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坪珍
摘要:沟通是一门需要互相表达与倾听
的、互动的艺术。要进行有效沟通,就必须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青少年学生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快速增长,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独特的自我,假想的观众”,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忽视他人的感受,加上青少年情绪的极端性,就造成了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学会沟通。
关键词:沟通 倾听 表达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62
一、游戏体验
在促进学生学会沟通时,我常常用一个游戏:我说你画。过程主要是:先请一名学生上台作为“传达者”,其余的同学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两分钟后,背对全体“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倾听者”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样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谈各自的感受。然后再请一名学生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传达画图指令,其间允许“倾听者”不断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谈各自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的结果的差异。通过这种活动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交流的必要性和沟通的重要性。
二、理论解释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怎样沟通,我对相关的理论(PAC)进行了介绍。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提出了PAC理论。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分。
根据PAC分析理论,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成人反应。
三、案例分析
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PAC理论,我结合了案例进行了分析。“P-A-C” 理论中「父母」「成人」与「儿童」并非是角色,而是种真实的心态。而他们各自的具体表现则可以通过下面这些例子去认识:
(一)刺激:一张图画
·父母:这是什么玩意!
·成人:标价五千元。
·儿童:哦!好漂亮的颜色。
(二)刺激:巧克力蛋糕
·父母:吃罢!这可维持体力。
·成人:这块蛋糕含有许多热量,还是别吃它。
·儿童:管他什么卡路里。吃了!
真实案例分析:
最近一次跟老爸的通话老爸到这样一个情景:
老弟:“井边结冰了,很难打水。”
老爸:“你以前不锻炼,自然很难了。”
然后老弟就什么也不说地离开了。
现在来分析整个过程,其实老爸和老弟以及老爸和我的这两个交往中都存在问题。
首先,是老爸和老弟的沟通。
我认为老弟在开始只是做一个简单的称述和分析,因为井边结冰了,所以很难打水。但老爸的回复却是批评性的,于是出现交错沟通,也就出现了他们沟通的中止以及各自的不愉快。
矫正:
老爸可以就“结冰”“打水”继续说下去,既可以感叹一下气候的恶劣导致结冰,又可以分析分析结冰后打水需要哪些技巧。这些都是出于理性的针对事实寻找解决办法的成人式心态(A),以形成互补沟通,使得沟通愉悦地进行下去。
其次,是老爸和我的沟通。
老爸发起这番话的意旨在于向我倾诉一下,同时可能潜在希望我能跟他站在一条线上认为老弟的态度不好(C),但是我的反应却不是他期望的,我采取了理性地分析并给予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意在使其解决问题而不用抱怨了(A)。如图,同样也形成了一个交错沟通。
矫正:
我可以就他抱怨老弟不合作的事情继续说下去,了解一下他们在家里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P)至于提醒他们注意改善关系的建议可以寻找一个相对比较平和的时候去讲,到时候只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做一个例子分析一下就好。
四、情景模拟
为了让学生学习会正确运用PAC理论进行沟通,我又设置了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
首先,请三位学生表演了一个情景剧,然后请同学来分析他们为何沟通时起冲突了?
旁白:妈妈加班很晚才回家,看见女儿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
妈妈:作业写好了吗?
女儿:大部分做好了。
妈妈:你作业没有做完就在看电视?
女儿:上了一天的课,还要做作业,我很累的。
妈妈:你很累,我就不累吗?!这么晚回家还要管你做作业。如果我不回来,那你就不去做作业啦!
女儿:你老是盯着我读书做作业,烦不烦啊!我自己的事自己安排。
妈妈:你会安排?如果我不管你,你一天到晚只知道玩,哪有心思读书!到了中考……
女儿:烦死了!中考还早着呢,到我初三再说!
旁白:女儿生气地站起来,走进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把房间门关上。于是冷战开始了。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感受到妈妈讲话时的心态处于P心态,以权威为标志,命令对方接受信息的心理状态。而女儿讲话的心态处于C心态,以无知和冲动为标志,表现出无理的心态。在这两种心态下的沟通,使双方都忍无可忍,最终沟通失败。从这个环节学生获得的感受是我们和人交往应该要理智,要以A心态的方式与人沟通,如果对方处于P心态或C心态,那么我们尽力把对方情绪调试到A心态,因为A-A心态下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分析沟通时出现冲突的原因,我让同学把情景剧中的不良沟通改为良好沟通方式。
旁白:妈妈加班很晚才回家,女儿听见楼梯间的脚步声马上起身去开门。
女儿:妈妈你又加班了!晚饭吃了吗?
妈妈:吃过了。作业写好了吗?
女儿:大部分做好了。
妈妈:你作业没有做完就在看电视?剩下的题目是不是做不来呀?!
女儿:嗯!还有一道数学题没做出,想得有点累了,所以想看一会儿调节一下。
妈妈:这么晚了,快再去想想吧。
女儿:妈妈你能帮我分析一下题目吗?
妈妈: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旁白:母女手拉手走进了书房。
从新情景剧中看出,学生把原来母女的P心态和C心态的对话方式改成了A心态和A心态的对话方式,避免了冲突的发生。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首要意义。要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取得成功,我们要学会运用人际交往的PAC理论,以促进沟通,实现良好的交往。
(责编 张亚欣)