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王国顺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28
李军 王国顺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目的: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方法:对50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其中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的两个初测问卷各为246份,正式问卷各为256份。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结构包括身心耗竭、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其中理论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在0.736~0.804之间,总理论问卷的Cronbach α为0.879;术科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在0.780~0.849之间,总术科部分问卷的Cronbachα为0.884。(2)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理论问卷和术科问卷的结构效度较为理想。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由身心耗竭、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因素构成,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结构
倦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在心理健康领域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1974年Freubenberger认为倦怠是一种慢性疲乏症、抑郁和挫折感,首次提出了倦怠的概念[1]。随后,Maslach等人提出一种精神疲惫和情绪耗竭的状态称之为工作倦怠[2]。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因素,以至于出现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研究者多从课业压力和学生情感等方面研究学习倦怠定义[3,4]。杨丽娴、连榕认为大学生学习倦怠是由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方面构成。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定义为学习倦怠[5]。
由于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及其学习特点不同于一般普通大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其独特性。在大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的相关研究方面,虽然已有学者开发出了部分学习倦怠测量工具,但是针对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而对于我们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的相关研究还未涉及。本研究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将有助于测量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
在湖南省5所高校的体育院系抽取大一至大三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两次分层整体随机取样,预测为246人,有效样本为224人,其中男生116人,女生108人;大一78人,大二72人,大三74人;正式施测为280人,有效样本数为256人,其中,男生131人,女生125人;大一87人,大二85人,大三83人。访谈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了解学习倦怠的表现特点。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AMOS18.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1 问卷项目选择
对2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倦怠现象进行现场访谈和对体育院校189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从身体、心理和原因三个方面收集学生学习倦怠的项目,编制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预测问卷,依据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和术科课程学习的特点,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将问卷分成理论部分和术科部分,其中理论43个项目,术科58个项目,共101个项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方式。
预测问卷理论部分的43个项目,通过项目分析删除一些质量不高(项目的临界比在3.0以下,题项与题总相关在0.45以下,共同性的值在0.2以下,因素负荷值在0.45以下)的题项,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删除不能反映同一个概念维度的测量项目和载荷小于0.45或交叉载荷在0.40以上的项目共29个,最后剩余14个项目,提取出三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5.56%。第一个因素的方差变异解释率为17.58%,因素命名为身心耗竭,主要反映学习所引起的生理上的消耗程度,身心耗竭因素包括3、4 、5 、10 、13 共5个项目;第二个因素的方差变异解释率为19.87%,因素命名为行为不当,主要反映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时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行为不当因素包括 1、7 、8 、9 、14 共5个项目;第三个因素的方差变异解释率为18.12%,因素命名为成就感低,主要反映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过低认识和评价,成就感低因素包括 2、6、11、12共4个项目。
本研究假设术科课程的学习倦怠结构由三个维度组成,其中包括身心耗竭、行为不当、成就感低。预测问卷术科部分的58个项目,通过项目分析删除一些质量不高(删除标准同预测问卷)的题项,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删除不能反映同一个概念维度的测量项目和载荷小于0.45或交叉载荷在0.40以上的项目共41个,最后剩余17个项目,提取出三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4.86%。第一个因素的方差变异解释率为17.42%,因素命名为身心耗竭, 主要反映学习所引起的生理上的消耗程度,身心耗竭因素包括7、10、11 、13、14 共5个项目;第二个因素的方差变异解释率为17.31%,因素命名为行为不当,主要反映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时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行为不当因素包括 1、2、4、6、12、15 共6个项目;第三个因素的方差变异解释率为20.14%,因素命名为成就感低,主要反映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过低认识和评价,成就感低因素包括3、5、8 、9 、16、17共 6个项目。
2.2 内部一致性系数问卷的理论部分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三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身心耗竭0.736;行为不当0.804;成就感低0.749;总的理论部分为0.879。一个半月后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第二次施测,结果是:身心耗竭0.726;行为不当0.814;成就感低0.734;总的理论部分为0.889。
问卷的术科部分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的三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身心耗竭0.780;行为不当0.800;成就感低0.849;总的术科部分为0.884。一个半月后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第二次施测,结果是:身心耗竭0.770;行为不当0.810;成就感低0.859;总的术科部分为0.874。
2.3 结构效度检验
用正式问卷进行第二次取样调查,检验理论问卷的结构效度。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理论部分共14个项目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模型得到了理想的拟合,各拟合指数见表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模型包括三个一阶因子,即身心耗竭5个项目、行为不当5个项目、成就感低4个项目。对三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身心耗竭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的相关分别为:0.41、0.37;行为不当与身心耗竭、成就感低的相关分别为:0.41、0.42;成就感低与行为不当、身心耗竭的相关分别为0.42、0.37。
用正式问卷进行第二次取样调查,检验问卷术科部分的结构效度。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术科部分共17个项目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模型得到了理想的拟合,各拟合指数见表2。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模型包括三个一阶因子,即身心耗竭5个项目、行为不当6个项目、成就感低6个项目。对三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 身心耗竭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的相关分别为:0.42、0.23;行为不当与身心耗竭、成就感低的相关分别为:0.42、0.26;成就感低与行为不当、身心耗竭的相关分别为0.26、0.23。
表2 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的实测模型拟合指数(N=256)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令人堪忧,大学生学习倦怠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事实。由于就业压力、课业负担加重等各种因素致使体育专业大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本研究提出的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的概念主要是在连榕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三维度理论基础上[5],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身体、情绪和行为的角度进行概括开发所得。问卷的编制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编制预测问卷、形成正式问卷和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通过对正式问卷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指标的信效度检验,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可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结构测量的有效工具。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包括理论和术科两部分,每部分包括身心耗竭、行为不当、低成就感三个维度。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本问卷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测量有较强针对性。
3.1 身心耗竭
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术科课程学习过程中,技术动作多,练习时间长,简单动作重复学习,一整堂课程技术动作练习结束后后,会感到筋疲力尽。长期反复的经行枯燥的动作练习,学生的厌倦、厌烦情绪越发明显,进而影响到理论课程的学习。集中表现在“我总是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一整天的学习,让我感到疲惫不堪”、“ 术科课总是让我心情烦躁”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感到疲倦、心情烦躁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因此,身心耗竭因子反映的是体育专业学生在长期紧张的学习过程,导致的身心疲劳现象,是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行为不当
连榕等在编制“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研究中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不容乐观,行为不当得分最高,其次就是情绪低落和低成就感[5]。而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上经常表现出“上理论课的时候我经常打瞌睡”、“一到学习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困倦”等,术科课上表现出“有时我会找借口见习或不去上课”、“只有临近考试,我才会去练习技术动作”等行为不当现状。因此,行为不当成为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子。
3.3 成就感低
有研究表明,当个体认为无法控制或适应环境(低自我效能)时,容易出现倦怠现象。本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简单,很难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还对相关知识的价值产生怀疑。最后,导致对理论部分学习态度是消极的、学习效率低下,例如“我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我来说很容易”;对术科课程感到无精打采,对学习失去信心,例如“在术科学习方面,我很有成就感”、“ 我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术科学习中”、“ 我对术科学习很有激情”。我们用一个因子成就感低概括这一系列学习倦怠问题,这也是构成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的一个关键部分。
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由身心耗竭、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因素构成,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Freudenber HJ.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J].1974,30:159-164.
[2]Maslach C.Burnout:The Cost of Curing.Englewood Cliffs[M].NJ:Prentice Hall,1982.
[3]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山东师范大学,2006.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The Structure of PE Specialty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LI Jun , etal.
( College of P.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8, Hunan,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Method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502 college PE specialty students, th e theoretical courses and technica l cour ses of the two at the beginning of th e surv ey questionnaire fo r 246, a formal questionnaire f or the 256 copies. [Results] (1) explor 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spor ts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structur e in cluding ph ysical and mental exhaustion, miscond uct, the feeling of accomplishment, low three d imensions, whi ch theory qu estionnaire Cronba ch's alpha coefficient 0.736 to 0.804, total theory questionnaire Cronbach's alpha is 0.879; technical questionnaire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respectively between 0.780 to 0.849, total technical part of th e questionnaire Cronb ach's alpha 0.884. (2)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s that professional spor ts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theory questionnaire and technical questionnaire structure validity of the ideal. [Conclusi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lear ning burnout from physical and mental exhaustion, misconduct, the achievement of th e low thr ee factors, the questionnair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PE specialty; learning burnout; structure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3C056);湖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B25)。
李军(1972-),湖南株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