上无特效药物,所以积极筛选一种更加有效、合理的药物,给予一种更加科学的用药途径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鉴于此种情况,笔者本次利用激素、采取不同给药方法对多发性硬化者予以干预。由表1可知,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中利用甲基强的松龙、采取鞘内给药途径效果更好;同时结合表2中数据可知,鞘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能有效降低EDSS评分、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是对表1数据的有效补充与印证,因此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甲基强的松龙具有诱导外周以及浸润中枢神经系统的T细胞凋亡等功效,故可有效抑制T细胞增殖,进而对中枢神经系统T细胞介导的炎症改变起到抑制作用,并且此种激素可作用于免疫系统反应的多个环节。并且本次采取激素鞘内注射使得激素可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参与脑脊液循环,所以能有效提高激素药物浓度且可至脑室、脑池和脊神经根等各处,因此使得临床效果得以倍增。总而言之,鞘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能显著提高多发性硬化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1]刘锦仪,黄伟雄.多发性硬化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6):120-121.
[2]冯俊强,杨光,张立志.多发性硬化49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107.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1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4):274-280.
R744.5+1
B
1671-8194(2015)04-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